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習瓊


摘 要:基于云南省“六普”數據,選取老年人口數量與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兩組數據,計算16個地州市的老年人口經濟密度,再結合各地區的老年人口經濟撫養比,綜合分析與評價支撐養老經濟實力的地區差異水平,針對各地區人口老齡化的老年人口負擔及經濟承受能力的強弱提出應對措施。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養老經濟實力;地區差異;老年人口經濟密度
中圖分類號:C913.6?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31-0045-04
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不僅是一個人口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問題,更是一個經濟問題。根據各國人口老齡化的規律,經濟發展、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齡化基本同步,而且已經具備了人口老齡化的經濟承受能力。由于我國老年人口規模大,增長速度快,來勢兇猛,人口老齡化與經濟發展有較大的時間差,經濟滯后,老齡化超前,尚未具備很強的支撐撫養老年人口的經濟實力,從老年人口的經濟密度可以證實這一論點[1]。老年人口經濟密度是指一定地區、一定時間、一定經濟發展水平擁有的老年人口數量[1]。綜合地衡量一個地區的人口與經濟的關系,人們常常用綜合性指標,如用工農業生產總值、國民生產總值、國民收入、能源總消耗量等綜合性經濟指標與總人口相比較,計算出人口經濟密度[2]。本文試用老年人口數量與人均地區生產總值之比這一經濟指標來表示老年人口經濟密度。老年人口經濟密度指標越低,表明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越高,支撐養老的經濟實力越強;經濟密度越高,支撐養老的經濟實力越弱[1]。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關數據顯示,到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時,云南省0~14歲人口比重為20.73%,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為7.63%[3],老少比為36.80%,年齡中位數為32.14歲,人口年齡結構為標準的老年型。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時相比較,0~14歲人口比重下降了5.23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54個百分點,老少比增長了13.34個百分點,年齡中位數上移了4.79歲,老齡化速度和程度明顯加快、加深。從云南省16個地州市老年人口規模地區分布來看,各地州市65歲及以上人口分布極不平衡,加之經濟發展水平地區差異較為顯著,經濟發展水平與老齡化發展水平不相協調。對此,本文通過對相關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和計算,得出各個地州市“六普”時的老年人口經濟密度,并結合老年人口經濟撫養比指標數據進行綜合分析,旨在了解云南省各個地州市人口老齡化的老年人口負擔及經濟承受能力的強弱并提出應對措施。
一、資料與方法
1.資料。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云南省16個地州市的15~64歲人口數、65歲及以上人口數和老年人口經濟撫養比三組數據均來源于云南省2010年人口普查資料(2012)[3]。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元)一組數據來源于云南領導干部手冊(2011)[4]。
2.方法?;诘诹稳珖丝谄詹橄嚓P數據,選取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人)與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元)兩組指標,通過資料收集和數據整理,計算了云南省16個地州市的老年人口經濟密度,再結合各地區的老年人口經濟撫養比指標,對各個地區人口老齡化經濟承受能力的高低進行綜合分析與評價。
二、結果
1.老年人口經濟密度地區差異分析。從云南省16個地州市老年人口經濟密度的地區差異來看,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昭通市、文山州和曲靖市,分別達到50.17%、26.48%和25.22%,排在后三位的分別是版納州、怒江州和迪慶州,分別為4.83%、3.17%和1.31%(見下頁表1)。
2.老年人口經濟撫養比地區和城鄉差異分析。從云南省16個地州市老年人口經濟撫養比的地區差異來看,排前三位的分別是保山市、玉溪市和楚雄州,分別為12.32%、12.13%和11.51%。老年人口經濟撫養比指標值越大,表明社會對老年人口的負擔越大。而排后三位的分別是德宏州、怒江州和版納州,分別為8.6%、8.43%和8.27%(見表1)。
從云南省16個地州市老年人口經濟撫養比的城鄉差異來看,就城市老年人口經濟撫養比來說,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紅河州、玉溪市和昭通市,分別為11.12%、10.63%和10.09%,排在后三位的分別是普洱市、德宏州和版納州,分別為7.5%、6.28%和6.09%。就鎮老年人口經濟撫養比來說,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保山市、楚雄州和大理州,分別為11.28%、10.85%和10.82%。排在后三位的分別是版納州、迪慶州和怒江州,分別為7.81%、5.43%和5.36%。就鄉村老年人口經濟撫養比來說,排前三位的分別是昆明市、玉溪市和保山市,分別為13.38%、13.19%和12.88%。排在后三位的分別是怒江州、德宏州和版納州,分別為9.48%、9.39%和8.91%(見表2)。可見,鄉村老年人口經濟撫養比總體比城鎮的要偏高一些。
三、結論與討論
1.結論。滇東北的昭通市、曲靖市和滇西南的文山州、紅河州,老年人口經濟密度較高,支撐養老的經濟實力較弱。滇西南的版納、滇西北的怒江和迪慶三個自治州,老年人口經濟密度相對較低,按照評價指標來分析,其支撐養老的經濟實力較強,但這些地區生產力發展水平不高,生產條件較差,地處高山地區,究其原因,可能受總人口規模和老年人口規模影響較大。滇西北的保山市、大理州以及滇中的玉溪市和楚雄州老年人口經濟撫養比較高,老年人口負擔較重。滇西南的紅河州、滇中的玉溪市以及滇東北的昭通市,城市老年人口負擔較大。滇西北的保山市、大理州以及滇中的楚雄州,鎮老年人口負擔較重。鄉村老年人口經濟撫養比總體比城鎮要偏高一些,滇中的昆明市、玉溪市和滇西北的保山市,鄉村老年人口負擔較大。
2.討論。針對經濟發展水平落后,老齡化水平較高的地區,加快區域經濟建設步伐,不斷提高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增強經濟實力,是提高區域養老經濟實力的關鍵。針對養老經濟實力弱,老年人口負擔較大的地區,應不斷完善養老保障體制建設,不斷提高老年人口醫療保險服務水平,對于特殊老年人口群體,比如空巢、孤寡、留守老年人群,政府要給予特殊的照顧和優待政策。針對鄉村老年人口負擔比城鎮老年人口負擔較重的局面,應加快養老、助老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老年人口居住和生活環境,加快農村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通過招商引資,大力發展農村特色產業,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不斷提高自我養老的能力。老齡化水平高,經濟發展水平也高的地區,應大力加強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的建設,提供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項目,并提高服務水平,以滿足老年人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