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新磊 柳州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
傳統課程具有明確的學科分類,這種學科之間涇渭分明的關系,容易導致學習者思維僵化,從而使得學習者難以跨越學科間的藩籬,也就很難實現利用不同學科知識體系與技能解決實際問題。創課教育則強調多學科知識的交叉整合,是一種統整性課程而非有學科限制的單一性課程。現代社會對人才綜合能力要求越來越高,而創客教育強調多學科內容的融合,學科的內容更加具有時代性和現實性,也更加符合社會綜合人才的需求。
楊現民教授認為,創客教育教育重在“造”而非“創”,創客課程應更注重于培養學生“做”與“做中學”的能力。創課的內容以現實問題為主,多以主題、項目或活動的形式來架構整個課程體系,以便于靈活重組和開展個性化教學。因此更能容易的實施素質教育,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培養更多具有創新創業精神的社會人才。
在以往中職教育過程中,為了融合企業工作內容和任務,學校多采用校企合作、訂單班和頂崗實習等形式,但在培養過程中,由于企業參與的積極性不夠高,同時中小電子商務企業自身培訓體系不夠完善,和學校的合作能力有限,導致產學融合深度不夠,融合的難度比較大。
眾所周知,中職學生由于自身素質原因,在公共科目比如英語、數學、語文等方面比較差,而傳統的單科教學模式,更容易讓學生對某一學科比較厭煩,從而影響到專業科目的學習,不能夠把知識進行融合運用,從而使人才培養不能達到預期效果。
中職學校學生基本未滿18 歲,由于淘寶網等規則限制,無法在實際操作平臺進行實踐,學校在教學過程中購買諸多電子商務模擬軟件,教學內容側重于簡單的裝修開店、促銷、配送和客服等工作內容和流程,無法與真實崗位相匹配,學生很難體驗到真實工作環境和內容。
中職學校在教學過程中,大多數僅僅把教學內容分為單一內容,進行單一知識內容的講授,比如網店美工、網絡營銷、網店實操經營、物流配送等課程,不同教師之間很難進行知識的融合拓展,容易產生講授內容的重復,缺乏相互配合,無法將課程內容融合為一個工作內容和流程,影響電子商務綜合人才能力的培養目標。
創客教育下課程的融合專業課程之間以及公共課程的融合,以項目學習為中心來培養學生的學習合作團隊,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學生,不僅僅在于知識點的融合,同時在工作任務的內容流程以及工作職業態度等方面融合,融合借助于信息化科技手段,利用DIY 理念,體驗式教學,學習過程著眼于學生,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使學生能深度參與實踐學習,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因此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講:
電子商務專業作為一門綜合性應用專業,更加需要學科知識的融合,培養綜合性電商人才才能使學生工作具有競爭性。由此需要將現代商務、電子商務和物流服務與管理三個專業進行統籌發展,實現師資資源的綜合配置,需要將專業的課程進行融合發展,通過基本的市場調查——產品圖文美化設計——線上線下產品銷售——產品配送——售后服務這一基本流程,將專業內容納入整個教學內容體系中,滿足社會企業對電商人才的需求。同時促進整個電子商務專業的發展。
通過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為基礎,對電子商務專業工作任務內容進行分析,對整個專業課程進行融合,將創客教育融入到專業課程教學內容中。比如網店美工作為一門專業課程,培養學生圖片美化、圖片設計、攝影和廣告設計等能力,可以將教學內容和學生技術融入到網店經營裝修、網絡營銷等課程中。即可以提升專業教學質量,又可以實現創客教育目標。
以英語數學公共課程為例,可以將教學內容和電子商務專業進行融合,設置不同的情景內容,融入到商務接待情景,跨境電子商務等情景模式中,以具體工作內容設計英語教學內容。數學同樣結合網店經營中的成本核算,配送物料,營銷等工作任務中,從而使公共科目教學內容不再是一個個簡單枯燥的知識點,而是融入到專業教學中的工作任務中,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以藍墨云教學軟件為基礎,搭建信息化創客空間。在該平臺,教師可以隨時發布教學資源,任務分配,并可以了解學生學習進度,學生之間也可以進行資源共享,和教師進行交流溝通。打破傳統班級界限和企業界限,所有合作者都是相互開放,進行對接。線下搭建創客工作室,組建創客營銷工作小組和攝影工作小組形式,為創客教育提供必備的參考資料和學習工具,積極有效利用學校圖書館、打印機等公共資源。積極獎勵創客工作的成果,提升學生專業興趣。
積極參與本地電子商務企業發展,柳州本地有上百家以螺螄粉為產業的電商企業,可以根據該實際情況,增設螺螄粉相關內容的實訓內容和創業課程,使學生能夠利用螺螄粉企業的真實運營項目,加強學生的創業能力培養,提升創客教育的實踐。
另外根據學生個人特點,成立了校內攝像創客工作室,營銷工作室等,實行學生自主進行,教師提供輔導,為學生創業提供各項服務,有利提高了學生創業積極性。另外積極開設通識創業課程,比如SYB創業課程,企業模擬綜合實訓等綜合課程,來培養學生創業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