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教學需要創新,校園管理也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在中學的校園管理過程中,校園管理教師需要從教學管理理念入手,借助科學、先進的校園管理方式和手段在教學管理、校園環境管理、紀律管理等層面逐步提升校園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最終在創新管理和學生的積極配合下完成管理效果的達成,從而構建良好的校園環境。
關鍵詞:中學;校園管理;創新實施
中圖分類號:G471?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25-0095-02
引? ? 言
創新不僅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方法,也是每一個中學校園提升管理效果、完善管理效力的重要管理理念。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校園中的每位中學生都在接收著紛繁多樣的社會新聞和信息,教師如果不能與時俱進地提升校園管理效力,實現教學管理形式和手段的創新,則無法使學生感受到教學管理的新穎,也無法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校園管理的實施和開展過程中,也就不能達成良好的校園管理效果。基于此,校園管理教師需要從管理理念與形式的創新實施入手,努力營造一個新穎、和諧、科學的校園管理氛圍,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踴躍實踐,與校園管理教師共同構建和打造良好的校園環境。
一、強化日常管理效果
在中學校園的日常管理過程中,教師需要借助嚴明的教育管理條例來提升管理效力,并帶領學生在學習、紀律、衛生、環境等不同的管理規定下積極按照校園管理制度來執行,進而完成和諧校園的構建。同時,教師需要根據校園、學生的具體情況來設定日常管理規則,保證每位學生都能夠接受并遵守校園管理的規則。
中學校園管理的實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首先,在學生學習的日常管理實施過程中,管理教師需要結合校園教學的基本情況從課堂學習、實踐學習、戶外學習等方面進行管理設置,并保證學生在學習參與的過程中認真、積極地完成學科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逐步提升和完善學習能力;其次,管理教師需要針對校園紀律進行日常管理和設定,保證整個校園中的個人管理紀律、學習紀律、活動參與紀律等層面均能實現有效管理,從而切實保證校園管理有序進行;再次,教師需要對教室衛生、校園衛生和個人衛生等衛生層面進行日常監督和管理,保證每位學生都能在良好的個人衛生和校園衛生條件下參與校園生活;最后,教師還需要借助校園環境的日常管理來完善學生的校園生活體驗,并根據不同的學習階段進行環境布置,使學生在和諧的學習生活環境中提高學習的熱情和參與的積極性。可見,校園管理教師在對校園進行有效管理時,需要借助管理規則的設置來完善日常管理效力,在多樣化、全面化的管理過程中幫助學生實現知識學習能力的完善和良好校園氛圍的營造。
二、重視學生管理能力
中學教師在進行校園管理時,需要注重和利用學生的管理意識和管理能力,引導學生參與到校園的日常管理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校園管理小隊的建立來激發學生的校園管理積極性,引導學生在參與校園管理的過程中認識到校園管理的不易和辛勞,促使其更好地遵守校園管理條例并主動維護校園環境和良好的校園氛圍。
在中學校園的管理實施過程中,主體主要為教師和學生。學校如果將教育管理責任集中安排在教職員工的身上,不僅會讓學生喪失校園管理的積極性和能力,還會使學生與教職員工在長久的校園生活中因為缺乏理解而產生齟齬和不和。但是,如果校園管理教師通過鼓勵學生參與校園管理來引導學生與教師共同承擔校園管理責任,那么學生能夠在校園管理的參與與實施過程中感受到教職員工的辛勞和不易,從而對教職員工產生理解和共鳴的情感,進而更好地接受校園管理過程中的各項規章制度,遵守校園中的各種規則與要求,并主動與教師共同營造良好、和諧的校園環境。基于此,校園管理人員可以要求各個班級按照順序以班級為單位每周組織一支“管理小隊”,針對全校師生的到校、出勤、衛生、學習等情況進行管理和統籌,并針對存在問題的學生進行教育引導和管理。校園管理的參與和實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實現管理意識的建立和管理能力的提升。學生也將會在校園生活參與過程中更有主人翁意識,并主動在校園生活的實踐過程中承擔校園管理責任,參與校園文化建設,與教師共同營造和諧、美好的校園環境。
三、管理實踐活動安排
所謂管理實踐活動,主要就是指教師需要在“生本理念”的引導下廣泛收集學生對于校園管理的意見和建議,完善原有的校園管理制度下的校園實踐活動的組織和安排,從而有效提高校園管理效率和校園活動的實施效果。
每一個中學校園都會組織各種各樣的校園實踐活動,而每一次校園實踐活動從籌劃到實行都需要耗費教師大量的教育精力[1]。其實,如果教師可以將校園實踐活動的組織和實施以“校園征集”的形式加以組織,則能收獲來自學生的眾多具有建設性的建議和意見,并且能夠獲得很多學生的志愿服務和主動參與。而且,教師在校園實踐活動中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不僅能促使學生在實踐活動的籌劃、組織、安排、實施和總結過程中積極參與、積極承擔活動責任,還能夠促使學生在實踐活動參與過程中感受到活動建設的成就感,從而實現管理意識的建立和管理能力的完善。由此可見,中學生的潛力無限,他們完全可以在教師的幫助和引導下思維縝密、心思細膩地完成校園實踐活動的籌劃和組織,并為全校師生呈現一場完美的實踐活動組織效果。
四、管理總結有效實施
教師在進行校園管理時,還需要借助定期的管理總結來完善校園管理效力,并借助管理總結逐步將教學管理的不足和漏洞加以補足,并針對校園管理過程中學生較為認可的形式和手段加以總結和提升,進而切實在實踐與總結中不斷提升校園管理的實施效果。同時,校園管理教師還可以結合管理總結的有效實施將校園管理系統化、規則化,進而保證校園中每一項事務都有跡可循、有規則可依。
教師在校園管理的工作中需要針對某一時期的校園管理情況進行分析和總結,并將總結成果匯集到多媒體設備上,通過與其他時期和階段進行縱向對比,有效掌握學校在本階段中的基本情況和亟待解決的問題,明確得知下階段需要重點進行和針對性解決的校園管理問題,并在管理總結的不斷增加過程中總結出一套適合本學校使用的校園管理經驗與策略,進而為后續的校園管理任務奠定堅實的基礎和充足的理論與實踐經驗。
結? ? 語
中學校園管理教師在構建良好的校園環境時,需要借助校園管理的創新實施來打造和諧校園,并借助日常管理效果的強化、學生對校園管理的參與、管理實踐活動的安排與管理總結的有效實施來逐步完善校園管理的創新實施效果,進而幫助學生在日益全面的校園管理實施過程中感受到校園煥然一新的面貌,并在其中認真學習、出謀獻策,與教師一起為了營造和諧的校園環境而努力奮斗,將校園變為環境優美、管理科學、氛圍和諧的良好學習園地。
[參考文獻]
張勝忠.談中學校園管理工作的幾點見解[J].中國校外教育,2017(17):42-43.
作者簡介:王理民(1964.1—),男,陜西西安人,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現為咸陽師院附中教導主任,曾獲“咸陽師范學院先進教育工作者”的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