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強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等自媒體的靈活運用極大地沖擊了當地新聞節目,再加上地方電視臺新聞節目形式同質化嚴重,新聞內容傳播時效性不強。新聞內容和形式單一、貼近百姓生活節目過少等原因這就使得地方電視新聞收視率不斷下滑。據相關資料顯示,在新媒體的沖擊下,有一半以上的人長時間不看地方臺新聞節目。難以滿足觀眾的喜好,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電視新聞節目的信息源大部分來自政府部門、機關單位、熱線。記者一般按照部門領導安排去采訪調查、,具有局限性。而新媒體依托網絡轉載、現場短視頻等手段隨時隨地進行采訪經篩選進行及時發布。
傳統媒體電視節目對于突發事件采訪需要進行后期編輯、三審制度才能播出,時效性不強。而新媒體不受時間限制傳播速度快,在最短時間內,采用多種形式進行傳播,觀眾在第一時間就了解到發生了什么事。
傳統電視節目與電視觀眾交流一般需要通過電話、短信、等手段來溝通互動。隨著新媒體的迅速發展,愿意通過寫信或打電話來的電視觀眾越來越少,他們愿意通過點贊。轉發、網絡留言等形式進行溝通交流。編輯第一時間掌握觀眾閱覽情況和意見建議。
找準定位,發揮地域文化的優勢,突出地方特色,大打本土牌。當前我們正處于媒介融合時代,城市電視臺需要擁有新媒體技術才能夠實現技術上的更新。與央視省臺相比,地方臺具有定位更清晰、受眾更集中的地緣優勢。只有制作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欄目發展出符合本土特色、貼近本土生活的節目內容。才能夠吸引觀眾的眼球,達到提升電視臺市場競爭力的目的,要提高新聞節目的質量必須要改變思路進行創新。內容上必須下投入大量的精力去挖掘素材、新聞報道以及報道宣傳。筆者所在的大同廣播電視臺《民生大同》新聞節目進行了改版。節目以平民視角報道民生,《民生大同》反映您得心聲,自開播以來民生大同欄目題材內容上以民生、民情如:民意、為關注點,從市民身邊的小事做起,尋找新聞點。在欄目里設立小板塊《民生回訪》《民生在線》《民生調查》《三句半新聞》等后期編輯把形態不一,內容各異的多個小欄目經過精心編排,第一時間為當地市民提供最為全面詳實的信息,更好地將電視新聞的權威性、服務性。形象性以及貼近性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民生大同欄目久而久之形成固定的收視人群。
目前大同廣播電視臺推出的《民生大同》《人物周刊》《大同政法》《消費報道》《第三直播室》等幾檔欄目不管是什么類型的選題,首先要突出新聞性,所以在策劃選題時,盡可能在普通老百姓身邊中發生的人和事。比如:大同廣播電視臺訪談類節目《人物周刊》策劃的《閃光歲月——大同勞模訪談錄》《抗戰勝利70 周年特別節目》很自然地吸引觀眾,觀眾會產生共鳴,社會知名度日漸擴大,許多觀眾通過熱線電話或短信平臺表達一種感動和激勵。《大同政法》欄目制作的《警惕房屋買賣的欺詐》,維權類節目《消費報道》欄目播出的《買房切莫輕易交定金》《48 萬買的奧迪車咋就開著不放心》等節目就接地氣,突出了節目的新聞性故事性,增強節目的吸引力。
近幾年來從央視、省臺到地方電視臺,為了提高節目收視率,許多欄目都開設了官方微信、微博等平臺,對節目進行了包裝推廣。編輯記者及時將制作的新聞、專題等節目進行了短視頻剪輯通過微信、微博進行推送,這樣人們隨時隨地能了解當地發生的新聞故事,提高欄目的知名度。例如:2016年大同臺生活頻道新聞節目《第三直播室》在內容形式上進行了創新,以百姓的視角關注新聞,以新聞的方式關注百姓生活,加大現場報道的方式及時讓老百姓了解本地當天身邊發生的新聞,還能了解其他城市電視臺報道的新聞,通過微信公眾號提高了節目在當地的收視率。通過多種媒介的整合增強新聞的時效性以及其豐富性,例如2012 年8 月大同廣播電視臺開辟的一檔電視維權節目《消費報道》欄目在推送內容方面進行創新,每期節目開頭語百姓的呼聲,維權的利劍,如果您在生活當中遇到那些煩心事請關注屏幕下方二維碼給我們留言,觀眾通過掃碼加入官方微信平臺收看當地消費資訊類節目。消費者在購家具時遇到的質量問題、商家跑路、預防卡等問題時消費者如何維權。欄目組廣泛宣傳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法律法規政策和維權知識,大力營造良好的消費維權輿論氛圍,通過微信平臺實現電視與觀眾全方位的交流和互動。我們欄目設專人每天堅持推送三條到四條消費方面的典型案例以及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消費者協會定期發布的消費警示等內容,提高了欄目的收視率和知名度。許多消費者遇到消費糾紛時第一時間給我們欄目打來熱線,尋求幫助。例如:市民徐先生在紅星美凱龍東信店的花兩萬多元定制了幾件家具,結果不僅產品材質與商家承諾不符,就連環保方面也不盡如人意,為此徐先生傷透了腦筋。之后經過一系列的調查取證,徐先生發現櫥柜臺面確實并非當時商家承諾的品牌,徐先生懷疑家具的環保指數可能存在問題,于是找到商家反映此事,商家認為憑空懷疑沒有證據,建議剪取板材去項管部門進行檢測,于是雙方協商之后由商家抽取徐先生家櫥柜的板材寄往國家建筑工程監督檢驗中心進行了檢測,最終的結果表明環保指數的確與當初商家提供的能諾不一致,最終此事在我們欄目的幫助下得到了圓滿的解決,商家按照承諾為徐先生退還家具款及其賠償金額共計人民幣29 710 元。開播七年欄目組共制作維權節目達200 多期,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達100 多萬元。欄目開通的微信、微博吸引年輕受眾,增加用戶粘度,從而獲得節目的可持續發展。2017 年消費報道欄目通過官方微信平臺開展了消費者信賴的品牌企業評選活動,消費者投票率達到33 萬人次,3·15晚會點擊率達10 萬人次關注。每年舉辦的3·15晚會受到社會各界和消費者好評。欄目微信平臺點擊率達80 萬人次,微博粉絲達10 萬人次,提高了欄目的知名度。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會議上指出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要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和新興媒體發展規律,強化互聯網思維,堅持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優勢互補、一體發展,堅持先進技術為支撐、內容建設為根本,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在內容、渠道、平臺、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筆者所在的電視臺,2018 年2 月份舉辦的游古都大同,品天下美食直播活動關注量達4 300萬,單場直播關注量平均超過300 萬,來自五湖四海熱愛美食的網友紛紛通過體驗官的現場直播被大同的美食所吸引。大同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自成立以來通過“看大同”App 上線成功舉辦了兩會直播、2019 年山西大同電商大會暨大同好糧京東三晉好物節開幕儀式直播,直播了第五屆成龍國際動作電影周新聞發布會、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圣火采集儀式等活動、通過直播活動吸引觀眾、吸引大量粉絲,增加公眾的關注度。
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地方電視臺需要大量懂技術、懂業務的優秀編輯記者,地方電視臺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選出懂電腦知識的優秀編輯記者接受專業的培訓;到央視、省臺學習融媒采編的產品制作與發運營經驗。通過類似的培訓,不斷增強廣電采編人員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切實提升融媒報道能力和綜合業務能力。
綜上所述,在新媒體環境下,地方電視臺要轉變觀念,牢固樹立主流媒體的地位和影響力,切實提高新聞輿論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通過媒體融合的手段和全媒體平臺的打造,整合全臺信息資源發揮各傳播平臺優勢,力爭辦出具有地方特色受觀眾歡迎的電視節目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