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金
關鍵詞:風險? 內部審計? 體系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內部審計在企業發展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逐漸成為企業內控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當前部分公司內部審計在機構設置、人員配備和體系創建等方面還存在多種問題,需要提出針對性對策進行解決。
風險視域下的內部審計指的是企業內審部門在對企業內審時由于數據誤差或者其他人為因素造成的錯誤現象,為企業的生產運營決策提供了錯誤的參考信息,從而給企業運營造成負面影響。內部審計風險的主體責任在于內審機構成員,也是審計風險的責任人。相對而言,內部審計風險是針對審計人員應當承擔的責任和審計風險造成的損失而言的。
當前,公司內部審計風險的主要特征包括:一是客觀性。內部審計的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導致內部審計風險的因素多種多樣,所以企業內部審計風險是不會隨著審計人員的主觀意識而轉移,部分內審風險雖然沒有造成明面上損失,審計人員也沒有承擔相應責任,但并不意味著審計風險不存在,所以風險管理視域下的內部審計管理是最大程度減少內部審計風險造成的損失,而不是消除內部審計風險;二是始終性。內部審計風險作為客觀事實存在于企業內部審計始末,雖然內部審計風險主要是依靠結果和預期的誤差體現出來的,但是由于其形成原因多元化,因此內部審計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都有可能造成內部審計風險。
(一)企業內部審計機構設置不科學
從性質上來說,我國企業內部審計機構屬于企業的下屬單位,而非獨立于企業存在的,這就代表著內部審計單位的獨立性大打折扣,仍然要受到審計部門直屬領導和其他企業管理層的管轄或限制,難以獨立地發揮作用和價值。從某種層面上而言,內部審計的結果體現的只是企業管理層或部分領導人的意志,并不具備完全的獨立性、客觀性。而部分企業將內部審計機構歸屬于財務管理部門或者企業監察部門,業務上的重合以及領導人的重合造成企業的內部審計難以獨立存在,影響審計功能發揮作用。
(二)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管理體系不健全
通常情況下,大部分企業并沒有設立專門的質量管理部門對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因此企業內部審計主要依靠審計部門或審計人員的自我管理意識、自我監督意識或崗位責任感進行自檢。這就導致企業內部審計的監督管理難以徹底貫徹到位,審計結果的正確性也就難以得到切實保障。而且國家相關政策明文規定了國家審計機關有義務對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進行監督管理,并對審計結果進行審查,引導企業內部審計行為走上正規。但是在具體執行過程中,我國審計機關對企業的引導和管理作用十分有限,行業的審計標準也難以得到真正貫徹和執行。
(三)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的履職能力有待提升
企業內部審計質量和審計人員的履職能力息息相關,當前企業內部審計的工作要求審計人員要具備基本的從業資格、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因此審計人員要具備一定的金融類、管理類專業知識和工作經驗。但是當前部分企業的內部審計人員履職能力還有很大進步空間:其一,審計人員知識面狹窄,部分內部審計人員只具備基礎的金融管理類知識,而企業在發展進程中,內部審計對象和工作內容是逐步增多和豐富的,審計人員的知識面狹窄導致他們的工作能力有限,增大內部審計風險的發生幾率;其二,審計人員職業素養有待提升。部分企業對內部審計工作不夠重視,在招聘審計員工時要求不嚴格,對從業資格、工作經驗和職業素養考察不規范,導致工作人員整體素質不夠高,工作效率低下。
(一)增強當前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性和權威性
我國企業可以效仿西方發達國家設計審計委員會或其他獨立的審計機構,對企業進行內部監督管理,不對企業的運作經營效果負直接責任,而僅僅起到監督管理的功能。內部審計部門只對內部審計委員會負責,呈報審計報告、結論等。并且內部審計機構和企業其他部門是互相獨立的,不從屬于任何一個部門,無論是內部審計部門還是審計人員都有相對應的權利和責任,審計工作不受其他部門、領導個人的干涉和影響。
(二)重視內部審計工作,強化內部審計風險意識
企業管理層要加強學習進步,充分認識到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內部審計對企業長遠發展的積極作用,并樹立內部審計風險意識,從風險管理的角度強化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管理。一方面,高效的企業內部審計可以改善企業經營管理現狀,增強企業盈利,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減少企業內部貪腐風險;另一方面,加強企業內部審計可以推動企業內部管理,提高各個部門工作效率。內部審計部門根據審計結果對相關單位、部門下達限期整改通知,并反饋內部審計中出現的問題和漏洞,促使相關部門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彌補漏洞,提高部門工作效率,減少部門工作風險。企業管理層重視內部審計,其他部門也會相應地重視審計結果,認真對待、嚴格執行審計部門和審計人員提出的整改措施,降低內部審計風險。
(三)加強員工培訓,提高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的履職能力
從員工招聘和培訓入手,加強對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的崗位管理。一方面,在招聘過程中要加強對審計人員的審核管理,要求審計人員具備相應的從業資格,并具備一定的金融、風險管理專業知識,具備基本的審計工作技能;另一方面,對企業內部審計人員要制定定期培訓和考核制度,通過內部培訓、進修和研討等多種方式增強內部審計人員的履職能力,并對內部審計人員進行綜合素質、崗位道德考核,建立健全嚴格的晉升機制、獎懲機制,進而提高內部審計機構的工作效率,減少因人為因素造成的審計風險。
綜上,風險視域下,企業內部審計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其影響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現代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要想獲得長遠發展,必須重視內部審計的作用和價值,構建獨立、權威的內部審計機構,完善企業內部審計管理機制,加強內部審計人員工作能力,充分發揮企業內部審計體系對企業運營的監督、管理作用,推動企業長遠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呂紅雨.新形勢下做好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實踐與思考——以A集團公司為例[J].中國農業會計,2019,(4):58-61.
[2]郭葆春,郭蓉.關鍵審計事項、公司內部治理與審計質量[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9,(7):50-56.
[3]曹婧.論集團公司內部審計工作體系的構建[J].財會學習,2019,(21):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