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娟 蔣琳嬡 黃也 朱琳 丁啟林 陳家祺 鄒望輝 白創

摘? ?要:《半導體功率器件》課程專業性太強,而選課的研究生來源又是不同方向,有些更是風馬牛不相及。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讓每個選課的研究生都學有所成,學有所獲?在本文中對此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分別從教學實踐的必要性、實踐教學實施前的準備工作、實踐教學的具體實施過程、實踐教學的效果等方面進行探索、摸索、修正。結果表明,該教學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培養了各個方向的研究生具有跨學科、交叉學科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教學實踐的必要性? 教學實施前的準備工作? 具體實施過程? 實踐教學的效果
中圖分類號:G643?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6(c)-0217-02
為了達到激發研究生的創新潛能,培養創新意識,提高電子類研究生設計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的目的,基于知識有源、創新無限的原則在電子類研究生的專業課《半導體功率器件》的教學中,實施部分內容由研究生以報告的形式講解,促進學生對基礎知識的預習加強其對專業知識的理解[1-11]。
1? 教學實踐的必要性
盡管同為電子類研究生,但是在選修《半導體功率器件》課程的25個研究生中,他們的研究方向千差萬別,理論基礎也是根柢未深,如果采用傳統的老師講解知識,學生被動獲取知識的教學方式,很難使研究生在有限的時間能真正地掌握并理解其基礎知識。本課程根據25個學生的研究方向與基礎的不同,在所教授的課程中選出一小部分給他們進行針對性的練習,其練習內容視其和“半導體功率器件”的親疏關系,有所側重。
2? 實踐教學實施前的準備工作
在實施研究生教學實踐前,由授課老師從“半導體功率器件”的概述、二極管、三極管、MOSFET出發針對性的對所學課程的基礎知識進行詳細的講解,給學生們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在普通的PPT講解基礎上,準備相關的視頻以及實物展示等資源提高研究生的感性認識。書寫詳細的教案、講稿,備齊課程日歷、課程簽到表、考勤和作業情況表,制定嚴格的考核制度。務必認真嚴肅對待該課程的整個教學過程,隨時把握學生動態,修改課程難度。
3? 實踐教學的具體實施過程
實踐教學分為9個學習小組,由上課老師和小組成員針對每位上臺做報告的研究生同學打分。采用百分制,其中老師的分數占50%,其余小組的分數占50%,采取現場提問、現場討論、現場打分的制度,以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整體把握學生對所負責知識的理解程度。
針對自己所分配到的講解題目,以小組為單位,分不同的小節進行講解知識點的切分。同學們按照自己所分配到位的小節,在教材以及知網查詢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對知識點進行學習。學習當中所碰到的不懂的難題,可通過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以及咨詢老師,達到知識點完善的目的。通過這些對知識進行掌握之后,同學們便開始制作自己上臺講解的課件。
在課堂上進行報告講解的過程當中,臺下的同學可以對正在進行報告的同學進行提問以及討論。這樣的一個過程可以極大地促進報告的同學在上臺之前對知識點的掌握,以及聽取報告的同學對知識點的深入了解,達到我們這個模式所期望的效果。若在口頭報告講解過程中出現知識點模糊,理論概念不清晰,且對其他同學所提問題無法較為準確的回答,并在集大家智慧而無果后,老師對該同學整體報告作出點評,要求該同學下次課以書面報告的形式上交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
4? 實踐教學的效果
《半導體功率器件》是門專業性非常強的基礎課,通過此次教學實踐,明確教學任務與各個不同研究方向的潛在聯系,培養研究生的跨學科科研思想;課程任務分配具有針對性,有目的地獲取知識,提高研究生的學習興趣與教學實踐質量;學生提前深入探索自己所負責的內容,培養學生從未知到已知的科研能力,提高學生的科研積極性;傳播對知識物窮其理的精神,不斷提高學生對課程的喜愛程度,對研究生同學的交叉學科之間的創新能力的培養是一次成功的嘗試。
參考文獻
[1] 劉剛,余岳輝,史濟群,等.半導體器件[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0.
[2] 北京市技術交流站可控硅元件短訓班編.大功率可控硅原理與設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
[3] (西德)W.格爾拉赫.卞抗譯,顧廉楚校.晶閘管[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84.
[4] (美)B.J.巴利伽. 硅功率場控器件和功率集成電路[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86.
[5] 聶代詐.新型電力電子器件[M].北京:兵器工業出版社,1994.
[6] 楊晶琦.電力電子器件原理與設計[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99.
[7] (捷克)維杰斯拉夫·本達,(英國)約翰·戈沃,(英國)鄧肯 A.格蘭特.功率半導體器件-理論及應用[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8] (瑞士)Stefan Linder.功率半導體-器件與應用[M].肖曦譯,李虹,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9] 余岳輝,梁琳.脈沖功率器件及其應用[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
[10]陳堅.電力電子學-電力電子變換和控制技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1]崔昊楊.科研項目驅動式教學方法在《半導體器件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高教學刊,2016(6):693-94.
[12]李樹濤,李建,劉韜. 研究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模式與教學實踐——以湖南大學為例[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8(9):22-26.
[13]鄭軍,杜佳欣.學科互涉理論、“三類文獻”閱讀與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20(4):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