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婧
(江西省高安市第四中學 江西 高安 330800)
學習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對于青少年學生來講意義重大,不僅可以提升他們的思想道德覺悟和法制觀念,而且也有助于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近些年來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逐步推進,新課程改革的觀念也在深深地影響著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的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需要認真研究教學內容和學情,而且還需要敢于并善于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認真研究教學方法的改進,真正適應現代課程教學。
1.1 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為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關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任重道遠。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目標設定觀念欠缺、責任心較差,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容易出現教學目標不明確的現象。比如: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方法陳舊,不能為學生清晰明了的展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所以這就容易導致學生學習無目的現象的存在,進而致使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率低下。
1.2 忽視學生的主觀感受。初中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需要堅持知識獲取與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統一的原則。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堅持傳統的教學模式,以講授法為主。在傳授初始的過程中往往忽視了學生的主觀感受,不能真正實現以情動人情感交融的結果。在教學過程中如果不能時刻關注學生的感受,那么就容易出現知識與情感脫節的現象,課堂教學也會變得枯燥乏味。
1.3 錯誤的教師角色定位。現代教師應該扮演好示范引導著的角色,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改進教學方法,幫助學生主觀能動性進一步發揮。但是目前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教師角色定位失誤的現象,“填鴨式”教學既不利于學生知識的掌握,又會讓學生出現厭學的傾向。
2.1 創設情境,吸引學生關注教學內容。要想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性,作為教師來講就需要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需求,從學生最感興趣的學習問題和生活實際著手,營造恰當的教學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加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這樣既可以實現課堂良好氛圍的營造,又可以幫助學生深刻理解知識內涵,增加思維的嚴密性,與老師建立起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進而提高學習效率。
如在教學人教版道德與法治《關愛他人》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播放歌曲《世界需要熱心腸》進行導入,學生通過對歌曲的認真聆聽,可以感受到人間充滿溫情以及什么才是真正的關愛。讓學生真正理解“關愛是社會和諧穩定的潤滑劑和正能量”這句話的深刻內涵。除了通過歌曲導入來創設關愛情境之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聯系自身實際和情感實際講述生活中關愛的點點滴滴。這樣就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充滿溫暖、充滿關愛的良好氛圍。創設情境既可以將學生注意力轉移到課堂教學內容上來,又可以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和知識構成。
2.2 明確目標,增強學生知識認知的能力。學習目標的確定對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明確的教學目標是課堂活動有效開展的基礎,可以為課堂教學指明方向,又可以讓學生清晰完整的掌握知識結構體系,提升他們的認知能力。如在教學人教版道德與法治《法不可違》一課之前,教師需要向學生展示本節課的三維教學目標。第一,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對本節課內容的學習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和守法意識,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第二,能力目標。逐步形成按照社會要求來規范自身活動的能力;第三,知識目標。掌握違法行為的含義及類別,讓學生從思想觀念上真正理解“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這句話的深刻內涵,并且在此基礎上區分違法行為和犯罪的區別。明確教學目標的展示有助于學生清晰完整的掌握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理順知識體系。
2.3 聯系實際,實現課堂知識教學生活化。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關聯度很大,所以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從學生生活經驗著手,讓學生真切體驗學習的快樂,理論聯系實際真正實現課堂知識教學的生活化,讓學生真正體會到知識就在身邊。
如在教學人教版道德與法治《集體生活成就我》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回想自己與集體共處時發生的積極有意義的事情,讓學生對自己的經歷進行暢所欲言。例如:一位學生談起上學期生病住院的時候教師的關心和幫助。和諧友善的友誼給了他戰勝病魔的勇氣和信心。通過這個例子可以讓同學們都能感受到來自集體的關愛與溫暖,體會到集體可以幫助個體養成堅強的意志品質。生活化的教學內容最容易讓學生接受,最容易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與思考,所以將所學知識聯系實際可以有效的拉近課本知識與學生的距離,進而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現。
通過方法和策略的改進來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讓他們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可以健康成長快樂生活,這才是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的有效性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