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辦好中小學思政課關鍵在中小學思政課教師。近日,教育部、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通過一系列得力舉措,切實配齊建強師資隊伍,打造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專職為主、專兼結合、數量充足、素質優良、名師輩出的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
配齊編制:規范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配備制度
《意見》提出,完善編制保障,核定或調整中小學編制時應充分考慮思政課教師配備情況,嚴格按要求配齊思政課教師。小學低年級、中年級應配備一定數量的專職思政課教師,小學高年級思政課教師應以專職為主,有條件的地方可逐步提升專職配備比例。小學思政課教師可由班主任或相關課程教師兼任,小學黨組織書記、校長、德育主任、大隊輔導員等管理人員應在培訓合格后兼任小學思政課教師。初中、高中應配齊專職思政課教師。
【簡析】近年來,中小學思政課建設存在不少薄弱環節,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思政課教師未能實現專職專任,而一般由班主任、德育部門教師、少先隊輔導員等人員兼任,這些兼任教師忙于本職工作,容易顧此失彼,從而影響了思政課質量。有些學校也想壯大思政課教師隊伍,但受限于編制、待遇、職稱評聘等因素,導致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崗位吸引力不強,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思政課的正常開設。如今,《意見》要求中小學思政課教師應以專職為主,并提出“完善編制保障”,將有望解決上述問題。
嚴格把關:完善中小學思政課教師準入與退出機制
《意見》提出,健全中小學思政課教師準入制度,規范遴選條件和程序,將政治立場堅定、為學為人表現良好、具有發展潛力的人才充實到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中小學校新進專職思政課教師須取得思政課教師資格,小學兼職思政課教師在上崗前應完成一定學時的專業培訓,并考核合格。建立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退出制度,對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損害黨中央權威、違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按相關要求從嚴處理,不得再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對違反職業道德行為的,除按相關規定處理外,須及時調離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崗位。對不能勝任思政課教學、未按要求完成培訓學時的,應將其退出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崗位。
【簡析】中小學階段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講好中小學思政課,思政課教師可謂重任在肩。如果中小學思政課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能力不能適應培養時代新人的要求,那就很難肩負起引導中小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職責和使命。《意見》提出建立完善中小學思政課教師準入與退出機制,就是要遴選政治立場堅定、為學為人表現良好、專業技能過硬的人才擔任中小學思政課教師,淘汰那些違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違反職業道德行為、不能勝任思政課教育的人退出這一崗位,從而確保該崗位人員的純粹性,承擔起思政教育的重任。
實踐教育:定期組織中小學思政課骨干教師出國研修
《意見》提出,加強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實踐教育,建立健全實踐教育和校外實踐鍛煉制度,引導中小學思政課教師深刻把握世情、黨情、國情、教情,厚植家國情懷、傳道情懷和仁愛情懷。各中小學校要將思政課教師實踐教育納入年度工作計劃,確保每位思政課教師每年參加實踐教育活動不少于2次,其中參加外縣(區、市)實踐教育活動至少1次。定期組織中小學思政課骨干教師出國研修,在比較分析中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簡析】只有讓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多參與實踐鍛煉,不斷開闊眼界、提升技能,才能保證他們上出受到學生喜愛的高質量思政課。為此,各有關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要為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實踐鍛煉提供機會,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博物館等應為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實踐教育提供便利。各地各校要把中小學思政課建設所需經費納入年度預算,確保中小學思政課教師能夠順利參與實踐研修活動。
(責編 歐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