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麗珊
摘 要:湘西地區的紅色家風,特指賀龍等革命領導人在革命斗爭過程中形成的具有先進性和教育價值的品德素養和家教家訓,這是與以往傳統家風相區別的一種新型家風。整理和傳承湘西地區的紅色家風,是新時代引導廣大黨員領導干部自覺傳承紅色家風的精神氣脈,成為全面從嚴治黨、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鍵一環。掌握整理和傳承紅色家風的當代價值,分析湘西地區紅色家風的共性和個性,并對湘西地區紅色家風的整理和傳承提出針對性的對策。
關鍵詞:湘西地區;紅色家風;整理與傳承
中圖分類號:D64?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31-0193-03
一、整理與傳承湘西地區紅色家風的當代價值
湘西地區的紅色家風蘊含著深厚的革命精神,是賀龍等革命人士用自己的家風家訓向湘西地區的人民所展現出來的真實而又生動的事例,是當下進行紅色教育的重要素材。繼承和弘揚湘西地區紅色家風既有利于保持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又可以為營造從嚴治黨、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形成指引,還能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
1.有利于保持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紅色家風里有艱苦樸素、勤勞節儉的持家傳統,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中華民族從古至今一直提倡的優良作風和家風。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們要2035年要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1]。要實現這些目標,就必須使得黨員、干部、群眾始終保持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始終弘揚“克勤于邦,克儉于家”的傳統美德。習近平特別強調,“我們都要注重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2]“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秀傳統,大力宣傳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努力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3]對湘西地區紅色家風的整理和傳承,是將這種優良的家風進行宣揚,讓更多的家庭可以了解到革命先輩們對家庭的嚴格規范,以及對民族和人民的無私奉獻的精神,這樣有利于在湘西地區形成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
2.有利于營造從嚴治黨、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家風時時刻刻影響著每個人的行為舉止,為人們提供行為規范。家風不僅對一個人的為人處世有著深刻的影響,同樣對黨員干部的行為規范也有著重要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建黨95周年慶祝大會上指出,當前執政黨面臨的最大的威脅就是腐敗問題,當前,治家不嚴已經成為黨員干部走向違法犯罪的重要原因[4]。在習近平指出:“領導干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領導干部作風的重要表現。”黨的領導干部家風建設是干部作風建設的前提條件,在標準上應該不同于普通群眾,領導干部家風的好壞直接反映出領導干部作風的好壞[5]。湘西地區紅色家風的整理和傳承并不僅僅是宣揚紅色文化、紅色精神,更多的是以家風帶動黨風建設,在黨內干部群眾中營造從嚴治黨、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3.有利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明風尚。紅色家風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湘西地區的紅色家風是賀龍、關向應等優秀共產黨人在革命斗爭和社會建設過程中為家人、后世和社會留下的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湘西地區的紅色家風展現了革命戰爭時期形成的革命精神,紅色家風已經成為當下學校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鮮活教材,是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開展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有效載體。湘西地區紅色家風中所蘊含的行為規范、道德原則,有助于高尚的品德素養的形成。培育和弘揚優良紅色家風,不僅是提升社會道德水平的需要,也是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需要。湘西地區紅色家風的傳承可以更好地彰顯家庭教育在人生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升道德思想水平,弘揚社會主義文明風尚。
二、湘西地區紅色家風的整理與分析
湘西地區的紅色家風既具有中國共產黨人紅色家風的共性也具有其獨特性,不同的地域環境和家族修養促使湘西的紅色家風具有個性特征,對湘西紅色家風的個性、共性分析是紅色家風整理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
1.湘西個性紅色家風的整理。湘西地區是革命戰爭時期重要戰場,涌現了許許多多的革命人物,他們的家風代表了湘西地區紅色家風的個性特征。賀龍,原名賀文常,湖南桑植人。他在半個多世紀的革命斗爭生涯中,為中國的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建立了不朽功勛。賀龍元帥一生共育有六個子女,分別是長女賀金蓮、次女賀紅紅、三女賀捷生、四女賀曉明、小女兒賀黎明和長子賀鵬飛。賀曉明說:“我們家的家風就是父親和母親傳下來的,叫作老老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你要把這兩條做到了,這輩子你很偉大了。”家規的第一條則是“不搞特殊、子女與普通百姓一樣”。賀龍教育自己的子女,不允許以父親名義向學校、組織要求特殊的照顧和待遇,如果這種行為發生,全家都應鄙視。第二條則是“吃飯不能掉米粒”。賀龍要求自己的子女在吃飯的時候要像他一樣把碗里的米飯吃完,而且不能有一粒米掉出來,自己負責洗自己的碗筷,并且要嚴格執行。賀龍嚴謹的家風以及他對子女的言傳身教,影響了他們一生。賀龍同志的家風、家訓帶有革命者獨特的氣息。賀龍元帥曾對兒女們說:“依靠自身努力,做有用之人,行大義之事才是根本。不要求你們成名成家,也不要想去做什么大官,但必須擁有一技之長,這樣,于己于國家都有利。”[6]
2.湘西紅色家風的共性分析。同中央蘇區一樣也作為革命蘇區的湘西地區,整理出來的紅色家風同其他革命蘇區的紅色家風也有著相同的地方。當下的紅色家風可以表現為一個家庭經過時間的磨礪所逐步形成的獨特的生活方式、生活作風、傳統習慣、道德規范,以及與人交際、為人處世之道等,其核心內容可以指一個家庭在思想意識方面的傳承。湘西地區的紅色家風集中體現了賀龍、關向應等中國共產黨人的家庭文明建設,是一代代杰出的共產黨人在湘西地區長期的革命實踐中形成的適應中國革命各個事業發展階段的家庭新風尚,主要體現在理想信念、忠于人民、道德品行、廉潔自律、甘于奉獻等方面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湘西地區的紅色家風對當今社會也具有廣泛的榜樣教育意義,是賀龍、關向應等中國共產黨人道德素養和優良作風的重要組成部分[7]。最后,湘西地區的紅色家風同其他革命蘇區的紅色家風一樣,是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實踐持續探索出來的優秀精神財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革命戰爭年代用自己的生命向后代闡釋了紅色家風的精神實質,為紅色家風的傳承樹立了典范。而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優秀共產黨人及其光輝事跡,則為紅色家風注入新的精神力量,這是湘西地區紅色家風的共性[8]。
三、湘西地區紅色家風的傳承
湘西地區的紅色家風形成于特定的革命年代,產生在特殊的革命家庭,有著特定的時代印記,其基本內涵、表現形式、傳承路徑都有別于一般的家風傳承和道德教化[9]。傳承和弘揚湘西地區的紅色家風,并不只是將紅色家風的內容一成不變地加以傳承和宣揚,而是要將其內在精神實質和優秀的思想進行挖掘,并整理出來,讓它與時代精神相融合,并按照一定的原則和路徑進行傳承。
1.湘西紅色家風傳承的原則。湘西地區的紅色家風具有自身獨特的特點,所以其傳承也必須堅持一定的原則。首先,要堅持科學性的原則。湘西地區的紅色家風是賀龍等革命者與革命斗爭相結合的家風、家訓,對其子孫后代具有重要影響,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在傳承湘西地區紅色家風的實踐過程中,要堅持科學性原則,科學宣揚、科學引導。其次,要堅持先進性原則。社會不斷發展,人們文化精神素質提升的要求不斷提高,傳承的方式也越來越現代化。湘西地區的紅色家風建設要適用于當下先進性建設的要求,在宣傳與繼承的過程中,與時代相結合,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提高宣傳效果。最后,要堅持根本性原則。在傳承湘西地區的紅色家風的過程中不可隨意刪除和篡改,湘西地區的紅色家風是革命先烈留給后人的精神財富,是當下黨員干部進行家風黨風建設的重要依據,傳承紅色家風要堅持根本性原則,只有了解了紅色人物真實的故事,才能搞好家風和黨風建設。
2.湘西紅色家風傳承的路徑。筆者認為,湘西紅色家風傳承的路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要發揮家庭在紅色家風傳承上的基礎作用。家庭在教育過程中的基礎作用,是指家庭成員把自己對于紅色家風的認知以言傳身教的形式向自己的家人展示出來,并引導其學習,就是最大限度地發掘自己的潛能去傳承紅色家風,從而達到傳承湘西地區的紅色家風的一個基礎性效果。這更加強調父母以身作則,這就需要父母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貫徹湘西紅色家風的精髓,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發揮家庭對于紅色家風傳承的基礎作用。當然紅色家風的繼承與弘揚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父母需要將這種紅色理念用潛移默化的方式灌輸給自己的孩子,用一種積極的方式來引導孩子,幫助孩子不斷地完善自己,讓紅色家風變成一種旗幟,來引導孩子的成長[10]。
第二,要重視學校在紅色家風傳承上的積極作用。學校在紅色家風傳承中的積極作用主要表現在教師對于學生學習和情感上的一種引導。而且,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以外的教育方式,這是人生教育中起到關鍵性作用的環節。教師是傳道授業解惑的主體,學校則是教師傳達自身教育觀念和理論知識的中介。充分發揮學校教育在傳承紅色家風中的重要作用,將課本理論知識和紅色文本相結合,將社會實踐與紅色體驗活動相結合。開展進圖書館、紅色紀念館等活動,讓學生與紅色歷史人物近距離接觸,在活動中親身體驗紅色人物的偉大革命精神和優良作風。比如讓湘西地區的紅色人物成為課堂中教學的范例,組織孩子們積極地參與回憶紅色故事的實踐中去,學校多多開展讀一本紅色書籍、學紅色精神的教育活動,培養孩子們傳承紅色家風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第三,要凸顯網絡信息技術在紅色家風傳承上的顯著作用。在信息時代條件下,新媒體技術發展迅速,傳承湘西地區的紅色家風,要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這一平臺,在發揮傳統媒體優勢的基礎上,創新紅色文化傳承模式。首先,要充分發揮互聯網時代下微信、微博等平臺在信息傳播方面的優勢,創立湘西地區紅色家風微信、微博公眾號,適時發布相關動態。其次,要利用網絡廣播、電子報刊、網絡電視、網絡音樂、多媒體數據庫等媒介宣揚賀龍、蕭克、關向應等革命先烈的紅色家風、家訓。最后,要注重民間媒體和重點媒體的協調,提高城市輿論的向心力。要加快湘西地區紅色文化網絡建設,促進紅色文化網站的硬件設施升級,改變紅色家風傳承的硬件現狀,提高當地政府以及相關部門對于紅色文化網絡傳承重要性的認識。在經濟能力有限的條件下,合理利用相關資源建立紅色文化網站傳播硬件設施,加大紅色人物、紅色故事、紅色家風的宣傳力度。
四、結語
整理和傳承賀龍等革命先輩創造的紅色家風是新時代的艱巨任務。將紅色家風代代傳承,讓紅色家風成為紅色宣傳教育的內容之一,是新時代傳承紅色文化的有效措施。當下,在湘西地區開展紅色家風宣傳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全社會人民共同參與,并持之以恒。湘西地區的紅色家風對于良好家風的建設有著積極的引導作用。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一優秀家風,推動黨員干部內在道德建設,提高黨員干部自身素養,凈化黨內不正風氣。相信在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湘西地區紅色家風的弘揚和傳承會在人們心中形成一種信仰,并一直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