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鋼集團有限公司是世界最大的鋼鐵材料制造和綜合服務商之一,以“建設最具競爭力鋼鐵企業”為愿景,致力于為各行各業提供最具價值的鋼鐵材料和工業服務解決方案。
目前,河鋼已經成為中國第一大家電用鋼、第二大汽車用鋼供應商,中國核電、海洋工程、建筑橋梁用鋼領軍企業,在MPI 中國鋼鐵企業競爭力排名中獲“競爭力極強”最高評級,是世界鋼鐵協會副會長、中國鋼鐵工業協會輪值會長單位,擁有唐鋼、邯鋼、宣鋼、承鋼、舞鋼、石鋼、樂鋼、衡板八家鋼鐵子公司。
在這樣一家全球擁有12萬員工,年營業收入3368億元,連續11年位列世界企業500強的巨無霸國企中,企業科協正在充分發揮科技在企業發展中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打造集團科技資源交流共享平臺,進一步增強科技工作者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集團軟實力。
河鋼以鋼鐵產業鏈條縱向延伸、橫向拓展為主線,大力發展現代工業服務業和產業鏈金融,面向上下游企業提供工業技術、工程技術、數字技術、工業貿易、產業金融等多元服務。加快實施全產業鏈全球化布局,先后收購并成功運營南非最大的銅冶煉企業南非礦業、全球最大的鋼鐵材料營銷服務商瑞士德高、塞爾維亞唯一國有大型鋼鐵企斯梅代雷沃鋼廠,形成“四鋼兩礦一平臺”的海外格局。
目前河鋼直接或間接參股、控股境外公司70多家,商業網絡遍及全球11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我國國際化程度最高的鋼鐵企業。
2017年成立的河鋼集團科學技術協會,成為企業開展科技工作的有力助手與推動科技進步的重要力量。河鋼集團非常重視科協工作,任命集團主管科技副總經理擔任主席,由集團科技部負責人擔任副主席兼秘書長,提高科協站位和增強科協管理服務職責;下設秘書處,負責日常管理及各項業務職能。
搭建學術交流平臺,推動科技信息融合成為河鋼企業科協工作的新常態。他們及時掌握各級、各行業學會工作動態和學術交流、高端論壇等會議信息,為科技人員搭建良好的學習交流平臺,先后50多次組織廣大科技工作者600余人次參加了國際、國內不同層次的學術交流會。會上部分科技人員還代表集團進行了主題演講和論文宣講,進一步展示了集團的技術創新實力。
河鋼企業科協成立雖然短短兩年時間,但他們已經成功舉辦和承辦了“2018年河鋼東大國際學術年會”、“河鋼-普銳特技術峰會”、“2018年全國煉鐵廠廠長座談會”、“第十六屆全國十大鋼信息所長暨聯絡員聯席會”等國際、國內技術會議30余次。
“第二屆河鋼東大國際學術年會”以“可持續鋼鐵讓人類生活更美好”為主題,來自全球的知名專家、學者站在推動鋼鐵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高度,聚焦行業技術進步、產業升級、綠色化、智能化等重點課題,深入交流了各自的最新科研成果,共同探求鋼鐵行業綠色化可持續發展新路徑。會議收錄論文332篇,153名專家學者作專題報告。
“河鋼-普銳特第三次技術峰會”以“面向中國制造2025”為主題,發布技術報告58篇,涉及能源環保、智能制造、冶金技術等方面的最新科技成果。協助中國金屬學會承辦了“2018全國煉鐵廠長座談會”,來自全國各鋼廠煉鐵廠廠長或主要負責人及中國環境科學院土壤與固體廢物研究所、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北京科技大學有關負責人150余人參加了此次座談會。與會人員圍繞煉鐵新工藝、新技術作報告,并就煉鐵生產運行、技術指標、技術難題等情況開展了討論。協助中國金屬學會舉辦了“2018全國軋鋼生產技術會議”,來自各鋼鐵企業軋鋼廠 250人參加了會議,會議就軋制工藝提升、質量管理、高強度汽車板生產工藝、智能化工廠建設等方面開展積極的討論和交流。
為進一步營造科技創新工作氛圍,以“服務產線、服務產品、服務客戶、服務市場”為宗旨,邀請殷瑞鈺和王國棟院士、王天義和王新華等行業知名專家、彭艷和馬鳴圖等著名學者,采用課堂授課、案例分析等形式,組織開展“河鋼科技大講堂”,2600余名技術人員聽課,有效提升了科技人員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他們先后聯合東北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組織舉辦軋鋼、質量管理、智能制造、鋼鐵冶金等專業技術高級研修班6期,共計240余名技術專家參加培訓。通過培訓,推動技術人員更新專業知識、掌握新動向、開拓新思路,真正把理論、經驗和技能用于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在提高自身素質的同時,推動集團創新發展。
為企業創新驅動發展服務,成為河鋼企業科協工作的最主要任務。
科協緊緊圍繞市場與產品兩大關鍵開展產線對標工作,以客戶高端化帶動了產線品種結構全面提升。結合工序、產線、產品的特點,立足“市場”和“產品”,以技術創新推動產業升級為主線,聚焦工藝裝備提升、產品技術研發等,創新對標方法、完善對標內容,系統搭建了集團煉鐵、煉鋼、軋鋼技術交流平臺,組織專業對標交流20余次,有力推動集團產線的技術進步與指標提升。中厚板產線對標,推動中厚板產品結構進一步調整,中厚板產品的品種鋼比例達到了85.7%,同比提升1.3個百分點,高端產品663萬噸,同比提升3.1%。智能制造對標,交流控制模型系統優化、大數據平臺建設、鋼材質量自動判定等技術,推動集團智能制造項目落地實施。
以建立更加包容、開放的協同創新體系,培養國際化人才,實現產學研用高效融合為目標,發揮國內協同創新平臺作用,集團與東大、北科大、重大、武科大、鋼研總院等院校簽訂合作協議,與國外昆士蘭大學、佐治亞理工學院、伍倫貢大學簽訂MOU,與西門子、浦項等一流企業建立交流平臺,進一步匯聚全球智力資源,解決了產線瓶頸問題,突破了行業關鍵技術,培養了國際化高端人才,構筑起行業創新高地。
2018年,河鋼集團專利申請量達到1586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達到665件,專利授權量達到798件,在河北省企業、國內冶金企業中名列前茅。產品升級與結構調整取得更大進步,品種鋼比例達到70%、高端產品比例51%,特色戰略產品比例3.2%,均創歷史最好水平。家電板、汽車板產銷量穩居國內第一、第二位。
偉大的企業總會以全球視野審視自己的步伐和目標。河鋼集團建立全球創新平臺,近30項創新和前沿技術在產線實施創效,極大提升了集團產線和產品競爭力。
近年來,河鋼相繼開發了顯著提升集團競爭力和影響力的新產品240余個,為舉世矚目的港珠澳大橋項目定制研發的13.5萬噸抗震螺紋鋼筋和4萬余噸高強易焊接橋梁板,專為國之重器—中國散裂中子源工程研發的高潔凈度、高致密度、高均勻性7000噸超厚鋼板,為亞洲最大的“造島神器”天鯤號研發的抗腐蝕耐磨特厚鋼板等為代表的國家重大項目研發的專用特殊性能鋼材的應用,進一步彰顯了河鋼的產品和品牌形象。
河鋼企業科協工作與企業科技創新全方位、多維度的深度融合,正在充分釋放橋梁紐帶和組織協調的巨大潛能,成為這家大型國企行之有效的創新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