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曉華 廣東南方職業學院
關鍵字:云技術 教學資源 輔助教學平臺
云技術是基于云計算架構中的網絡技術、整合技術、信息技術、應用技術等的總稱,可以組成資源池,按需所用,靈活便利。云技術通過互聯網提供可擴展的、動態的和時常虛擬化的資源來服務用戶。使用者無須具備支持他們云中技術架構的相關知識、專業技術或者控制力。
隨著科技、軟硬件的不斷發展進步,我國的教育信息化水平也有了顯著的提高,教育信息化已成為高校建設的趨勢,云技術本身的優越性和先進性,為高校信息化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運用云技術可以構建云計算輔助教學平臺,重新整合優質教學資源,共享高職院校教學資源,對于降低教學成本,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滿足廣大師生需求,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都有自己的信息化管理平臺,但是輔助教學平臺較少,就筆者所在的廣東南方職業學院而言,除了校級精品課程網站外,目前還沒有建設其他的輔助教學平臺。即使各高職院校有建立相應的輔助教學平臺,但是因為用戶分布廣而散,彼此之間沒有建立資源信息共享機制,導致信息相對封閉,缺乏協調,在這個信息共享的特色時代,是不利于高職院校發展,不利于師生增長見識、開闊視野的。
筆者目前所在院校的廣大教師個人所掌握的優質教學資源多數是以文檔形式存放在個人電腦或硬盤中,師生的教學交流方式一般局限于電子郵件,課堂上文件共享,課后QQ 或微信傳播等,因此共享性較差。學生由于在校時間較長,缺少針對性的學習和指導,導致了學習效果不太理想,如果能有一個輔助教學平臺供教師上傳大量優質教學資源,供學生在課后自主學習,有針對性地查缺補漏,這將會極大地提高教學效果。
隨著互聯網在各行各業的不斷滲透融合,互聯網在教學中的應用也愈發廣泛。云技術是一種基于互聯網而存在的服務方式。通過將云技術的融合使用,能將高職院校教學實踐平臺中的各種實訓資源、環境等從互聯網上進行構建,使其輔助每個學科的教學。在使用過程中,通過云技術,可記載實驗中所產生的數據,并相應地進行分析,對結果進行量化處理,使得整個實驗流程可操控性提升。在此基礎上,還能夠對高職院校教學大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實現高職院校的數據化、智能化、信息化管理。
基于云技術的輔助教學平臺建設需要通過統一的端口登錄,通過在實踐過程中對數據的挖掘分析,可以高效地整合優質教學資源,形成一種更加標準的教學體系和人才培養模式。從整體上看,云技術給高職院校信息化建設帶來高效性的同時還有以下幾點優勢:
基于云技術的思想,可以把所有信息從客戶端拿到網絡上,完成對資源的統一調度和管理。云技術的應用改變了資源的布局和共享方式,推動了移動學習環境的發展和建設。傳統的高職院校教學平臺建設缺乏統一的標準和體系,容易導致管理混亂,甚至出現重復建設的情景,無法體現出信息化的優勢。利用云技術可以實現對基礎設施、平臺、軟件的整合管理,將存儲器、互聯網等資源充分整合利用,為廣大師生提供最優質的教學資源。此外,師生們還能以云技術為中心,利用虛擬化的功能,構建滿足自身需求的專屬應用,真正實現教學自由。
利用云技術構建的輔助教學平臺能夠節省大量因為設施更新產生的硬件購置成本和人力資源成本,云計算支持配置較低的硬件設備正常訪問。此外,云計算可以減少對高性能硬件設備的依賴,為了節約高職院校這方面投入的資金,學院還可以通過購買一部分低端硬件設備進行擴充。由此可見,云技術的應用可以為高職院校節約巨額的硬件設施購置成本。
我們目前對于分享和修改的教學資料的轉移還是靠傳統的利用移動設備進行拷貝,但這一過程比較繁瑣且面臨移動存儲設備丟失、中毒、忘記帶的風險。但是如果利用云技術,我們在日常教學中可以將教學課件等教學資料存儲到個人的賬戶中,在我們有需要的時候,可以隨時隨地對教學資料進行在線編輯保存,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并且保證了資料的一致性。同時,云技術的海量服務器集群為用戶提供了云存儲服務,使得用戶能夠將所選擇的學習主題保存在云端,并進行隨時隨地訪問學習,即使手機丟失、損壞也絲毫不受影響。
云技術將IT 相關的能力以服務的方式提供給用戶,允許用戶在不了解提供服務的技術、沒有相關知識以及設備操作能力的情況下,借助SaaS/PaaS 等先進的商業模式把強大的計算能力分布到終端用戶手中,用戶通過互聯網獲取需要的服務。云技術為高校信息化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