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學風建設是高校教育的靈魂,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方面,也是高校在立德樹人過程中最具體的體現(xiàn)。良好的學風氛圍對于大學生成長成才至關重要。高校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應在抓好學風建設上勤思考、多實踐。文章將從輔導員視角對大學生學風建設進行探究,以期能對高校學風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學風建設;大學生
近年來,高校在改革發(fā)展和追趕超越的道路上不斷前行,我國高校教育事業(yè)發(fā)展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但是,這些輝煌業(yè)績的背后卻難掩高校在學風建設層面上的形式老套、思維僵化的現(xiàn)狀。學風建設作為高等教育事業(yè)一項系統(tǒng)化工程,因其涉及面廣、內容瑣碎龐雜等特點,這就要求高校輔導員應具備更強的能力,積極思考,勇于創(chuàng)新,迎接新時代學風建設工作的重重考驗。
一、輔導員在學風建設中的定位
從1952年國家首次提出要在高校設立政治輔導員開始,到2004年的《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再到2017年的《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定》的出臺,輔導員的歷史定位從最初主要做政治思想專職工作的“政治引路人”到當前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一線教育者、管理者,無不折射出輔導員這一職業(yè)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作用的不斷凸顯和定位的越發(fā)精確。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從精英式發(fā)展向大眾式教育的普及,高校輔導員也積極從政治理論教育專職輔導員向全方位的“事務性”輔導員轉型。從專職到身兼數(shù)職,從單一角色到多面手,無不彰顯著他們在高等教育事業(yè)中的專業(yè)化、職業(yè)化特質。
輔導員作為學生班集體的直接管理者,班級的學習風氣走向,與輔導員的學風建設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在抓學生日常管理的過程中,輔導員真真切切、無時無刻不在從事著學風建設,比如:高校開學初的新生引導月活動、早晚自習一貫如初的跟班查課打考勤制度、非課任教師卻三番五次催收作業(yè)等。作為一線工作的主力,輔導員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跑斷腿、磨破嘴”的做法只是為了能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學習動態(tài),以督促大家良好學風的養(yǎng)成。
輔導員在學風建設的教育、管理、服務過程中,發(fā)揮著獨特的作用。通過對班團干部的培養(yǎng),寄希望于其能夠帶動本班同學的積極性,改善學習方法,提升自學、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督促引導本班學風建設。輔導員應在立德樹人的征程中,緊抓學風建設這條主線,緊緊圍繞助力學生成長成才的最終目標而不斷努力。
二、高校學風建設遇到的瓶頸
(一)學生層面
大學生作為高校教育事業(yè)的直接受眾群體,學風建設與其自然密切相關。當前遇見的學風建設瓶頸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大學生自身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沒有嚴格的紀律觀念、沒有科學的學習方法。
第一,大學生普遍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無長遠學業(yè)生涯規(guī)劃。大學生活跟高中時期截然不同,大學生活多了一份自由少了一分約束,高中時期,大家普遍以考大學為目標,無不想跨過高考的獨木橋來改變自我命運。但當真正步入大學門檻后,由于缺乏對大學生活足夠的認知,使得自己變成無頭蒼蠅,渾渾噩噩度日,更無任何學習目的可言,也就談不上學習生涯規(guī)劃了。迷茫感、困頓感消磨了自己備戰(zhàn)高考時的激情與勇氣,逐漸使自己成為了與大學生活格格不入的“另類”。因為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規(guī)劃,使得大多數(shù)學生從不參加學校學院的集體活動,就連班級內部的小活動也鮮有參與,一方面,直接使得班級凝聚力大打折扣,影響了班級的班風學風建設;另一方面,更不利于學生健全人格的養(yǎng)成和各方面綜合素質的提升。
第二,部分大學生沒有牢固樹立起紀律觀念,學習態(tài)度懶散。大學與高中的另外一個不同點在于大學提倡自律自控,輔導員和老師不可能顧及到所有學生,更難以做到像高中班主任、代課老師那樣貼緊學生、經常性耳提面命、對其進行督促引導。在高中那樣的高壓快頻率的節(jié)奏下,學生不得不學,但到了大學,來到新鮮的環(huán)境,高中階段積攢而來的壓抑得到了宣泄,自律自控意識逐漸淡化。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也逐漸會被漠視,曠課、遲到、早退成為這類學生的常態(tài),懶散的學習態(tài)度及散漫的課堂紀律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逐漸使其沉淪、最終荒廢整個學業(yè)。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隨著懶散毛病的傳染,最初可能一個人不守紀律荒廢學業(yè),到后來其宿舍乃至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也將受到極強的干擾,一傳十、十傳百,最終影響的是整個班風、學風建設。
第三,沒有科學的學習方法,主觀能動性欠缺。剛步入大學這座象牙塔,學習時難免還會延用高中的老一套,殊不知因為專業(yè)跨度原因,以前屢試不爽的學習方法到了大學竟毫無用武之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學里,好的學習方法就是利器,沒有好的學習方法和技巧就很難將自己的潛力發(fā)揮到極致,主觀能動性也就自然而然受阻了。僅用上課的有限時間,是很難在成績上有所突破的,大學學習的自主性使得大學生除教室課堂外,還必須得學會去泡圖書館,充分利用線上線下資源以拓寬自我眼界。通過科學的學習方法,充分發(fā)揮自我能動性,將知識學實學透,運用時才能“技”上心來,也才能更有效地為學風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二)教師層面
大學教師作為高等教育事業(yè)的直接踐行者和實施者,憑借其過人的才智和精湛的教學技巧,教授著大學生學習及做人的真諦。但在一般高校中,大學教師基本都是僅限于課堂內教授知識,課后基本就離開學校、脫離學生了。學生能從老師那里學到東西的也僅局限于上課這90分鐘內,而且在這90分鐘內,部分教師甚至將講臺當做自己唱獨角戲的舞臺,也不多與學生互動,自己口干舌燥地講了一節(jié)又一節(jié)課,卻換來的是在座學生的睡倒一片,當然了,這期間還不算偷瞄著老師背影早退開小差的。種種課堂亂象也反映出部分教師對于課堂紀律的不作為,不打考勤、不嚴格以紀律約束學生而使得班風學風每況愈下,嚴重地遲滯了學風建設的進度。
三、輔導員助力學風建設的舉措
(一)積極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制定人生規(guī)劃
學習目標是學風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學風建設的前提和關鍵所在,學習目標是否明確可行,直接左右了學習態(tài)度的是否端正和學習方法的是否科學。因此,高校輔導員要將引導學生形成明確的學習目標作為學風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要積極引導其進行高中到大學的角色轉變和對大學的自我認知;其次,多措并舉對學生進行專業(yè)前景分析,采用專業(yè)介紹大會、新老生交流會等方式為學生進行答疑解惑;此外,還須結合大學生職業(yè)發(fā)展相關課程,引導學生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人生規(guī)劃,鼓勵學生自己搜集信息,增強他們對所學專業(yè)的認同感和趣味感。
(二)鞏固學生紀律觀念,鼓勵學生擺脫懶散,端正學習態(tài)度
不斷加強大學學生手冊及學校規(guī)章制度的紅線、底線教育,引導與管理并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缺乏自律性的學生以引導為主和必要的監(jiān)督管理為輔。輔導員要充分調動班團干部的積極性,大力營造班團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風建設工作落到實處。
(三)用心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
學生應該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讓主動學習代替被動學習。輔導員要將自己所學傾力傳授于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提醒學生的是:大學能夠學習知識的地方不僅僅是課堂,還有圖書館、學術講座、學術論壇以及各類知識競賽等。要不斷鼓勵學生走出宿舍、走下課堂,在大學多種形式的知識海洋里徜徉。
(四)輔導員要多走出辦公室走進教室聽、查課
現(xiàn)階段,高校對輔導員聽、查課有了更加明確的要求,有的學校要求一月至少一次,有的則要求次數(shù)更多。為了能第一時間了解學生學習的真實情況,聽、查課制度尤為必要。聽、查課過程中,一方面能觀察學生的學習實踐情況,另一方面也能對代課老師的授課質量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判。發(fā)現(xiàn)問題,課后積極督促學生或給代課老師建言,改善課堂秩序亂象,著力鞏固學風建設成果。
四、結語
總之,高校輔導員要想加強鞏固學風建設,必須要在日常學生管理工作中不斷增強責任心、使命感,不斷探索新舉措,要緊緊圍繞學風建設重點內容,扎實用心工作,不斷深入總結,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真正促進高校學風建設發(fā)展,為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做出應有貢獻。
參考文獻
[1] 溫娟,王紀平.高校輔導員在學風建設中作用的發(fā)揮[J].山西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4):386-388.
[2] 唐榮斌.高校輔導員在學風建設中的作用[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09):141-142.
[3] 馮秀君.論高校輔導員如何開展班級優(yōu)良學風建設[J].六盤水師范學院學報,2013,25(06):61-63.
[4] 郭玉珍,顧青瑤.論新時期高校輔導員在學風建設中的作用[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16(01):87-89.
[5] 李欣,鄭世明.充分發(fā)揮輔導員在促進高校學風建設中的作用[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30(09):110-111.
作者簡介:張鑫(1990.02- ),男,漢族,陜西商洛人,西安工程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助教,碩士,研究方向:學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