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志成
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黨的基層組織是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決策部署得以落實的基礎。高校學生黨支部就是黨基層組織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不但關系高校的發展,還關系黨的建設大局,必須充分認識高校基層學生黨支部建設的重要性,并從教育、服務和文化方面思考加強其建設的策略,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關鍵詞:高校;基層組織;學生黨支部;加強建設
高校是發展黨員的重要陣地,黨員人數不斷增多,黨員需求也越來越多元化。為順應黨中央的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及對高校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視,有序加強高校基層學生黨支部建設勢在必行。
一、高校基層學生黨支部建設的重要性
高校承擔著培養社會主義建設合格人才的重任,在青年學生群體中發展黨員、加強基層黨支部建設是其重要保證。并且學生黨支部是黨的基層組織,是開展大學生黨建工作的基礎。加強高校基層學生黨支部建設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學生黨支部建設是高校黨委的組織基礎。高校時黨發展教育事業的機構,有賴于在學生黨支部建設中夯實組織基礎,提供黨發展教育事業的組織保證。基層學生黨支部是高校從思想政治層面團結大眾的核心,是黨對群眾的關鍵性影響源、信息反饋點,能有效維護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二是學生黨支部是高校政治核心。除了黨支部,高校基層組織還包括行政組織、團支部、年級、班委會等,而黨支部占據政治核心地位,支持其他基層組織開展工作,并使其充分發揮作用,自覺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三是學生黨支部是高校基層組織中黨發揮領導作用的戰斗堡壘。基層學生黨支部廣泛分布在高校的各個院系、年級,是黨的戰斗堡壘,承擔著組織和團結黨內外干部及學生、完成上級組織安排的任務的職責。
二、加強高校基層學生黨支部建設的策略建議
要想發揮高校基層學生黨支部的上述重要作用,就必須加強黨支部建設。建議可采取以下策略:
(一)合理設置黨支部,提供教育組織保障
設好基層學生黨支部有助于高校管理學生,促使學生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最近幾年各高校針對學生管理工作做出一系列改革,個別高校還嘗試放棄班集體建制,擬在學生社團和學生公寓建立基層學生黨支部。這樣的探索可以是傳統班級學生黨支部的重要補充,但不能替代班級黨支部。高校還可嘗試建立年級黨支部、專業黨支部,提倡黨員是不換屆的班委,建立黨建和團建、班建互動的機制。例如圍繞學生黨員發揮模范帶頭作用這一主題,在基層學生黨支部開展先鋒工程活動,增強學生黨員隊伍的活力,落實推優入黨工作、黨員評優表彰,激勵在堅定信念、投身基層、勤奮學習和服務通信等方面做出表率的學生黨員;圍繞班集體建設這一主題,在基層學生黨支部實施堡壘工程,將其變成帶動全班團結進步和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堡壘。
除此以外,把好學生黨員入口大關,強化教育管理。質和量并舉的高校學生黨支部是基層黨組織的守門大將,必須把控入口關,審視申請入黨的學生的表現與進步程度,利用發展的眼光考察他們,做到成熟一個就發展一個。并且要大力培養基層學生黨支部書記,因為高年級黨支部書記及委員主要是學生黨員,他們經驗較少,工作能力與理論水平都有不足,加強鍛煉與培訓尤為關鍵,應通過理論再學習和再提高的過程進一步堅定他們的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正確樹立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掌握科學的觀察方法和是非辨別技巧,熟悉基層黨支部工作的基本原則、程序、要求和辦法。
(二)更新黨支部建設載體,強化基層服務
高校黨委在全面從嚴治黨的形勢下必須不斷以改革創新精神,在基層學生黨支部建設中持續更新黨支部建設載體,方便定期開展各種各樣的志愿活動,強化基層服務。即要以建設學生黨支部為契機,基于基層黨組織的標準化建設,融合活動載體更新與活動內容更新,用努力干事業的精神提高高校基層學生黨支部建設質量。例如高校要充分發揮每一名學生黨員在學生黨支部建設中的主人翁精神、先鋒模范作用,以為學生的學習、生活、發展、就業等服務為目標,立足黨建工作實際更新服務載體,通過信息化與網絡化手段服務于廣大學生黨員、青年學生。具體可利用國家積極推行的互聯網+工程,把學生黨支部的各種活動場所盤活,堅持活動室一室多用,以此為前提用傳統活動豐富黨支部活動載體,并更新學生黨員的社會活動形式,建立健全大學生黨員志愿服務隊伍,或建設服務站,在傳統建設載體中融入互聯網技術、信息化技術,持續拓展服務活動載體的內涵,拓展學生黨員和學生弱勢群體的結對幫扶、全程服務代理等。
特別是實行支部結對,由高年級支部與低年級支部結對、本科生黨支部與研究生黨支部結對,針對應當輔導的同學院或同專業學生采取個別談話、團體輔導等方式,解答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遇到的難題,幫助他們盡早自立。也可以促進教師支部和學生支部結對,讓教師支部參與學生支部的活動,和發展黨員談話,或指導學生黨員加強專業學習等,潛移默化影響學生。例如按照學科與專業對口的基本原則實施教師黨支部、學生黨支部的結對共建,促使教師黨員掌握學生黨員的思想動態,及時回應他們的訴求,提高學生黨支部執行上級組織所下達任務的積極性。還要深入開展高校學生黨員的學習示范崗、衛生責任區、考試與信用的承諾踐諾等服務活動,促使基層學生黨支部煥發生機。另外,更新高校基層學生黨支部建設理念,增強民主意識,促使每一個黨員都能行使建言獻策權,黨支部建設的重大事務應征求黨員意見、建議,保持黨員溝通渠道的暢通,例如建立學生黨支部的官方微博平臺或微信公眾號、建立學生黨支部專用電子郵箱等,拓展黨支部發揮服務功能的渠道、途徑。
(三)加強支部文化建設,提高科學化水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高校基層學生黨支部應持續加強文化建設,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指引下凝練黨支部成員的價值標準、精神追求,用高尚的學生黨支部文化引領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的深入推進。
一方面,建設學生黨支部學習文化,打造學習型黨支部。高校學生黨員具備黨員和大學生的雙重身份,文化素質較高,而當今社會處于知識經濟發展時代,信息與知識呈爆炸式增長,學習是個體、團體、民族乃至國家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備戰略理念,高校在建設基層學生黨支部時要注意引導全體學生黨員建立以學習為本的理念,從學習型黨支部建設目標出發,營造濃厚學習氛圍,拓寬學習平臺,促使學生黨員逐漸增強文化自信。例如引導學生黨支部成員做到學習專業文化知識和政治理論并重,要求支部書記和委員、所有成員大力研究基層黨支部工作,掌握工作的規律與特征,掌握先進的工作方法,通過研究提高學習效果,推動學生黨支部科學化建設水平的提升;又如基層學生黨支部有組織、有計劃地成立社團組織,或指派一些學生黨員加入社團組織,包括讀書會和體育類、文藝類社團等,加強學習,通過日常活動對同學尤其是本專業、本班的學生產生積極影響,形成優良學風。
另一方面,建設學生黨支部創新文化,打造創新型黨支部。在高校基層學生黨支部建設中要注意創新活動的方式及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基于學生黨員實際情況組織活動。《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當中明確指出要創新學生黨支部活動方式,充實活動內容,提高凝聚力、戰斗力,把學生黨支部變成思想政治教育堡壘。例如國家有非常豐富的紅色文化,學生黨支部應體現紅色文化資源引領大學生思想的作用,激發學生黨員的使命感、責任感;創新黨支部文化載體,因為網絡技術和移動互聯網技術在高速發展,大學生們青睞社交網絡平臺,高校要高度重視新媒體的作用,在基層學生黨支部建設中占領網絡陣地,掌握話語權,從而引導網絡文化,向廣大學生廣播科學理論,大力弘揚健康的、高雅的主流文化,陶冶學生黨員的情操,使其擁有健康心智,提高文化認同。
三、結語
高校是培養國家人才的基地,其發展必須依靠黨的科學領導、基層組織建設的深入推進,學生黨支部則在高校黨建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要科學合理地設置基層學生黨支部,為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組織保障,更要堅持更新黨支部建設載體,加強黨支部文化建設,從而提升高校基層學生黨支部的服務水平與科學化建設水平,真正實現從嚴治黨、黨要管黨的目標,推動高等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澤峰.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現狀與對策研究[J].學理論,2016(06):145-146.
[2] 陳紅斌.淺議新時代高校基層學生黨支部建設[J].現代交際,2018(18):106+105.
[3] 郭振.地方高校基層學生黨支部建設的對策研究[J].智庫時代,2018(34):24+30.
[4] 胡相忠.高校基層學生黨建工作探索與實踐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7(05):65-6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