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娟
近年來,我國的教育行業不斷的在進行改革。其中就有強調思想政治課程的重要性,注重對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以及綜合素質的培養。要想培育出高素質人才,首當其沖的就是在大學期間能夠對學生進行思想的引導或是糾正,這是提高青少年素質的一種非常高效且簡便的方法。因為此時這些學生逐漸的開始接觸社會,會產生一些不好的思想,只有通過思想政治課程對他們加以引導,才有及時糾正與挽救的可能性。特別是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許多學生非常容易受到網絡上不良思想的影響。有的網絡信息與思想,甚至可能會逐漸改變學生的三觀。此時,高校的思政課堂就顯得異常重要了。
在這個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學生身處其中,會接收到來自不同渠道各具特色的各種各樣的信息。在學生個人意識不夠清晰,意志不夠堅定的時候,就非常容易受到各種信息的影響,畢竟“三人成虎”不是空談。同時,處于大學階段的學生們大多數都沒有自己的堅定信念與思想原則,就會很容易受到各種信息的影響,混淆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剛開始接觸社會環境,也會導致這些青春期大學生對自己的思想以及觀念感到迷茫與懷疑。然而,學生對于思想政治課程已經形成了固有的觀念,因為在初中和高中時期就已經接觸過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在這個過程中大多數教師為了應對考試,都采用的灌輸式教學方法,讓學生死記硬背了許多的思想政治理念。這就讓學生形成了排斥心理,認為思想政治課程都是枯燥乏味的,不愿意去思考與學習。所以大學階段的思想政治課程認真聽講的學生非常的少,大多數都埋頭玩著各自的手機,或者說著悄悄話。許多學生都表示,對于思想政治課程不感興趣,也不愿意去聽這些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所以,面對學生不愿意學,對思政課不感興趣的狀況,大多學校的思想政治課程在學生的教育方面都收效甚微。
在這個信息高速流傳、網絡快速發展的時代下,人們每天接收的信息非常之多,腦子內部處理的各種信息數量龐大。面對如此眾多的數據與信息,大學生們要學會甄別與篩選,摒棄那些不好的信息,吸收其他有益的、有價值的信息。這就對大學生群體的信息識別能力以及意志力要求較高了,因為那些低俗的、有害的信息很容易入侵人們的思維,非常容易誘惑人沉迷其中。此時大學生的辨識能力以及意志不堅定的話就非常容易在還沒有意識到危害的情況下就漸漸沉迷其中無法自拔了。所以教師在進行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的時候就要提醒學生們多加關注,隨時注意防范身邊接收的各種信息,提高自己的信息辨識能力。但是教師也不能夠僅僅是進行口頭上的念叨,一兩句話就結束了。這樣的話,很多學生就只是將教師的話當做“耳邊風”,不會引起重視與注意,并不會有任何實質性的效果與收貨。
例如,教師可以在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的過程之中,先在網絡上收集一些與課程相關的事件或者時事政治例子。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學生一起來對這些事件進行了解、分析、探討,教師提出一系列的問題,學生可以幾人組成一小組來進行討論與思考。比如說教師可以在講述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建立與培養的課程之時,在網上查閱“校園網貸”的相關案例,進行整理后在課堂之中提出來。讓學生通過了解案件的基本情況,產生一些想法與感受。教師再提出“你們認為案件中該學生的行為是正確的么?他的哪種行為導致了這樣的結果呢?這些事件反映了怎樣的現象和心理狀況呢?”等等問題,讓學生自己進行深思與小組探討。最后教師再進行總結,點明這節課程的主要目的。讓學生的思想觀念在這一節課程之中受到沖擊,意識到網絡信息的危害性,糾正他們錯誤的觀念,或者以前天真的想法,提高對于網絡信息的防范意識。
通過這樣將網絡信息融合到課堂教學之中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思想政治課程的生動與有趣,提高學生認真上課的興趣。同時,經過不斷的積累,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了解更多的時事政治情況,關注國家動態。讓學生成長為一個熱愛國家,關注時政的良好市民。

網絡對于我們當今時代的人來說是隨處可見,充斥在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我們被它所包圍著,同時我們也在利用著它。利用它便利了我們的生活,利用它促進著我們經濟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通過網絡我們可以查閱到許許多多的信息,獲取非常多的資料,也可以保存一些東西。它使得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的有趣與多彩,我們對它具有較強的依賴性。學生們最喜歡的娛樂方式也是上網,上網可以做各種事情,有各種游戲進行娛樂。大學生算是娛樂時間最多的人群之一,所以他們對于網絡的娛樂活動了解是非常透徹的,利用做許多事情。所以,針對學生在思想政治課程之中提不起興趣、不想學習的現象,思政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與科技,激起學生感興趣的點,學生就會對這個課程感興趣,首先有了吸引他們的地方,他們才會想要進一步的去了解這一門課程,想要更多的去了解其中的知識與內涵。
教師就可以在教學過程之中使用一些與課程相關的網絡材料。人是視覺動物,教師可以抓住這點,在上課前進行課件準備的時候就可以在網上查閱一些有關的視頻、音頻、圖片等等,在課堂上利用投影儀等多媒體展示出來。制作一些生動有趣獨具特色的PPT課件等可以吸引學生的眼球與注意力,增加課堂的活躍性,有利于課堂教學活動的展開。并且,這樣的課程會讓學生覺得“很有意思”,就會主動學習,形成良好的思想觀念。
網絡的發展帶來很大的便利,其中有一個益處很多人都喜愛并且受眾廣泛。那就是通過網絡聊天交流,聊天是人類對于語言的運用與擴展,通過聊天可以表達出每個人內心的想法或者觀念。人們通過交流更能夠促進相互之間的感情。根據調查發現,現在的人們更長時間沉迷于手機,面對面的交流越來越少。所以,人們就找不到傾訴的對象,導致面對面表達的能力也明顯下降。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人更愿意在網上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就可以利用這一特點。
例如,可以通過一些方法,將學生的聊天對象轉移到班級內部,讓他們通過手機在班級里面發言,表達出自己真實的想法。也可以通過手機,發一些有益的、能夠感染人思想的深刻道理或者公益視頻等等,激勵更多的學生與思想政治教師進行相關看法的探討,加深師生間的互動。同時,也可以潛移默化的將正能量以及情操傳達給每一個學生,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同時,這也可以搶占學生玩游戲或者做其他沒有益處的事情的時間,提高學生對于思想政治課程的興趣,一舉多得。
總的來說,在當今這個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互聯網對于學生以及教師來說都是有利也有弊的。我們可以通過網絡獲取非常多的信息,也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識,學習一些技能等等,諸多益處。但是,與此同時,互聯網也使得信息過于泛濫,網絡犯罪產生。所以大學生的思政課程就顯得益發重要,要通過思想政治課對學生加以思想教育,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以及提高學生辨識危害的能力,以及抵制不良影響的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