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旅游供需平衡是旅游業持續發展重要保障,也是全域旅游戰略目標所在。通過研究海南省最新旅游統計數據,結合各市縣旅游官網網站資訊,從游客需求和供給的角度分析海南省全域旅游發展情況,認為海南省各市縣旅游供給結構、產業融合不夠優化,無法滿足自貿區建設所帶來的增長的旅游需求,需做進一步調整提升,為后續海南省全域旅游發展以及行業建設提供條件。
關鍵詞:游客需求;全域旅游;海南;旅游供給
中圖分類號:F590.3?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29-0085-03
一、背景
海南省自建省以來,不斷在嘗試走經濟改革發展之路。早在1992年海南省便對全省旅游進行了統一規劃。2016年,為配合國家發展全域旅游的戰略部署,海南省被確定為全國首個“全域旅游創建示范省”,海南省旅游從“景點”走向“全域”,實現“點—線—面”全時空的整合。
2018年4月13日,習近平主席在慶祝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鄭重宣布,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自此,海南省全島建設自由貿易區、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實踐逐步推進。海南省旅游業作為自貿區(港)建設的排頭兵,使命重大。中央12號文件提出,海南省要推動旅游業轉型升級,加快構建以觀光旅游為基礎、休閑度假為重點、文體旅游和健康旅游為特色的旅游產業體系,推進全域旅游發展。
二、相關概念
(一)游客需求
在經濟學中,需求指的是人們愿意以某種價格購買商品的數量,因而,形成需求必須具備兩大條件:購買意愿和支付能力。當這種商品是旅游產品和服務時,便形成了旅游需求,即游客愿意以某種價格購買的旅游產品和服務的數量,同理,必須具備兩大條件:出游動機和可自由支配的收入。由于游客出游需要時空配合,旅游存在生產和消費的同時性,這便決定了旅游需求還必須滿足第三個條件:閑暇時間。理論上,具備了以上三個條件,旅游需求便凸顯出來。
旅游需求,是從旅游供需平衡角度下對游客需求的研究描述,廣義上講,指的是游客需求。有關游客的旅游需求,眾多專家學者均有研究。關于游客需求類型,馮學鋼、王瓊英等認為包括現實旅游需求和潛在旅游需求兩類,其中現實旅游需求又分為兩類:已實現的旅游需求(旅游消費)和未滿足的旅游需求[1]。關于旅游需求的衡量指標,黃蓉通過建立國內旅游需求的DSME模型,通過樣本分析,實證分析了中國城鎮居民國內旅游出游率的影響因素[2]。王麗萍從旅游收入與旅游需求的關系等角度探討旅游產業發展潛力的評價指標體系及其影響作用權重系數問題[3]。其他包括旅游人次、旅游花費等指標,均能表示旅游需求。
旅游者日趨多樣化的需求需要更好更豐富的休閑供給,這是保持旅游目的地競爭優勢的關鍵因素。我國旅游市場需求特征也越來越多元化和個性化,如何滿足游客需求、提升游客體驗是全域旅游關注的重點問題。
(二)旅游產業融合
發展現代旅游業,整合全域旅游發展資源,推進旅游產業融合是關鍵。旅游產業融合,通俗來說,便是“大旅游”、“旅游+”的概念。發展以旅游業為核心,重新整合農業、工業、商貿等產業資源,優化配置,延長全產業鏈條,開辟旅游業發展新空間,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海南省擁有得天獨厚的天象氣候和動植物資源,海灣優良,濱海風光旖旎,農業和特色產業、港口貿易、金融等行業急需得到能量釋放,旅游產業必將成為釋放能量的窗口。
三、統計數據分析
(一)全省總體情況
根據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2019年7月最新旅游統計,2019年1月至7月累計,全省接待游客總人數4 416.68萬人次,同比增長6.4%,其中過夜游客3617.65萬人次,同比增長5.3%,一日游游客799.03萬人次,同比增長11.8%。旅游總收入560.67億元,同比增長9.6%,其中國內旅游收入526.82億元,增長8.6%,國際旅游(外匯)收入49 898.12萬美元,增長27%。
對比鄰省廣東省旅游統計數據,截至2019年6月,廣東省累計接待過夜游客24 120.959 9萬人次,接待過夜游客人均停留天數2.23天/人,目前暫無旅游收入統計。因此,從根據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兩大指標來看,今年上半年海南省旅游需求呈現上升趨勢,但比較廣東省仍有差距。當然,考慮到海南省旅游業明顯的淡旺季特征,加之最大的旅游旺季在冬季(10月至次年2月),故而有待全年統計數據,以作全面分析。
(二)各市縣旅游接待情況
在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中,從過夜游客人數和入境過夜游客人次兩項指標來看,旅游需求較大的市縣,排名前七位的分別是三亞、海口、萬寧、瓊海、陵水、文昌、儋州。其他市縣過夜游客人數和入境過夜游客數值過低,此處暫不做分析。
統計數據排名前七位中,三亞市和海口市絕對領先。三亞市,定位國際旅游、體育賽事活動和國際貿易港口的前沿城市,在海南省全島經濟建設中,旅游業發揮帶頭作用。海口是海南省會城市,定位都市旅游和國際貿易港口,同樣具有不可忽視的地位。
四、各市縣旅游供給分析
筆者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省縣級旅游目的地網站主題模式探究》一文中,從主辦單位、網站信息量、信息呈現方式、風格特色、功能效果、國際化程度六個方面對三亞、海口、儋州、陵水四個市縣做了網站主題模式的分析。此處將從網站旅游資訊內容呈現角度,選取分處于海南島四方位的三亞、海口、瓊海、儋州做旅游供給的進一步研究。
(一)三亞市
三亞市位于海南省最南端,北緯18°,擁有亞龍灣、海棠灣、三亞灣等眾多優良海濱,星羅棋布分布著國際各大品牌的高星級酒店和旅館、客棧、公寓等,多為度假型酒店,住宿選擇眾多。三亞市旅游景區眾多,擁有國家級5A旅游區:南山文化旅游區、大小洞天旅游區、蜈支洲島旅游區,其他諸如天涯海角、大東海、亞龍灣、亞龍灣熱帶森林公園、海底世界、鹿回頭公園、鳳凰島、西島、蘭花世界、玫瑰谷、宋城千古情、檳榔河等景區別具盛名。
根據三亞市旅游官方網站(sanyatour)檢索信息,三亞市核心旅游資源主要呈現在“吃”、“住”、“游”、“娛”、“購”幾大旅游消費模塊。其中活動賽事成為三亞市開展國際旅游,增加過夜旅游消費的重要支撐。
(二)海口市
海口位于海南島北部,是省會城市。旅游住宿設施遍布海口市,包括各類星級酒店、家庭旅館、公寓、農家樂、客棧等。交通便捷,擁有美蘭國際機場以及新港、秀英港、南港三個輪船港,市內交通縱橫。擁有萬綠園、中國雷瓊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質公園、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海口觀瀾湖旅游度假區、東寨港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海口騎樓老街、周邊農業休閑區等。
根據海口市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局(旅游板塊)網站(ly.haikou)檢索信息,海口市核心旅游資源主要呈現在景區、酒店、旅行社、鄉村點和高爾夫場,目的地旅游、休閑度假游以及城郊周邊游和鄉村旅游是海口市旅游的主要推介方向。
(三)瓊海市
瓊海市位于海南島東部,享有海南東部優良海灣,是海南省東部的交通樞紐,環島東線高鐵和島東高速公路貫穿全市。擁有眾多知名景區,如博鰲亞洲論壇成立會議會址、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玉帶灘、官塘溫泉、春暉椰子加工觀光基地、白石嶺、萬泉河等。
根據瓊海旅游網(wanquanriver)檢索信息,瓊海市核心旅游資源呈現包括國際旅游島、博鰲亞洲論壇、旅游瓊海、交通住宿、會展中心、娛樂美食幾個方面,其中國際旅游島、博鰲亞洲論壇、會展中心呈現明顯,以博鰲亞洲論壇作為品牌,會議會展業在瓊海市旅游業發展中地位突出。
(四)儋州市
儋州市位于海南省西北,瀕臨北部灣。港灣眾多,海洋資源豐富,是海南省受臺風影響最小的區域。擁有洋浦港、白馬井港等天然深水港,環島西線高鐵和高速公路穿行而過,水陸交通發達。核心旅游景區有石花水洞國家地質公園、光村雪茄風情小鎮、鏡湖生態公園、藍洋溫泉等。
根據儋州旅游網(danzhou)檢索信息,儋州市核心旅游資源呈現有旅游景點、賓館酒店、鄉村旅游、特色美食、旅游購物等方面。其中旅游景點內容站下較為豐富。儋州市旅游推介特點不突出,如地質資源(石花水洞)、溫泉資源(藍洋溫泉)、產業小鎮(光村)等并未突出介紹,以及開展較有影響力的活動宣傳。
五、結論
根據上述統計數據,結合網站內容調查,海南省各市縣在旅游供給結構和整合資源上明顯滿足不了同比增長的旅游需求,尤其在旅游定位、品牌宣傳、行業融合等方面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港口貿易、會議會展業、特色小鎮、休閑農業、賽事旅游、健康旅游等,這些都可成為各市縣旅游發展的“亮點”,完全可以通過“以點畫線”,實現“點—線—面”的全域旅游規劃布局。隨著海南自由貿易區(港)建設的持續深入,全域旅游的政策影響也將在行業、時空、產業鏈等各個領域不斷發揮作用。如何發揮自身資源優勢、深切洞悉游客需求,是海南省各市縣發展旅游經濟、搭乘“旅游專列”提振區域內全行業經濟的重要任務,也是旅游從業者需要著重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馮學鋼,王瓊英,于秋陽.需求和供給視角下旅游產業潛力影響因素研究[J].商業經濟與管理,2009,(6):66-73.
[2]? 黃蓉.中國城鎮居民的國內旅游需求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5.
[3]? 王麗萍.基于供給需求角度的旅游產業發展潛力研究[J].商業時代,2013,(6):128-129.
[責任編輯 興 華]
收稿日期:2019-07-15
基金項目:海南省哲學社會科學2016年規劃課題“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省縣級旅游目的地營銷網站的升級發展”(HNSK(JD)16-42)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吳賢賢(1989-),女,江西撫州人,碩士研究生,教師,從事旅游規劃、旅游信息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