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景萍
(云南省臨滄市鳳翔中學 云南 臨滄 677009)
數學作為初中教學中一門重要的科目,是中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形象思維能力發展的關鍵推手。數學的學習強調思維邏輯性、結構化和系統化,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就要培養學生看待問題的角度及思考數學問題能力的發展。但是在以往的教學中這種思維能力的培養得不到教師的重視,學生對于教學的本質容易造成一定的誤解,將數學學習人作為枯燥的學習,并且對于數學的學習缺乏自信心的樹立,使得逐漸喪失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熟悉與仔細研讀,與實際教學相結合,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發現一個學生的思維邏輯性和理解性對其數學概念內容的理解有很大的影響,學生的邏輯能力強可以在分析數學問題時做到層次分析、結構完整,從而使學生可以高效準確的完成數學題目。在現階段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考問題的方式進行數學知識的講解,重點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使學生可以條理有序地進行數學學習。學科思維導圖由于其可以與圖像相結合教學,便于讓學生理解掌握在現階段被教師廣泛運用到數學教學中,思維導圖在數學教學中通常以知識樹和問題樹的形式出現,它是一種發散性的問題思考方式,學生在熟練掌握這一方法時就可以對所研究的問題從一個主題出發,并由此延伸到多個方面、多個領域。學生在思維導圖知識樹和問題樹的理論支撐下可以對問題尋找到許多新的解決問題的切入點,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全局觀念和整體性,與此同時,學生在運用思維導圖處理數學問題時可以使學生的思維邏輯性和答題的結構化和系統化得到很好的鍛煉提升。
觀察能夠發現新問題,找到新“線索”,從而有可能打開一扇通往未知的大門。可以說,觀察是創新的基礎,也是學生學習數學需要具備的意識和能力。教學過程中,教師無需將問題剖析的太過透徹,要將更多觀察的機會留給學生,讓他們自主發現新問題并解決。在要求學生觀察時,教師首先應規定明確任務,使觀察有計劃、有條理的展開,最后要求他們進行結果的匯總。必要時,可利用一些教具,在課堂上展開一些實驗活動。
比如,我在教學“圓”的相關知識點時,就在課堂上展開了這樣一次實踐活動。首先將兩個小球拴在一根線的兩端,將一端固定,抓住另一端旋轉一周,畫出了一個圓。讓學生說一說他們的發現。他們紛紛表示:“固定不動的小球到這個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是相等的。”“圓的中心始終是保持不動的”“線長的2倍就是這個圓的直徑”等,可見,學生們都進行了仔細的觀察和思考,我也在潛移默化中向它們滲透了圓的定義,隨后引入本課內容獲得了理想的效果。這種以學生自主觀察、總結代替教師單方面講解的數學教學彰顯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也通過觀察激活了他們的思維,對他們創新思維能力的形成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實踐是思維活動的載體,是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平臺,更是學生數學思維活動素養培養的有力抓手。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分析、思考、解答的過程,實際上是思維活動實踐與鍛煉的過程。所以,教師要結合實際教學目標,設計一些具有探討意義的問題,并引導學生圍繞數學問題開展思考分析以及實踐操作等活動,為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搭建良好的訓練平臺。
比如,教學“平行四邊形的特征”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動手測量并觀察平行四邊形的對應角、對角線、對應邊和對角線關系”的主題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親自動手對“平行四邊形”進行測量,以及觀察、對比和總結。這種實踐活動的開展,可以調動學生的手、眼、腦等感官,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數學知識擁有獨特的特點,就是知識點之間相互聯系,無論是正推還是反推,都能夠行得通。在解題時,許多問題通過正面思考很難解決,此時如能夠從相反的角度來思考就能夠輕易疏通。因此,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是十分必要的,這也是學生靈活思維的一種體現。教師在教學中要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勢,讓他們嘗試反向思考。任何的數學概念都是具有可逆性質的,可以正推和反推。教師在概念教學中不能僅僅讓學生進行正面的講解,還應讓他們嘗試從相反的角度理解,在訓練中培養他們的逆向思維。在平面幾何的教學部分,逆向思維能力讓學生在解題時更加的高效、靈活、準確,是尤為關鍵的。因此教師在該部分的教學中也應大力滲透逆向思維的培養。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對初中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是現代義務教育體系對初中數學教學的新要求。作為教師,必須要將教材的內容運用和發揮到極致,深入挖掘各個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學會并且更好的運用更優質的思維方法以及良好的思維品質,來有效使得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思維能力有所提高,鑄就新一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