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仕園
(貴州省銅仁市德江縣德江縣民族中學,銅仁 554300)
由于物理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很多的知識點難以具體地向學生進行展示,只能讓學生通過抽象思維進行學習和掌握。但由于初中階段學生的思維發展不夠完善,很難真正地將其理解,就不能準確把握物理知識的核心與關鍵。另外,物理作為一門新增學科,學生首次接觸會覺得比較陌生,難以調動自身興趣進行學習,甚至會產生一定的畏難情緒,使學生不愿投入到物理知識的學習中。這些問題都會給教師的教學及學生的學習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降低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物理學的知識點內在聯系比較緊密,往往是牽一發而動全身。這就導致在物理學習的過程中,很多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學習可能存在一知半解的現象,或是涵蓋面不夠廣泛,沒有扎實的基本功。在進行物理題目的練習時,往往只要一個細節發生變動,就可能會使學生的結論與答案背道而馳。如果這樣的現象產生,不僅會影響學生進行學習的積極性,更在一定程度上打壓了學生的自信心,使他們難以主動的學習物理。如果學生在題海戰術中達不到自己既定的目標,使物理成績難以突破,就很難真正的使學生得到進步。
由于學生很難對物理知識全面的把握,使得學生的物理知識儲備量不足,理解物理知識的能力有限。這就意味著學生在理解物理知識時可能由于基礎不牢固的原因,就不能全面的理解。在對待那些拔高的物理難題時就顯得束手無策,寸步難行。這樣的物理學習打壓了學生的自信心,難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解決的邏輯思維和發散性思維。且學生對待物理知識點不夠清晰準確,給物理學習帶來了難度。
想要切實解決上述問題,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教師必須時刻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狀態,通過觀察學生的一言一行、對于物理學習的態度、學生對于物理某一知識點的理解,并多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才能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情況。基于此,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方法、選擇有意義的習題進行訓練和課堂講解。對于學生理解起來比較有難度的問題與知識點,可以在課堂上多留給學生一些理解和提問的時間,使其對每一項內容能夠充分理解。例如,在進行有關電路的講解時,教師必須將每一種電路都進行深入細致的講解,并盡可能的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實際例子便于學生進行理解。但對于一些物理現象,教師不要過多的進行講解,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自行進行體會與總結,這樣就能既提高了學生對物理現象的理解程度,又保證了課堂教學效率。
物理學中的很多知識都可以用實際生活中的例子進行解釋。例如,霧凇現象的存在、鏡面反射的原理、光的直射與折射等,這些問題都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想要使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這些知識,生活就是最好的老師,它可以引領學生將生活與學習聯系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物理知識點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另外,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教學工具,加深學生對于物理知識點的理解。例如,在進行凹凸鏡或電路實驗的講解時,教師可以利用實際的教學工具向同學們展示實驗,這樣就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直觀化,便于學生的理解,豐富了學生的物理知識儲備。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教師必須在課堂上制定一套詳盡的教學計劃,維持良好的課堂氛圍和課堂秩序,才能讓學生沉浸其中從而不斷的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通過教學計劃,不僅有效協調了物理課堂的秩序,同時還讓學生主動參與到物理知識的學習中,從討論中相互啟發,學習物理知識,加深對物理的理解。例如,教師在對“壓強”這一知識點進行教學時,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讓其自行體驗筆帽和筆尖扎手的感覺,之后,讓小組進行簡單的討論后,再派代表談一談體驗與感受并簡單討論其中的原理。通過這一實驗后,再引進教學內容,總結出筆帽和筆尖扎手的感覺不同的原因是因為壓力在物體上產生了不同的效果,這樣就能寓教于樂,就能充分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和思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能自覺主動地對一個全新的知識進行初步的思考和領悟。通過這樣的不斷訓練,學生就會打消對物理學習的抵觸感,開始嘗試獨立的分析問題,并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幫助學生擺脫畏難情緒,增加對物理這門學科的興趣,進而讓學生熱愛物理學習,并通過物理學習收獲喜悅。由于物理學科要求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較強,學生通過學習物理,理解其中比較抽象的知識點,可以有效的培養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另外,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培養舉一反三的能力,鍛煉其物理學習能力。
初中物理的教學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教師應該仔細分析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找出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制定解決方案,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物理成績,擺脫學生對物理的畏難情緒,改變學生的態度,使其積極的熱愛物理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