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博,余佩蓉
(西安石油大學,陜西 西安 710065)
儲層水敏程度一方面取決于儲層內黏土礦物的類型及含量,另一方面取決于外來流體的礦化度。水敏性試驗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儲層中水敏性礦物 (蒙脫石等)的水敏特征[1]。根據水敏實驗數據(見表1)得知,長8層巖心水敏指數在6.74%~44.39%,水敏性偏弱。該研究區長8儲層礦物中不含蒙脫石,因此該研究區水敏性不強,注水開發可提高儲層產量。

表1 巖心水敏性實驗結果
酸敏試驗,可以掌握注入酸對地層的改造程度,有效地改善儲層[2]。酸敏程度主要與巖石中含鐵礦物有關,含鐵礦物含量與儲層酸敏性呈正相關,含量越高,酸敏性就越強[3],反之,酸敏性越弱。根據研究區長8層位的巖心酸敏實驗(見表 2)可知,酸敏指數變化在-33.33%~22.85%,酸敏性中等偏弱或弱,其中幾塊巖心注酸進行酸敏實驗后滲透率提高,說明注酸有助于儲層改善。長8儲層酸敏性變化范圍大,可采取壓裂、酸化改造等措施使其增產,尤其對于低滲儲層,通過注入酸液溶解巖石的某些基質,可以使地層滲透率提高[4]。

表2 巖心酸敏性實驗結果
鹽敏性試驗的目的是評價膨脹性黏土礦物承受低鹽流體的能力[1],黏土礦物會在某一礦化度下發生明顯的膨脹分散,使滲透率急劇下降,此時這個礦化度稱為臨界礦化度[3]。臨界礦化度越小,儲層的鹽敏性就越弱;反之,儲層的鹽敏性越強。一般來說,儲層物性越好,臨界礦化度越高。
根據儲層4組巖心的鹽敏實驗結果(圖1),滲透率損害率隨著實驗液礦化度的增加而降低,整體鹽敏性中等偏弱-弱。因此現場生產過程中,可調節注入儲層流體的礦化度,以減少不必要的儲層損害。

圖1 長8儲層巖心的鹽敏性實驗曲線
根據長8儲層巖心的堿敏實驗結果(圖3),滲透率損害率隨著pH的增加而升高,長8臨界pH值在8~10,大部分臨界pH值為10,滲透率損害率在3.49%~49.95%,堿敏性中等偏弱,因此在生產過程中,要控制入井流體的pH值。

圖3 長8滲透率比值隨PH值變化曲線
通過以上分析得出,長8儲層研究區水敏性不強,注水開發可提高儲層產量,酸敏性變化范圍大,可采取壓裂、酸化改造等措施使其增產,尤其對于低滲儲層,通過注入酸液溶解巖石的某些基質,可以使地層滲透率提高,在現場生產過程中,可調節注入儲層流體的礦化度,以減少不必要的儲層損害。堿敏性中等偏弱,因此在生產過程中,要控制入井流體的pH值,從而提高采收率,達到高效開發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