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汝林
財務管理工作在各個領域和行業內都是重點,企業要做好經濟管理,必須將財務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都注意到。在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模式下,我國很多企業都更加注重學生對自己專業知識技能的運用情況,關鍵考察學生能不能學以致用。傳統財務管理教學更加注重對學生理論知識方面的培養,實際應用的能力要求不高,因此在教學上存在一點缺陷。要彌補這個缺陷,促進教育模式的轉型,改革是必然的。研究改革是為了找到改革存在的各種問題,在這些問題之上得出更好的教學策略。
應用型人才指的是對專業知識和技能應用能力比較強的人才,我國高校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從總體上來看非常多。這些學生在畢業后,都需要找一份工作。財務管理方面的工作,都要求有一定的操作能力和操作經驗,也就是說,光掌握好幾本書上的內容在求職的過程中是沒有優勢的。財務管理不是學術性較強的專業而是偏技術性,學生的實踐能力更為重要。我國應用型人才還存在不足的現象,尤其是綜合素質較高,專業知識技能也過硬的高質量人才,是各個行業領域都想招收的員工。應用型人才求職,所有用人崗位都希望求職人能夠多一點實際操作的經驗,有經驗的人員通常比沒有經驗的人員更受用人單位的青睞。在時代的發展變化中,我國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更高,在教育資源的投入上自然也有所增加。在這樣的背景下,財務管理專業教學改革再正常不過,財務管理專業對高校學生在財務分析和處理的能力上尤為看重。現代教育改革是一直都在強調的事,不僅財務管理專業,各個領域內的專業都在進行相關的改革措施。這是因為時代變化了,以往的教育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已經不能完全滿足教育需要了。在新形勢下,我國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量決定了應用型人才發展的方向,有需求就會有供應。
財務管理教學改革是培養我國高質量應用人才的基本要求,只有通過改革,不斷創新教育形式,才能讓教學跟上時代的步伐,讓學生在高校中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都能應用到社會和未來的工作中。財務管理教學改革的必要性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教育革新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我國經濟水平比起前幾年有了非常大的長進,各個行業領域都在不斷完善自己的經濟管理水平。財務管理人
員的就業前景較好,很多工作崗位都需要專業知識技能符合一定水準的從業人員,市場需求量大就一定會促進高校對學生的專業培養。市場上缺少應用型人才就在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上大力投入,做好改革工作,促進我國高校財務管理方面的人才培養工作。第二個方面,現在大學教育中,有很多學生都比較懶惰,學習課本上的知識都存在敷衍的情況,還有不少大學生成天待在宿舍,專業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不夠,出了學校找工作就非常困難。還有學校在課程結構的安排上不夠合理,學生學習還是主要偏理論,一旦教學脫離了書本,學生就不知道自己學了些什么,也不知道如何運用學到的知識。教育過程中,理論和實踐從來都是分不開的。第三方面就是就業要求。在人才市場上,財務管理方面的工作崗位大多都要求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較強。即便不具備相關的工作經驗,對專業知識技能也有較好的掌握程度,能夠保證在工作中盡量不會出現因為專業知識技能不過關所帶來的工作失誤。
就目前而言,財務管理教學現狀自從改革后,整體情況呈現出良好的局面,但在改革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是一部分高校依然沒有重視財務管理教學改革的重要性,從而在改革工作的落實上還有相關政策的執行上力度都不夠。二是部分高校在教學管理上相關制度的建立存在很多缺陷沒有及時完善,學校上下無法一條心進行改革工作。三是條件有限,設備陳舊,信息化建設不夠。財務管理的實際操作工作需要相應設備作為基礎,但有的學校沒有及時更新設備,導致學生在訓練自己實際應用能力的效率時非常低下,而且技術發展很快,老舊的設備符合不了教學新內容的要求。這些都是目前財務管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好的方面講,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高校重視了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提高問題。在建設上,加大了資金投入,給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環境。財務管理教學改革工作在不斷推行和深化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實際操作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在這些要求下,高校的學生就會努力完成目標,在學習過程中投入更多的精力。
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視角下的財務管理教學改革的主體是學校、教師、輔導員等,要做好財務管理教學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要在態度上做到重視應用型人才培養視角下的財務管理教學改革。其次是轉變觀念,既然是改革,必定有新的理念和形式、不論是在教育模式上還是在內容上,都有新的發展。當然,光有老師和學校重視還不夠,學生也應引起關注,更好地配合財務管理教學改革工作。對此,學校可采取各種活動進行宣傳。
豐富財務管理教育內容,高校財務管理教育主要集中在財務管理課上,光是課上講解教材內容不足以供給需求,并且財務管理課枯燥乏味,學生很難聽進去,吸取課堂中的精華。部分學校逃課、遲到、早退的現象嚴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難以得到及時解決。要想豐富教育內容,一來可以在教材內容上做功夫,由學校統一編寫財務管理教材,有針對性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教育。二是突破傳統財務管理教育方式,加強師生交流。三是可結合情景教學,豐富教學內容。
高校財務管理教育改革的推行其主要環境是學校,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是改革的基本要求。一是教學環境,具體體現在教學設備和場地以及師資,學校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提供給學生更好的教育環境。二是生活環境,教育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輔導員在關心學生生活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能給教育改革工作帶來一些輔助作用。三是交流環境,師生交流、學生間互相交流、家校交流以及學校與學校之間的交流都會對財務管理教學帶來一定影響,所以提供好的交流環境也很重要。
財務管理教育形式在以前看比較單一,幾乎都是老師在課堂上講解財務管理方面的理論知識。然后學生根據老師所講的內容做好相應筆記,遇到問題時可以向老師請教,這些工作的開展一般都是在課堂上。創新教育形式后,老師的教學可以不局限在課堂上,在課程結構進行調整后,老師可以根據課本內容帶學生進行實踐操作,這也是財務管理實踐能力提高的基本要求。
總的來說,應用型人才培養視角下的財務管理教學改革是適應時代發展的必然革新,教育界在面臨未來的各種挑戰中需要進行各個方面的創新工作。教育模式優化也好,教育觀念轉變也好,都是為了讓中國的教育變得更加貼近人們生活,讓學生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都能應用在未來的生活中。學有所成不是最重要的,學有所用才是根本目的。理論知識掌握得再好,如果不能將這些知識好好運用,也不能體現這些知識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