應趙靜
(浙江省平陽縣鰲江鎮中心幼兒園 浙江 平陽 325400)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提出,在幼兒園中要以游戲為基礎開展基本教育活動,以積極引導幼兒在游戲環境中發揮自主意識與個性化意識,促進幼兒健康發展。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已逐漸形成一定的思維邏輯能力,對游戲的參與度更高,因此通過有效的游戲設計能夠促進幼兒更好學習和成長。低結構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游戲寬泛性,在游戲過程中更加多樣化,給予幼兒更多的想象空間,因此在大班幼兒中合理投放低結構材料,并通過低結構材料設計游戲等,均能夠調動孩子們的游戲熱情,滿足幼兒的感知需求,有利于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幼兒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等教育文件中均明確指出,在幼兒園教育中要注重游戲的應用,并主要以游戲為依托開展幼兒教育。同時《指南》中提出幼兒教師要積極嘗試在幼兒活動區域內合理投放低結構材料,打破傳統游戲過程中單一的游戲玩法,調動幼兒參與熱情,充分感受到游戲的魅力。而低結構材料恰好具備開放、豐富等特點,有利于幼兒進行直接感知,并支持幼兒自主參與游戲,有利于幼兒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總結經驗,培養創造思維。
低結構材料,主要是指內容寬泛、可變性強、可嘗試多種玩法的最基本、常見的簡單材料。其中自然類材料與生活類材料為低結構材料主要類型,前者包括樹葉、石頭、木塊等基本材料,后者包括紙、盒子、毛線等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材料。將這些真實而又常見的低結構材料應用到游戲設計中,能夠使得幼兒獲得身臨其境的感覺,提高游戲興趣。
低結構材料最大特點即簡單易操作,可實現一物多玩,為幼兒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間。將低結構材料應用在幼兒大班中有著重要作用:
2.1 促進幼兒自主學習。低結構材料類型多樣,且玩法較多,幼兒可根據自己擅長和喜歡的形式進行游戲,自主空間大,這有利于幼兒能夠更主動的參與和游戲。教師通過合理的低結構材料的提供,能夠幫助幼兒打開一扇無限創意的大門,幼兒在游戲中可不斷發動腦筋,發現與總結游戲規律,親身體驗游戲帶來的喜悅感。
2.2 提高幼兒自主思考能力。目前在幼兒園大班中教師通常會定期進行低結構材料的投放,幼兒會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創意游戲,如紙牌、折紙等,游戲同時還可以進行數學問題的探究,即使游戲的道具也是學習的工具。幼兒能夠自己選擇材料,并決定怎樣玩,這有利于幼兒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與提升。
2.3 培養幼兒想象力。華愛華老師曾針對低結構材料的游戲研究中指出:“低結構材料更能引發幼兒從他們自發生成的玩法中獲得思維的靈活性、變通性和創造性。低結構材料所具備的教育目標是隱性的,他多樣性的探索與發現可讓幼兒任意操作、改變、組合?!被诘徒Y構材料本身所具備的特性,在游戲中可進行多樣化組合,這帶給幼兒的體驗是更豐富的,使幼兒能夠自主發揮想象進行組合和創造,培養及創造能力和探索能力。通過低結構材料創意的玩法,可以使幼兒更真實的感受自我,感受游戲,體會玩中獲得的創意。
3.1 游戲與學習相融合,自主意識下育兒。在大班實踐教學中可發現幼兒更加容易被形象生動、色彩鮮明的材料所吸引,進而容易激發幼兒產生游戲行為。而低結構材料較為簡單且常見,不易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一般的紙質材料雖然有一定的智力發展價值,但是平時較為常見,來源較廣,幼兒需要有豐富的經驗才能玩出新樣。所以,教師在選擇紙質材料的過程中要根據幼兒的知識、游戲水平確定游戲材料的性質,例如以大班紙質錢幣存儲游戲為例,就是充分發揮“紙”這一低結構材料的性質和優勢,促進幼兒積極參與,并將游戲和學習相融合,達到幼兒教育目的。
游戲材料:紙、鉛筆、橡皮
游戲內容:制作存折、制作與紙幣大小相同的卡紙,模擬銀行存款、取錢
游戲過程:
幼兒小宇是銀行的儲蓄員,主要負責存錢和取現業務。今天小文來銀行取錢,將存折遞給小宇“你好,幫我取10元錢?!毙∮罨卮鹫f“好的,請您稍等?!边厰靛X邊將10元錢遞給小文。在小文的存折上打上一個叉號。
在這個游戲的過程中教師為幼兒提供最簡單的材料——紙,幼兒將紙做成存折和錢。通過游戲環節使幼兒明確錢的數量概念,并且將錢和數字的關系進一步傳遞給幼兒。這一過程也正是隱形教育的過程,通過常見的低結構材料應用,幫助幼兒形成錢幣的學習和認知。
3.2 分析低結構材料屬性,滿足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大班幼兒逐步開始形成對社會的認知,思維更加活躍。此階段,幼兒游戲目的性以及計劃性表現更加明確,且可以通過語言和思考調節游戲效果。幼兒象征性游戲水平逐漸提高,如可以在主題游戲及相關組合游戲放上提升游戲水平。開學初期,可以結合幼兒的這一特點,預設投放有助于幼兒構造的低結構材料。利用廢舊材料如“紙質”材料(如牛奶盒、廢紙殼、紙杯等),并與幼兒溝通,確定材料的類型為紙類和其他。
廢舊材料紙芯桶比較類似警棍的形狀,因此,有的男孩兒就想到了扮演警察的角色,于是產生了“警察局”、“巡邏”以及捉小偷等情景。在游戲的過程中,幼兒發現可以進一步組合材料,利用紙杯制作通話器,并利用廢紙殼裁剪成手銬。手銬也是“警棍”基礎上形成的道具,一方面符合角色需要,另一方面也能夠與情景發展產生互補,充分豐富游戲活動。
3.3 多樣化玩法,引導幼兒自主創造。兒童由于邏輯思維等尚未完善,因此其建構設想的來源十分多樣化,在游戲過程中常出現各種“偶然”,即突然想到某種場景或劇情,促使幼兒開展一個新游戲。例如在大班幼兒教學中發現,將紙杯放在低結構材料建構區域范圍內,孩子們初期并沒有更多的特別的注意,主要印象也是認為紙杯是用來喝水的,在喝水的時候還會端起來相互碰一下,“干杯,喝”。孩子們在游戲的過程中歡快的玩著干杯的游戲,由于玩的熱烈將一個紙杯碰到了地上,紙杯隨機滾到了墻邊。這一幕激發了孩子們的新的游戲興趣,開始把紙杯當做游戲道具玩起“滾動紙杯”游戲。先是在活動區域內制定了起跑線,再由不同小朋友派出自己的紙杯進行比賽,看誰的“跑”得最遠。
在這個游戲的過程中因為一個孩子用力過大,使紙杯原地“轉”起來,孩子們又開始組織了新的比賽游戲——“旋轉紙杯”;在整個過程中有的孩子只是負責撿紙杯,有的孩子撿的多了的時候好多個紙杯摞在了一起,于是又開始了“套紙杯”的游戲,通過紙杯口對口、底對底等多種玩法將紙杯越壘越高。在這一系列的游戲中幼兒根據紙杯的特性探索出不同的玩法,通過自主思考與探究在游戲中充分感受到了滿足,促進了其創造能力與創新思維的培養。
低結構材料對于幼兒園大班幼兒來講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因此在選擇與應用低結構材料時應從多方面注意,以發揮低結構材料游戲價值。下面是針對幼兒大班玩轉低結構材料的幾點總結:選擇注意合理性,以最大加法幼兒興趣。《指南》中提出了如何希望豐富幼兒材料,為游戲活動提供幫助,尤其是可以更好利用常見材料等。建構材料屬于幼兒活動開展的重要前提。因此,掌握材料與選擇材料同樣屬于建構游戲之中的重要環節。無規定玩法以及具體形象的低結構材料,在操作方法上需要進一步創新和探索,結果也就能夠趨向多樣性,并能夠在此過程中滿足幼兒興趣點。低結構材料的投放還應注意科學性,以滿足幼兒的發展特征和實際需要。兒童發展通常是從簡單發展到復雜、自律的過程,所以低結構材料的投放也要注意這一規律,堅持兩個原則:從簡單材料到復雜材料的投放,從較少材料到較多材料的投放,以此最大化滿足幼兒需要。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在幼兒園大班中提供合理的游戲材料尤為重要,因為材料是游戲開展的必備條件,低結構材料的選擇和投放,對于初具備邏輯能力的大班幼兒來說有參與價值與游戲意義,有利于提高幼兒的游戲水平,并在游戲過程中更好的開發智力,促進幼兒之間交流與合作,這對培養幼兒社會能力也有著積極意義。在今后的幼兒教育中教師要更加善于發現生活中的低結構材料,并合理引入與投放,積極引導幼兒參與,以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與創新思維,促進幼兒更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