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慶齡
微亮的時候,一縷奇異鮮亮的光線穿過窗紙的空隙直達我的身軀,沒有塵埃升騰,沒有腐朽的氣息,是那么新鮮、純凈和飽滿。這是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細微而綿長;這也是一天中最美的瞬間,它會讓我們發覺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刻都是值得紀念的,它會定格在我們心里。
仿佛,日子越過越舊,人越用越舊。
時光就是這般無情,似一把刻刀,不允許你做任何緬懷。上次看日出是多久以前?日出是從哪一刻開始計算?我甚至淡忘了清晨是怎樣開始的,是怎樣轉為中午的,就像襁褓中的嬰兒般懵懂無知,迷惑不解。
有多少歲月,高大的樓群遮擋住東方的旭日,不讓微光有絲毫喘氣的機會;有多少歲月,艷陽高照的上午,陽光照見舊日塵埃,蒙上了縹緲的白紗。城市的天空沒有白天的云朵,沒有夜晚的星星,有的只是一層厚厚的屏障,見不到陽光。
一日回到老家小住,那是一座僻靜的山村。于是,我與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偶遇,那是一瞬間溫暖的邂逅。
我像一棵老樹般蘇醒過來,有一種微妙清澈的暖流在體中泛濫。紙糊的窗戶漸漸明亮,室內仍舊黯淡,有如蟬翼般薄薄亮亮的靜……霎那間,一縷奇異鮮亮的光線直達心懷,如一根根棍子在我的關節及經絡上恰到好處地“啪啪”敲打了幾下,有點疼痛,有點寬慰。似乎有些東西在勃發躍升,充盈室內,形成一片激動人心的清新光明。在那一瞬間,我接受了第一縷陽光的洗禮,我嗅到了清香泛冷的空氣,我的思緒也隨之煥然一新……恍惚間,萬物花開,天籟之聲彌漫天際。
多希望陽光沐浴著我,將我的輪廓擦拭得閃閃發光。在陽光的催化下,生命被陽光搖醒而載歌載舞,思緒被陽光沖洗而備受鼓舞,不再彷徨,不再等待,懷著甜蜜與幸福將捂了太久的種子播撒在陽光普照的大地上。
為了看陽光,我來到這世上。這美麗的一瞬讓我相信陽光所照之處都是新的,包括從夜色茫茫中走出來的你也是新的,甚至你的目光也新得讓看見的人激動無比。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是如此清澈!我們的每一天又是如此的清澈!
學生互評
吳蔚榮:作者將自己想象成一棵樹來描寫對第一縷陽光的感受,角度新穎,手法與《白云》相似,都是借由物象來表情達意。
范宇鑫:沈從文通過云的漂浮易逝抒寫了底層人民命運的無所皈依。這種情感不是直接抒發出來的,而是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之下,通過“云”的意象營造出了一種意境,讀者通過文本感知的。這種物我融合的意象運用既帶有悲劇色彩和神秘色彩,又委婉含蓄地將深層情感展示了出來。而這篇習作是通過“樹”的意象,雖然不像沈從文般帶有哀傷的色彩,可也是通過意象表達的一種含蓄的手法。
朱宇軒:讀了“云”與“樹”這兩篇借由意象來抒發情感的散文,我覺得在文章深度上自然是沈從文的更加好,但是就其手法來說,該習作很好地借鑒了沈從文的方法,掌握了其中精髓,為我們展示了散文創作的一個新方法。以前我們總是覺得意象在詩歌當中是廣泛運用,最為常見的,其實還可以將其遷移運用到散文中,使文章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