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濤

【摘 要】目的:探討經尿道電切術治療169例老年人膀胱腫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于2010年05月--2019年05月本院接收的338例老年膀胱腫瘤患者,將之分組對照,其中常規組169例行開放手術,研究組169例行經尿道電切術治療。結果:研究組手術耗時、手術失血量、住院時間均少于常規組(p<0.05);研究組病情復發率低于常規組(p<0.05)。結論:針對老年膀胱腫瘤患者,經尿道電切術具有操作簡單、安全可靠、復發率低等優勢,值得在臨床中大力推薦。
【關鍵詞】經尿道電切術;老年患者;膀胱腫瘤;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R69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2--02
膀胱腫瘤在臨床中比較多見,男性多于女性,容易反復發作。常規開放性手術治療效果尚可,術后復發率較高,需多次手術治療,不僅創傷性較大,而且還會加重患者經濟負擔。經尿道電切術是一種新型術式,具有失血量少、微創、復發率低、手術成功率高等優勢,臨床應用廣泛。鑒于此,本文特此以338例老年膀胱腫瘤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重點探討了經尿道電切術的應用效果,以供臨床有效參考。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338例老年膀胱腫瘤患者收治于2010年05月--2019年05月,通過電腦隨機法,予以分組探討,其中研究組169例中包括118例男性和51例女性,年齡61-78歲,平均(68.7±1.5)歲。常規組169例中包括115例男性和54例女性,年齡62-79歲,平均(68.9±1.7)歲。兩組臨床資料P值>0.05,均衡一致,可分組探討。
1.2 方法 常規組169例行開放手術,主要圍繞患者腫瘤實際情況,實施合理的手術方式。術后予以導尿管留置,膀胱沖洗取決于引流液性質,膀胱灌注化療時,留意引流液性質,進一步確定導尿管拔出時間、是否沖洗膀胱,術后跟蹤隨訪,了解患者有無復發。研究組169例行經尿道電切術治療,即:腰硬聯合阻滯麻醉,患者保持截石位,用無菌蒸餾水沖洗膀胱,予以150ml灌注,進而充盈膀胱。潤滑尿道,經監視器指導下置鏡,注意保護尿道。首先觀察腫瘤,確定腫瘤解剖結構,進而明確切除范圍。先將直徑小的腫瘤予以切除,再逐層依次切除較大的腫瘤,切除至深肌層,一直切除到腫瘤邊緣<2cm。術中電灼止血。術后處理參照常規組。
1.3 觀察指標 詳細記錄兩組患者手術耗時、手術失血量以及住院時間,同時統計兩組復發病例。
1.4 統計學分析 匯總分析研究數據,并利用統計學軟件SPSS22.0進行處理并進行對比檢驗結果,以[例(%)]描述計數資料,檢驗差異以X2表達;以()描述計量資料,檢驗差異以t表達。P值<0.05提示統計學意義成立。
2 結果
2.1 兩組手術情況對比 研究組手術失血量低于常規組,手術耗時、住院時間短于常規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2.2 兩組復發率對比 研究組復發34例,占比20.12%(34/169);常規組復發52例,占比30.77%(52/169)。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6.977,p<0.05)。
3 討論
膀胱腫瘤好發于中老年人,大部分患者為移行上皮腫瘤。老年膀胱腫瘤患者由于年齡大,通常伴有諸多基礎疾病,比如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等等,身體質量欠佳,不耐受手術操作。常規開放性手術治療雖然具有一定的療效,但是創傷較大,而且術后病情復發率較高,需再次手術且難度較大。近些年來,隨著微創理念的逐步普及,微創診療技術逐步得到完善,使得經尿道電切術被廣泛應用于治療老年膀胱腫瘤患者。相較于常規開放性手術來講,經尿道電切術具有微創、失血量少、住院時間短、痛苦少、術后復發率低等諸多優勢。而且全程在膀胱內操作,可以避免腫瘤組織擴散、轉移,所以病情復發率較低,與此同時,還可以幫助患者保留膀胱生理功能。
本文探討了經尿道電切術的治療效果,結果發現,研究組手術耗時、住院時間均短于常規組,手術失血量低于常規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研究組術后復發率也明顯低于常規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表明經尿道電切術具有確切的治療效果,值得臨床將其作為老年膀胱腫瘤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案。
總而言之,針對老年膀胱癌患者而言,經尿道電切術創傷輕、操作簡單、失血量少、安全可靠,值得在臨床中大力普及。
參考文獻
劉丙峰,李潤霞.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與開放手術的臨床效果對比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15):22-23.
蔣華國.經尿道電切術和開放手術治療早期膀胱癌的手術效果及預后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8,34(20):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