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菲 段玉峰

摘 要:2018年無錫市委十三屆七次全會提出要推動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促進先進制造業加快發展、智能制造形成優勢。基于此,對無錫服務業發展的現狀和問題進行分析,并對如何充分依托無錫良好的制造業基礎,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努力提升服務供給的品質和層次,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提出建議。
關鍵詞:無錫;現代服務業;發展現狀;問題;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F719?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31-0159-02
江蘇省無錫市自2015年確立產業強市主導戰略以來,加快構建以新興產業為先導、先進制造業為主體、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發展體系,全市服務業發展勢頭總體良好,對經濟發展、產業轉型的支撐作用、促進作用持續增強。但同時,無錫服務業發展也面臨增速放緩、結構不優、動力不足等深層次問題。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2018年底無錫市委十三屆七次全會提出,要推動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制造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促進先進制造業加快發展、智能制造形成優勢。
一、無錫現代服務業發展現狀
1.總體情況。一是產業規模穩步擴大。2017年無錫服務業實現增加值5 412.2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1.5%,較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作用進一步增強。二是產業結構繼續優化。金融服務、文化創意、科技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實現跨越式發展,金融服務業、文化服務業和科技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2%、13.5%和16%。三是支撐作用不斷增強。全年完成服務業投資2 867.5億元,同比增長4.1%,較2016年回升5.5個百分點,占固定資產投資比例達57.7%。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投資同比增長32.9%,科技服務業投資同比增長75.9%。四是集聚水平顯著提高。無錫市17家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共入駐企業2.6萬余家,吸納就業23.86萬人,實現營業收入3 842億元,實現利稅243.32億元。其中,濱湖區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入駐企業總量已超過600家,2017年園區實現產值50億元,完成稅收4.75億元,成為數字影視行業的標桿園區。
2.結構分析。一是消費市場穩步提升。全市消費品銷售走勢呈現穩步回升的趨勢,2017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9%,增幅位居蘇南第一。完成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 223.5億元,同比增長9.6%;住行類商品開始回暖,其中建筑及裝潢材料類銷售增長6.7%,五金電料類銷售增長13%;汽車銷售增長6.4%。二是文化旅游市場持續增長。2017年,全市接待國內旅游者9 179.3萬人次,同比增長6.9%;實現旅游總收入1 743.7億元,同比增長12.1%。第七屆無錫文博會共吸引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及全國20個省(市、自治區)的855家參展商參展,接待觀展人數達13.5萬人次,比上屆增長15%;現場交易額6.7億,比上屆增長26%。三是房地產市場總體穩定。2017年,無錫市區房地產開發投資1 419.2億元,同比增長13.8%。受房地產限購政策影響,房地產竣工面積為1 129.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4.7%,其中住宅862.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1.2%。商品房銷售面積1 182.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7.4%,其中期房銷售面積789.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1.3%。四是服務貿易發展迅速。2017年,全市服務外包業務合同總額145億美元,同比增長18.5%;執行金額120.7億美元,同比增長17.4%;離岸外包合同金額94.8億美元,同比增長17.1%;離岸外包執行金額75億美元,同比增長15.2%。五是交通運輸業有所回暖。2017年全市完成貨物運輸總量1.74億噸,同比增長9.8%。累計完成公路貨運量1.45億噸,同比增長9.7%;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2.14億噸,同比增長13.6%。無錫蘇南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668.3萬人,同比增長20.2%,貨郵吞吐量10.7萬噸,同比增長12.1%。
二、無錫現代服務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發展速度持續回落。2017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增速較上年回落0.9個百分點,連續三年下滑,增速在全省墊底,也低于全國平均增速。2017年無錫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51.5%,低于全國平均水平0.1個百分點,更低于深圳、杭州、南京等相關城市(見下頁表)。
2.增長動力相對較弱。服務業投資已從前些年的兩位數增長跌落至較低水平、甚至是負增長,特別是民間投資積極性下降明顯。2017年無錫服務業投資增長4.1%,低于工業投資1.8個百分點,低于全省平均3.4個百分點,擴大有效投入的制約因素仍然較多。
3.內部結構有待優化。服務業結構高度化偏低,體現中心城市服務功能的現代服務業比重明顯偏低、輻射帶動力亟須提高。剔除房地產業,2017年全市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約為40.5%左右,遠低于深圳(70.7%)等國內先進城市。新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支撐作用仍較為有限,低于國內先進城市。如無錫2017年租賃和商務服務業157.1億元,而杭州達到1 116億元,僅為杭州的1/7;杭州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達到4 827億元,無錫僅為305.7億元。
4.支撐體系有待完善。服務業總體技術含量不高,人才隊伍總量偏小、層次偏低、分布不平衡,尤其緊缺高素質復合型人才,人才短缺問題凸顯。服務業知名企業、知名品牌數量少,大多數服務企業規模小、信用低、融資難。服務業的規模效應和品牌意識亟待全面提升。
5.深層次、結構性、制度性問題有待破解。制造業優勢尚未轉化為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動力,服務業對外開放程度較為滯后,服務業發展受土地、資金、人才要素制約較為明顯,無錫服務業體制機制改革形勢較為緊迫。
三、無錫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1.聚焦高質量發展,找準服務業發展定位。要著重處理好服務業占比攀升和提質增效的關系,既要努力保障服務業對整體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支撐作用,又要有效提高現代服務業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比重,發揮科技創新的內生驅動力;既要促進服務業在經濟貢獻、稅收貢獻、就業貢獻、生態文明貢獻等方面均實現穩定持續增長,又要密切結合無錫經濟基礎和產業特色,為服務業企業營造優質、寬松的發展環境,統籌推進發展方式轉變、產業結構優化、增長動力轉換和區域協調發展。
2.注重跨界融合發展,拓展服務業發展新空間。一方面,以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雙向融合為重點,加快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高端化發展,構建三次產業協同創新體系。大力提升信息、科技、金融、物流、商貿等為企業提供全過程服務的能力,加快發展服務型制造,促進制造企業向創意孵化、研發設計、售后服務等產業鏈兩端延伸,打造“平臺+模塊”“服務+制造”的網絡化協同生產服務體系。另一方面,引導服務業內部細分行業延伸和重組,支持多業態融合發展。順應消費升級和產業升級,推動生產要素優化配置、價值鏈再造和服務系統集成,促進“互聯網+”“文化+”“物流+”“旅游+”“健康養老+”等多種方式的跨界融合發展。
3.搶占新經濟戰略制高點,加強服務業領域龍頭企業培育。圍繞數字經濟、共享經濟、平臺經濟、創意經濟、體驗經濟等新經濟領域加大培育力度。比如,瞄準共享經濟,支持打造專業化高品質的共享經濟平臺,引導企業提供基于互聯網的個性化、柔性化、分布式服務,建立網絡化協同共享體系;拓展體驗經濟,支持體驗元素融入現代農業、旅游、中高端消費乃至服務型制造環節,發展利用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和混合現實等新技術創新體驗模式。
4.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營造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環境。實施服務業集聚區提升工程,緊扣生產性服務業優勢領域和潛力方向,優化調整集聚區發展定位和重點,加快打造一批主導產業鮮明、集聚協作緊密、要素生產率高的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示范區。實施服務業綜合改革工程,推進江陰市省級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深化濱湖區省級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力求在體制機制、行業領域和市場環境等制約因素方面有所突破,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發展經驗。支持服務業企業走出去,鼓勵服務業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資本、技術、品牌、營銷網絡等資源的并購整合,推動無錫現代服務業發展核心競爭力和質量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