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永康 于新立
(河南省周口市建設路小學 河南 周口 466000)
表現欲,是人類的基本欲望之一。是個人實現和展示自身價值的積極意念。小學生的表現欲與成人不同,它顯得更幼稚、更盲目、更外露和沖動。因此,認真研究和合理對待小學生的表現欲,已成為廣大體育教師的工作重點之一。
小學生各自的年齡、性格、氣質以及對事物的認識等各有不同,其表現欲的反映也就不同。例如:在性格氣質方面。性格外向,活潑好動,多血質和膽汁質類型的學生,其表現欲就顯得外露、主動強烈;而性格內向、溫柔沉靜,粘液質和抑郁質類型的學生,其表現欲就顯得隱蔽、內涵和微弱。
在年齡方面。小學一年級至三年級,表現欲帶有天真、幼稚和盲目的特征,反映方式為激烈、旺盛的。小學四年級至六年級學生,表現欲已具一定的明確性,但反映方式仍是強烈的。
在性別方面。一般情況下,男孩子的表現欲經常表現為明顯地外露、突出、毫無顧忌;相對而言,女孩子的表現欲就顯得鎮靜、平穩、有節制,給人溫文爾雅的感覺。
從學生對體育教學客觀認識方面。凡是適合學生心理特點,引起學生興趣,激發學生情感的體育教學,學生的表現欲就積極,反應就強烈;反之,表現欲就消極、冷淡,甚至會顯現出“逆向”表現欲。
學生的表現欲直接關系到學生對體育教學的參與意識。如果一個教師不能對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反映出來的與眾不同欲望給與正確對待和引導,甚至有意思無意識加以扼殺,那就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喪失學生的自信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影響學生個性的有利發展,讓學生通過自我表現欲和實踐,發揮自己的體育特長,培養自我健身的能力。
那么,如何正確的對待學生的表現欲呢?
2.1 要善于及時發現學生的表現欲。體育教師除了能夠及時發現外露活潑學生的表現欲望,更重要的是要能夠及時發現那些內隱、含蓄,帶有某種自我抑制的學生的表現欲。這對因勢利導地培養學生興趣,發展個性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2.2 要有愛心去保護學生的表現欲。學生對體育教學有了積極旺盛的表現欲,教師的責任就是要珍惜保護。
保護學生的表現欲:就是保住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當學生的表現欲以某種方式反映出來時,教師要給與理解、支持和適當的鼓勵,即使不能讓學生的表現欲付諸行動,也要用愛心對學生的表現欲表示稱贊、支持,然后給以解釋。絕對不能對學生的表現欲置之不理、視而不見、充耳不聞,或者用一兩句“你不行”、就你顯能耐之類的話語給學生潑冷水,打消學生的積極性。
培養學生的表現欲,首先要巧妙的利用學生自發的表現欲。由于學生對某項體育運動有一定的認識和興趣,在不用教師啟發和誘導的情況下,能自覺地產生主動參與意識,并反映出“表現欲”的情感沖動而付諸行動。此時,教師應善于由此及彼地把學生的這一表現欲引導過度到與此相關聯、相類似的體育課堂之中。比如:我國的一些民間傳統的體育項目等。其次要創造學生有“用武之地”的外部條件。教師要引導學生開展多種多樣的體育活動,組織開展各種小型多樣的比賽,要以便適應不同類型學生的愛好與興趣,使教學內容與教育目標緊密結合,活潑校園體育文化,發展不同類型學生的體育特長,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培養學生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增進學生的身心健康,使之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