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慧聰 宋浦君 張慧萍
【摘 ?要】德育工作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環節。在新時期,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應與時代接軌,與學生直接對話;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識的新時代青年,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好基礎。本文將闡述在社會不斷發展變化的背景下,初中班主任該如何將時代發展融入到德育教育工作中。
【關鍵詞】新時期初中生;德育管理;創新策略
在國家實施新課改方案后,初中學生的德育工作變得越來越重要。鑒于初中生還沒有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班主任此時對學生學習生活的影響很是關鍵。根據中學生發展的特點,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認識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緊跟時代潮流,改變教育方式和內容,才能促進初中生的素質教育,為國家培養更多積極向上、有道德、有素養的高素質人才。
一、了解新時代初中生的心理狀態
當代中學生處于網絡飛速發展的時期,各類媒體、微博、論壇上充滿了刺激眼球的東西,而中學生處在心理發育成熟的過渡期,情緒波動較大,持續時間短且不穩定;沒有強大的自控能力,不能準確辨別是非、控制自己情緒,最容易做錯事、走錯路。
現代家庭幾乎是清一色的獨生子女,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關于獨生子女家庭過分溺愛教育的案例也比比皆是。現在中學生的生活條件、物質條件,比之父母一輩不知優越了多少,但在家庭的呵護下,失去的卻是堅強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在學習生活中,碰到一點小事就會手足無措;人際關系里有點不順心,就萌生自閉、抑郁的消極心態。對父母、老師的關愛會理所當然地接受,卻很難有感激之心;沒有自我生存能力,“紐扣掉了誰來縫”,已經是中學生的生活常態。
二、認識新時代背景下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生活在上述物質條件、家庭氛圍中的初中生比比皆是,他們的理想觀、生活觀、價值觀大多脫離現實生活,一意孤行、一葉障目。
當然,現代中學生并不是沒有優點,他們物質條件優越,自然對精神需求頗高;自信心強,探索欲和求知欲旺盛;認識世界的角度新奇,敢于發問,主張個性,發出不同的“聲音”等。
當代中學生大部分有偏科、厭學的心理問題,形成原因各有不同。或是長期生活在老師、家長的嚴厲要求下,壓力倍增;或是覺得自己得到的關心不夠,脾氣暴躁,與家長和老師常常發生矛盾沖突。這就是為什么學校一定要把德育工作作為學校管理的重點工作來抓。老師應對問題學生不拋棄、不放棄,循循善誘,堅持溝通;不怕苦,不怕累,面對問題學生不逃避,迎難而上;為中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修養,保證中學生的生理、心理健康發育。
三、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創新策略
1.更正教育觀念,理解學生難處
傳統的教育觀念為“死防嚴守”,嚴格管理學生遵守規章制度,聽話順從,最終導致學生既不出格也不出彩,成為應試教育的附屬品。
新時期的班主任應汲取新觀點、新思路,與時代接軌,走進學生,聆聽學生的心聲,確保德育工作的積極性、有效性。
例如,現在電子產品于中學生來講觸手可得,但大部分軟件卻缺乏青少年保護系統,使很多不健康、不文明的信息灌輸到學生的意識里。以前,班主任明令禁止一切電子設備不許進入校園、進入課堂,但這就引起了中學生的逆反心理,想盡辦法偷著帶、偷著玩,不以此為恥反以此為榮。但現在,班主任可以開辦“電子產品到底是好還是壞”的主題辯論賽,讓學生自己羅列出電子產品帶來的方便與壞處。積極進行引導教育,不以強硬的手腕,也可以達到規范學生言行的目的。
2.與時事新聞相結合,培養學生明辨是非
社會不斷發展的同時,信息流通的高速便捷,也帶來了許多未經證實便大肆宣揚的不實報道。初中生沒有社會生活經驗,缺乏自我分辨能力,很容易誤聽誤信,接受與事實相悖、夸大其詞的劣質信息。新時期的德育工作也該重視這一點,了解學生動向,與時俱進。
例如,在德育課堂上給學生發一份特殊考卷,上面全是當下發生的各類新聞時事,真假摻半。讓學生自己考量,作出判斷,并對其中的典型案例發表意見。像最近與美國的貿易戰相關,網上流傳飯店門口掛著“美國國籍人士就餐另加收25%服務費”字樣的橫幅,其實是好事群眾進行P圖加工之后刻意放到網上博人眼球的,以此為例,讓學生發表看法,也是讓學生了解社會,增強自我分辨能力的好機會。
3.豐富教學手法,將創新帶入德育工作
在傳統觀念中,老師比學生高一個等級,是學生的指揮者、主宰者,但在新時期,老師與學生是平等的,互幫互助、互相尊重。新時期學生古靈精怪,呆板的教學模式已不適用,班主任將新鮮的觀點、有趣的方法帶入課堂,更能使學生放下成見,敞開心扉。
例如,使用多媒體PPT教學,拋掉黑板和粉筆,以更直觀、更具體的方式進行教學。插入視頻,讓學生切實理解案例的真實性。課堂靈活有趣,班主任恰到好處的進行講解,留白部分由學生發散思維自我理解,積極有效地調動學生地興趣,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
隨著社會的發展,德育工作的道德觀、價值觀、生活觀,也應該緊跟潮流發生改變。班主任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適應社會與學生的雙重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寧.探討德育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學周刊,2019(15)
[2]杭柏森.基于德育的初中班主任管理的改革途徑[J].教書育人,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