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心



摘 要:快節奏的工作狀態、快速增大的壓力,使得人們心理、生理方面的健康情況堪憂。園林景觀療愈功能的發揮,能夠一定程度上改善人們的亞健康狀態。布里隆景觀療愈公園在公園構件、公園家具、公園分區和公園生態環境這四方面充分結合人類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營造了讓人放松,釋放精神壓力的環境,起到了輔助治療心理、生理疾病的作用。文章結尾將案例與其他療愈公園做對比,總結更多的療愈公園的設計要點,以便為療愈公園的設計提供參考。
關鍵詞:園林景觀;療愈功能;公園構件;公園家具;生態環境
近期高壓的“996工作制”引起了人們的熱議,這一每天工作十小時以上、每周工作六天的工作機制,被視為犧牲健康的奮斗模式。雖然很多從業人員紛紛進行抵制,但這無疑印證了當代人的工作壓力之大已經損害了人們的健康的現狀。加之社會壓力、環境壓力種種不良因素的影響,很多人的健康狀況頻頻亮起紅燈。為了緩解人們的壓力,幫助人們恢復身心健康,很多國家都開始建設療愈性公園。
一、療愈公園概述
(一)療愈公園的概念
療愈公園即具有療養保健、康體休憩功能的公園。
(二)療愈公園的特性
療愈公園功能包含了輔助患者提升免疫力的功能,同時還要具有為旅游觀光者提供休閑游憩、放松身心的功能。這就要求療愈公園區域是開放性的空間,為患者和觀光者均能提供有效空間。
(三)療愈公園研究的必要性
恩格斯曾說過:“人本身是自然界的產物,是在他們的環境中并和這個環境一起發展起來的。”人與自然在長期的相處過程中,對自然產生了難以割舍的情感,這種情感讓人在自然的環境中找到歸屬感,緊張的心情得以放松。本文將以德國布里隆景觀療愈公園為例,從公園構件、公園家具、公園生態環境、公園分區這四個方面分析園林景觀的療愈功能。
二、公園裝置與分區的功能構思分析
(一)公園構件的治愈功能
在德國布里隆景觀療愈公園中有裝飾性公園構件和實用性公園構件兩類公園構件。
1.裝飾性構件
裝飾性的公園構件,在公園中不僅起到了裝飾點綴的作用,此類公園構件還根據人體生理特征,結合人類心理學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讓游人放松心情的作用。
(1)紅色的光環
紅色亞克力玻璃制作的圓環,在綠色的森林中尤為顯眼,這樣的設計手法,留下了人的痕跡,讓茂密的森林不再讓人心生恐懼,增加了森林的親和力。同時,圓環起到了引導作用,引導游人前進的方向,而且圓環的高度在普通人伸手能夠碰到的位置,既不顯得壓抑,也增加了與人的互動性。
(2)紅色的風鈴
紅色的風鈴,選擇了尺寸相對較小的紅色風鈴,既不顯得笨重又能夠吸引別人的注意,成為了一道風景。起風時在森林中漫步聽到不遠處傳來細細脆脆的風鈴聲,給人心靈上帶來慰藉。
2.實用性公園構件
(1)秋千
結合了休閑功能和鍛煉功能為一體的秋千是非常常見的公園構件,在各種公園、小區景觀中經常出現,深受不同年齡的使用者的喜愛。在德國布里隆景觀療愈公園中也出現了秋千,但是這里的秋千從選址到外形都非常有特點。首先,這里的秋千利用公園本身的地形優勢選擇在了視野非常開闊的半山位置,在這里蕩秋千,面對美景,人的心情也變得舒暢起來;其次,秋千的外形和普通的秋千外形有差別,秋千的整體框架高很多,這樣的設計相對我們常見的秋千會使用到更多的材料,施工也更加困難,這樣設計是因為此秋千的選址是在非常開闊的位置,如果建的是普通形式的秋千就會顯得秋千低矮,使人感覺壓抑,將不僅起不到緩解精神壓力的作用,還會適得其反,所以此處秋千作了高度上拉長的處理,使得整個秋千在較為空曠的環境中仍然不會有壓抑感,使其與周圍的環境搭配給人以心曠神怡之感。
(2)觀景臺
在德國布里隆景觀療愈公園中有多種形式的觀景臺,其中有兩類觀景臺非常有特色。第一種觀景臺是斜面觀景臺。此種觀景臺選在了半山腰的位置,使人在觀賞景色的時候不會因為高度太高而產生眩暈或其他不適感,同時它打破了護欄與地面形成90度夾角的傳統觀景臺的形式,此種觀景臺采用了護欄與地面形成110度夾角的方式,在保護觀景人人身安全的同時,使得觀景人在觀景的過程中有擁抱自然、擁抱大地的感覺,讓人們更親近自然,身心更加放松。
在德國布里隆景觀療愈公園里還有一種搭建的單人觀景臺。此種觀景臺一次只能容納一至兩個人,而且觀景臺之間保持了十米以上的距離,這種設計方式使觀景人不會因人多嘈雜而破壞觀景的心情,同時保障觀景人的隱私。
(3)臺階
隈研吾曾在《自然的建筑》一書中描述其名為“龜老山瞭望臺”的設計項目是“在樹木間撥開縫隙,深深扎根于土壤中,整個身體被大地包裹”的建筑。
德國布里隆景觀療愈公園里的臺階與隈研吾大師的“龜老山瞭望臺”的項目有異曲同工之妙,也是多采用下沉式臺階的形式出現的。此種類型的臺階最大的優點就是在滿足人們功能需求的基礎上,可以最大程度上隱藏臺階,將人工的建筑痕跡對自然景色的破壞降至最低。
(二)公園家具的治愈功能
在公園中作為為人們遮風避雨、放松休閑的公園家具是公園設計中一個必不可少的內容。在德國布里隆景觀療愈公園中公園家具的設計也非常有特色,在滿足家具基本功能的基礎上,充分考慮人們的使用感受,結合了人類心理學特點,設計出簡約不簡單公園家具。
特色公園家具之一是森林吊床。很多公園中都會有游人自己臨時安裝吊床,便于休息、娛樂之用,在德國布里隆景觀療愈公園里設計師也設計安裝了吊床,但是除了吊床以外,設計師還在吊床的上方安裝了紅色的方形布料為在吊床上休息的人遮陽。這塊紅色的布料除了有實用功能外,紅色的布在綠色的森林中分外扎眼,還像極了飛在空中的風箏,讓原本沉悶的森林多了份靈動,讓人有追逐的沖動,給人以希望。
在較為開闊的地方,設計師還設計了可以避雨、遮陽的休閑座椅。這類座椅一般可以容納一至三個人,一個人時可以躺在上面小憩,兩個人時可以背靠背聊天,三個人時可以并排而坐。座椅的外框采用了木質材料,除了木質材料能夠更好地與周圍環境融合這一原因外,木材之間的縫隙更便于通風,還可以保護人們隱私,帶給人們安全感。這樣的設計不僅可以便于普通人使用,還便于有一定程度的社交恐懼的人群使用,對心理上有一定疾病的人群有緩解其緊張情緒、幫助其緩解病情的作用。
布里隆景觀療愈公園里還有一類設置在山間的座椅。座椅背靠大樹,符合中國傳統風水學所謂的有靠,即指的是靠山,是指座椅后有可靠,即無后顧之憂。從現代心理方面來說,座椅背后無依靠,使人缺少安全感,總有背后受襲之感,會讓人心里不踏實。除了座椅背后依靠大樹的設計外,還以座椅為中心用木材搭建了一個半圍合的空間,這樣的設計除了在心理上給座椅上休息、閱讀的人以安全感外,還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過路人對在座椅上休息人的打擾。
(三)公園生態環境的治愈功能
人們在處于森林中的人體皮膚溫度可降1~2攝氏度,脈搏次數要明顯減少4~8次,呼吸慢而均勻,血流減慢,心臟負擔減輕。人們在林中游憩,普遍感到舒適、安逸、情緒穩定。由此可見,良好的公園生態環境對人的身心健康都大有益處。以下筆者將從公園中植物外形、植物色彩和公園空氣三方面闡述公園環境在療愈性公園中的作用。
1.植物外形
植物的高低、植物的形態以及植物的分枝點的不同都會影響到人的觀感。分枝點高的植物便于通風和通行,又能起到遮蔭的作用,但劃分區域的功能相對較弱;反之分枝點低的植物常用于劃分區域,但其通風性不好,所以適合選在西北方向,用于抵御冬季的寒冷的西北風,但是,如果分枝點與人水平視線相平的植物過多、過密就會給人以心情壓抑之感。樹冠的形狀也會對觀賞者的心理變化造成影響。圓形的樹冠給人以易親近之感,三角形的樹冠可以在縱向上對人的視覺起到拉伸作用。
由于布里隆景觀療愈公園所處的環境是由多年生中生草本植物為主組成的植被類型的草甸環境,所以整體環境中不會密集出現分枝點低的植物,保障了人視野的開闊,非常有利于人們紓解壓力,緩解緊張情緒。
2.植物色彩
在人們的視野中,綠色達到25%時,就能消除眼睛和心理的疲勞,使人的精神和心理舒適。對于長期生活在緊張環境的游人,可通過森林療養在身體和心理上得到調整和恢復。
3.公園空氣
宋代文學家林稹在《冷泉亭》中曾有“一泓清可沁詩脾”的詩句,描述人們在呼吸到新鮮空氣時使人感到舒適、清新、爽朗的感覺。
根據現代科學研究發現,空氣負離子的保健醫療作用主要表現在消除疲勞,恢復體力,促進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的康復,調節中樞神經系統,促進血液形態成份與物理特性恢復正常,提高肌體細胞免疫力,輔助治療呼吸道、支氣管等疾病。
(四)公園分區的治愈功能
人都有感情上的需要,每個人都應該尊重別人正常的、正當的感情,并在可能的條件下予以滿足,對消極的、不正常的感情應該予以引導和矯正。每個人在心理情感上都有孤獨性、依賴性的特點,身心亞健康的人表現尤為突出。而這些都可以通過感情溝通的方式進行調節,由此可見,良好的溝通對人的心理健康是至關重要的。除了較為私密的空間外,布里隆景觀療愈公園還設計了相對較為開放的休閑區和親水區,讓人們盡情享受陽光,也為人們交流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三、與其他公園對比
以上通過四個方面闡述了布里隆景觀療愈公園中園林景觀設計對人們在舒緩心理壓力、放松心情、輔助治療方面的作用。但是不僅僅只有西方國家的設計師意識到了園林景觀對人的身心健康方面的積極作用,我國古代的很多文人墨客就寄情于山水,抒發心中郁悶,歌頌大好河山,自然我國的景觀設計師也在療愈公園這一領域進行了很多的嘗試,也總結了很多的寶貴經驗。
(一)公園音樂的治愈功能
在我國的很多公園中會播放節奏舒緩的音樂,游人們滿眼綠樹紅花,聽著悅耳的音樂,心中的愉悅之感不言而喻。
(二)種植
我國部分療愈性公園中,還設置了種植區。方便人們體驗播種、收獲的過程,看著植物不斷成長,直至結出豐碩的果實,這個過程讓很多人非常有成就感,這種成就感可以讓人們更多地肯定自己、幫助人們恢復信心,抒發不良情緒。
四、療愈公園在我國的推廣前景
我國幅員遼闊,自然資源豐富,隨著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發展理念的提出,我國的生態環境將向更好的方向發展。隨著結合當地自然景觀特色和建筑心理學的景觀建筑的推廣,不僅能夠突出當地特色,還勢必能夠為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的提升做出更多的貢獻。
隈研吾曾在《自然的建筑》一書中說到:“自然素材滿身都是缺陷。破損,腐壞,碎裂——正因為與這些危險是死對頭,所以才是自然素材,正因為滿身都是缺陷,這些素材才能使空間充滿柔和的空氣,為我們療傷。”面對生動的自然,人們才能更好地回歸自然,回歸本我,放下一切負擔。
羅曼·羅蘭說:“藝術的偉大意義基本上在于它能顯示人的真正感情內心生活的奧秘和熱情的世界。” 布里隆景觀療愈公園就是在顯示人的內心情感的同時,也展示著熱情的世界。
參考文獻:
[1]隈研吾.自然的建筑[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0.
[2]但新球.森林公園的療養保健功能及在規劃中的應用[J].中南林業調查規劃,1994(1).
[3]王永強.針對心理治愈建筑空間設計策略分析[J].建筑技術開發,2019(13).
[4]隈研吾.自然的建筑[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0.
[5]焦秀萍.關于老年住宅建筑設計中的社會心理行為思考[J].建材與裝飾,2019(24).
作者單位:
惠州城市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