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慧
(1.云南省昆明市轎子山實驗中學 云南 昆明 655214)(2.云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1.1 教育思想觀念落后。欠發達地區對教育的重視程度遠遠低于發達地區,不論是社會還是家長,缺乏鼓勵孩子受教育的意識。尤其是英語學科,缺乏專業的教師隊伍、教育資源和教學理念。對于教學方式而言,“填鴨式”、“機械式”成為常態化,學生只會“死記硬背”。缺乏對現代教育理念、素質教育、建構主義以及新課程改革的理解和應用,導致了欠發達地區教育思想觀念落后的局面。
1.2 學生學習動機不明確。高中階段本應是目標明確、動力十足的學習狀態,是為下一步進入高校打基礎、做準備的階段。初中剛升到高中,大多數學生對新課程充滿好奇和新鮮感,但是這種熱情隨著后期英語課程難度的提升、學習任務的加劇而不斷消退[1]。此外,欠發達地區學生接觸英語的時間相對較晚,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英語學習的環境,加上受“讀書無用論”等觀念的影響,學生缺少對未來職業生涯的良好規劃,繼續上高校深造的愿望不強烈。學習動機的不明確進一步導致其學習興趣和動力的喪失。
1.3 教育資源匱乏。欠發達地區的教育公平失真,具體表現為:師資力量薄弱、教學條件落后、優質教育資源稀缺。對于高中英語學科而言,欠發達地區受教育經費短缺、軟件實力薄弱等方面的影響,很難獲取先進的教學設備和豐富的教學資源,導致課堂教學氣氛生動性、趣味性和直觀性等效果的缺失,制約了學生英語學習法式的多樣性與全面性[2]。優質的教育和教學資源無法在欠發達地區的高中英語教學中發揮積極作用,進一步制約了教師教學積極性的發揮和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
1.4 受社會環境影響較大。社會環境及風氣是影響區域教育發展方向和質量的因素之一。欠發達地區高中學生無法高效利用課外時間進行英語的學習,教師的課外輔導也屈指可數,身臨其境的英語學習環境更是寥寥無幾,嚴重制約了英語學習的效率和質量。
2.1 明確學習動機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首先,要設法克服欠發達地區學生英語學習自卑、膽怯的心理。其次,教師要設計一系列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英語學習中,再次,要鼓勵欠發達地區高中學生樹立遠大志向,明確自身職業生涯規劃,培養其終身學習的習慣,最終提升英語學習的動機和效率。
2.2 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更新教學理念。傳統的教學手段和理念已不再適應當今社會對人才的發展需求,引入現代科技的教學設備、改變落后的教學思維,是改變欠發達地區高中英語教學質量的必由之路。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需要借助諸如語音教室、通信網絡等多媒體輔助設備教學,此外,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新教學技能的獲取、專業素養的提升等,將在主觀方面極大改善欠發達地區高中英語教學發展滯后的局面。
2.3 引入優質教育資源、培育校本課程。對于欠發達地區高中英語教學而言,優質教育資源包括引入和培育兩個方面。其一,通過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加強交流學習、促進區域教育扶持等手段,將發達地區的優質教育資源引入欠發達地區,提升教育軟實力。其二,欠發達地區有自身的獨特性,教師可以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挖掘鄉村優質教育資源,開發校本課程,探索符合學生實際的教育資源,減少區域教育之間的“馬太效應”并真正實現教育公平的理念。
2.4 改善地區社會風氣和環境。融社會-家庭-學校為一體,將教育優先發展的理念深入人心,推動社會關注和關心教育,構建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氛圍。爭取條件創設有利的英語學習環境,引導學生終身學習的價值取向,對“特殊群體”做到因材施教,以改善英語教學質量為切入點,進一步提升欠發達地區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終極目標。
因區域發展的失衡而導致欠發達地區高中英語教學困難重重,遠落后于發達地區的英語教育發展水平,其任重而道遠。兼顧教育的軟硬件實力、社會-學校-家庭三者合力是保障英語教學質量持續穩步提升的核心。只要樹立信心、下定決心,欠發達地區高中英語教學的未來大有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