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素質教育的全面施行,現今社會對人才素養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在初中階段的實際教學中,為了能夠讓學生的綜合素養獲得全面的提升,很多初中學校的領導和教育工作者愈加注重音樂課程的設置與安排。為了能夠促進教改活動的全面實施,教師必須及時轉變傳統陳舊的教學理念,并且需要對實際教學中所使用的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如何在音樂欣賞教學的實施中提高初中階段學生的音樂素養和審美能力,這對新課改活動得以全面有效的貫徹落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初中時期;音樂課程;實際教學;初中學生;審美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在實際教學中,初中音樂教師需要根據新課改活動對現代初中音樂教學的要求,進行初中音樂課程的實際教學安排。根據初中學生現有的音樂素養和審美能力合理安排教學內容。但是,在現實教學當中,初中音樂的欣賞課的教學依然有很多問題存在,這就要求初中音樂教師必須依據教改相關要求對教學方式進行及時有效的創新,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的音樂審美能力。
一、當代初中音樂課程在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方面
音樂欣賞教學實際上是培養學生自我審美能力的過程,這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可是很多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未及時轉變教學理念,也未能對音樂欣賞教學的內涵進行深入探究。在初中音樂課程的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進行單方面地為學生講解音樂理論知識,以此對學生實施音樂課教學,它對整個音樂教學課堂的氛圍產生了非常不好的影響,使得初中階段音樂課程的實際教學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和目標。此外,還有很多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一味地追趕教學進度,未重視到學生對音樂知識的實際需求,在整個音樂欣賞課程的實際教學中很難激發學生參與音樂知識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使得音樂課程實際教學的作用和價值實現更加困難。在初中音樂知識欣賞教學中,為了切實強化學生個體的音樂素養以及欣賞能力,教師會制定一些教學方案,可是許多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之前并未對教學內容進行充分、有效的準備,這樣的情況導致在實際教學中,課堂教學內容太過枯燥而單一,學生在音樂課程的實際教學中無法感知到音樂帶來的快樂,學生受到音樂知識學習的限制。
(二)教學模式方面
初中音樂課程教學最為重要的目標就是要使學生在音樂氛圍中感知音樂旋律產生的變化,讓學生能夠全面強化自身的音樂審美能力,可是在音樂課程的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因為自身根深蒂固的傳統教學理念,依然將自己置于主要位置,未能意識到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因此,在音樂課程的實際教學中,所有的教學方向、內容等都是基于自身想法、觀點等制定的,未兼顧到學生們的主觀感知。在現代很多音樂課程的實際教學中,教師單方面為學生闡述音樂知識的情況較為普遍,學生在接受教師講解的音樂欣賞相關知識以后,并未真正理解教師所講的內容。在音樂課程實際教學中,教師針對學生進行音樂審美能力教學的時候,學生在對音樂知識進行思考的時候,備受教師的干預和影響,導致學生對音樂知識的學習、欣賞等完全遵照教師提出來的標準化流程學習,致使學生學習音樂課堂相關知識的興趣與熱情都不高,這樣枯燥、固化的音樂課程教學只是簡單意義上完成了要求的教學任務,未重視到音樂知識實際教學的含義以及趣味,學生在課堂中學習到的音樂審美相關內容更是局限在理論層面。
二、培育初中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強化音樂課程教學內容的趣味性
因為初中時期的學生對音樂知識的認知能力、審美能力方面亟待提升,如果教師在音樂課程的實際教學中使用單一形式的教學手段實施教學,則難以激發學生音樂知識學習的興趣與熱情。由于初中時期的學生剛從小學時期轉變過來,依然對新鮮事物非常感興趣,對所有事物都充滿好奇心,所以,教師可基于初中時期學生的這些心理特征,創造有趣音樂欣賞課程的教學氛圍。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對民族特色音樂曲目進行欣賞的時候,可基于多媒體輔助教學工具,為學生播放帶有民族特征的音樂曲目,在質樸的歌聲當中,學生會被音樂所陶醉,這個時候,教師要依據音樂曲目當中的語句對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基于教師所播放的音樂曲目旋律對音樂中的情感進行感悟。教師將音樂曲目播放完成之后,可使用多媒體工具為學生闡釋曲目當中設計到的各種音樂樂器,以及當時作者作曲時候的背景環境,讓學生深刻感知民族特征的曲目中彰顯出來的情感以及意境,讓學生基于自身產生的豐富聯想對其音樂審美能力進行強化提升。
(二)強化學生們的課堂實踐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對初中音樂教師在音樂課程中實際教學的要求。教師必須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中心,所有教學活動的開展以及教學措施的應用都要基于學生具有音樂素養和審美能力。由于在初中音樂課程的實際教學中,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需要感知音樂氛圍,那么如何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熱情,強化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就需要老師實事求是地創新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真正參與課堂實踐。例如,教師在音樂課程的實際教學中,可基于作曲家的人生簡歷、事跡等為學生講述音樂內容創作過程中的故事,讓學生能夠對音樂知識的意境、情感等進行深入學習與理解。特別要注意的是,教師在為學生闡釋音樂故事的時候,不能占用太多的課堂教學時間,讓學生有更多的想象力、空間和時間。例如,教師在初中音樂課程實際教學中,為學生講解一些課外的音樂曲目欣賞,要求學生對曲目中涉及到的景物進行講述,組織學生到課堂外對大自然中的景物進行觀察,這樣能夠讓學生對音樂中要表達的內容有更為通透的理解,有效豐富學生的音樂情感,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
(三)積極應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
作為初中音樂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了能夠讓學生個體的審美能力有全面而有效的提升,教師可以運用科學有效的現代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運用自己的主觀思維學習音樂相關知識。當教師運用現代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時必須以此為基礎,根據學生既有的審美能力以及學生的個性特征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安排。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彩云之南》這首曲目的時候,教師可在課堂教學開始的時候為學生播放這首歌曲,讓學生自由地運用他們的想象力,想象出歌曲中描繪的意境。此外,教師必須根據教學內容及時向學生提問:曲目當中有哪些是讓人對云南風光進行感受的,以此讓學生基于自身既有知識以及學習思維等積極自主地對歌曲中的曲調運用技巧進行有效探究。學生在自我探究過程中可以增強自己的音樂美學和感知能力,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
三、結束語
在初中音樂課程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現有的音樂知識和審美能力,清楚地了解新課程改革中初中教學的現代化要求,科學合理地制定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加強音樂課堂的趣味欣賞教學,讓學生在教師組織的音樂欣賞實踐活動的基礎上感受音樂,這對加強學生的音樂素養和審美能力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鄭玉梅.淺談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科學中國人,2016(33).
[2]鄭啟娜.論述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戲劇之家,2017(9):256.
[3]買買提艾力,毛拉肉孜.淺談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2017.
[4]劉玉紅.淺談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 學周刊,2018,381(33):162-163.
[5]尤寶華.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培養的探討[J].考試周刊,2017(15).
作者簡介:李思慧(1994—),女,土家族,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研究生在讀,中學二級教師,學科教學(音樂)。
指導老師:王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