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凱 鄭州輕工業大學易斯頓美術學院
數字信息化時代,數字媒體專業的重要性越發突出,社會對該專業人才高需求量的同時也提高了該專業人才的要求與標準。為了更好的與社會發展相適應,迎合經濟市場與時代的腳步,高校應立足于應用型與創新性人才的培養目標,重構數字媒體專業課程體系,在細化目標的導向下,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更新教育理念,著力推動教育改革步伐,在實踐中檢驗改革效果,繼而提升人才培養能力與目標。
現階段,數字媒體專業教學在高校中的開展如火如荼,并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由于一些客觀因素,教學方法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
(1)設定目標過于理想化。高校對數字媒體專業設定的目標過于理想化,過程過于復雜,讓學生們很難去適應。數字媒體專業教學目標有著較強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其根本目的是滿足行業企業需求。但事實上,很多院校的數字媒體專業課程建設與經濟市場動態之間的關聯性不足,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模糊,導致了后續的系列問題。學生們往往感到學習的知識很多,但卻沒有多大實用。這個問題也側面反映了高校缺乏對學生的了解以及就業市場的研究與分析。
(2)高校教學方法沒有改革創新。目前大部分高校仍延續傳統教育方法,教學過程中看重知識與成績,而忽略學生能力的培養,在專業特點、專業技能、教學對象、教學反饋與評價方面存在較大的問題。學生實踐不足,能力培養跟不上時代的步伐。
(3)基礎教學環節比較薄弱。數字媒體專業一般情況下都是利用數字技術進行創作發揮,長期受傳統應試教育模式的渲染,數字媒體專業教學對學生基礎技能關注不足,忽視了基礎的技能的重要性,導致學生動手能力欠缺,阻礙了學生的創造過程。
教學體系建設是一個不斷更新的過程,要體現與時俱進特性。數字媒體專業是一個突出藝術性的特殊專業,學生能力要體現整體性以及創造性,其中要突出實踐教學環節。除了基本知識理論之外,更應該學習先進的軟件以及硬件知識,要想開展創造性工作,就要首先具備基本技能:電腦動畫設計、計算機圖像設計與處理、聲音處理、視覺優化等等。除此之外,還應涉及系統的概念,要能夠從系統的角度理解學習到的知識,體現整體性。還可以引導學生獨立完成一項綜合性項目的設計與搭建,例如規劃大型游戲框架、視頻圖像優化等等,獲得全面思考的能力。因此,堅持學生素質與實際應用為導向,高校數字媒體專業改革目標要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關注學生發展動向,切實站在學生角度考慮問題,并結合經濟市場需求與時代需求對數字媒體專業教育體系進行細化完善。針對不同高校的情況開展相關特色課程,突出院校特色,為學生就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教學理念體現著一所高校的教學能力,在學校專業發展過程中,要善于汲取國內外先進的教學理念,取其精華,完善高校教學經驗。
另外,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力量,也是數字媒體專業教學體系改革的關系一步,應重視教師的能力培養與專業化水平建設,定期開展教學研討會,交流教學經驗,組織開展多樣化的培訓講座活動,更新教師知識體系,豐富教師教學方法,完善教師教育理念。結合數字媒體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導向,強化教師實踐意識與創新意識,逐步引導學生進行實踐培訓與創新活動,為數字媒體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與創新支撐。
數字媒體專業作為新世紀新興專業,其本身是科學技術發展的產物,本身就帶著時代特性,在結合傳統自然科學理論的基礎上,豐富了人類的生活與體驗,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與習慣。數字媒體專業所涉及的知識先進而復雜,也給學生學習生活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同時也給教師的教學工作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相比于傳統教學方式,數字媒體專業的學習要結合更加創新的教學方法。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將科技帶進課堂,找到多媒體與傳統教學方法的結合點,不斷改革教學方法,保持數字媒體專業教學的先進性與創造性。教師也要緊密關注行業市場動向,了解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與技術,積極調整課程內容,幫助學生理解與掌握。同時,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學生的差異性與個體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分層次、分類別、分個體的教學方法,從而營造一種自由、創新、開放、包容的發展氛圍,逐步提高教學成效。
在互聯網的大環境下,還應重視先進科技的學習與引入,啟發學生思維,拓寬學生眼界,豐富學生經歷,為創造性活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同時,還應結合企業實踐活動,組織多樣化的課堂活動討論,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任務驅動學生研究學習,潛移默化傳授知識的同時,逐步提供學生的綜合能力,包括團隊協作能力、審美創新能力、思維創造能力等,更好的符合時代需要,滿足社會企業需求。
數字媒體專業具有很強的專業性與實踐性,要求學生具備很強的實踐能力與專業能力,不僅僅是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動手創造。在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打造全新課程內容,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在這個過程中,企業作為人才需求主體,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與創造經歷,而高校則在理論知識方面有巨大優勢,高校與企業優勢互補,能夠實現人才培養方面的共贏。在產學研一體化發展的背景下,進一步加大校企合作是必經之路。企業作為數字媒體專業學生的第二課堂學習陣地,對于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和積累,能夠培養學生職業意識與業務能力。具體做法:高校可以邀請企業具有豐富經驗的設計師來學校參與教學活動指導,通過開展講座、研討會的形式,帶領學生體驗完成完整項目的流程,針對不同問題,共同探討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在這個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的專業性。同時可以開展有獎競賽,激發學生創造力,要求學生獨立完成,有助于培養學生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意識;另外,除了引進來,還要走出去,可以以工學交替的教學模式組織數字媒體專業學生到企業去參加崗位實習與深造,在工作環境中體驗知識與實踐的結合,在此之后,返歸學校,更有針對性的學習理論知識,提高教學實效。
數字媒體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勢在必行,這作為一項長期系統化的工程,應結合時代背景,依據經濟市場需求的變化進行動態的調整,不斷完善,不斷實踐,細化人才培養目標,重新審視教學體系,改革教學方法,引進先進科技知識與教學經驗,保持教學的先進性,教師也應以身作則,積極指導學生學習基本技能,鼓勵學生獨立完成系統性設計,逐步培養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水平,以使之更好地應對未來崗位工作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