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菊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家庭結構以及農村人口生活方式的改變,農村戶口居民的養老問題成為了我國政府關注的重點。農村的養老問題,直接關系著我國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以及政治順利發展,也對于全面進入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具有深遠的影響。本文對我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實施的問題、順利實施的策略進行分析,探究了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實施后的影響,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給一定的指導思路和幫助。
【關鍵詞】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實施問題?策略?影響
1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在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對“新農保”的宣傳不到位
當前,我國地方政府在進行“新農保”的宣傳時,采用的是政府部門進行宣傳的方法,這種宣傳方法較為單一,影響了農村人口獲取到準確信息的程度。在我國農村,有相當一部分老人是所謂的“空巢老人”,他們的子女進城務工,只有老人們自己生活在農村,而這些老人對信息的獲取能力有限,因此對于國家頒布的“新農保”政策,往往理解不到位,這就導致“新農保”的開展工作受到了極大的阻礙。
1.2缺乏相應的指導細則
我國政府自從提出“新農保”之后,各個部門對于“新農保”工作的人士并不一致,包括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制度模式、資金獲取方式、政府部門的補貼力度、待遇的調整以及工作崗位的內容等具體的實施細則長時間沒有出臺進行說明。同時,我國農村鄉鎮地區缺乏專業的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說明人員,同時農村地區的干部對于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了解不到位,導致這部分鄉鎮干部并不能夠向群眾們說明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具體實施措施,農村地區居民的一些疑惑也難以得到答復,導致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實施起來受到了較大的阻礙。
1.3部分偏遠地區融資壓力比較大
我國在提出“新農保”政策時,充分考慮了我國廣大農村地區居民的實際生活水平,因此將“新農保”的繳費標準設定為100人民幣、200人民幣、300人民幣、400人民幣以及500人民幣五個檔次,地方群眾想要參與到“新農保”當中,可以根據自身的經濟能力和實際情況進行投保,繳費越多,收獲越多。在我國東南沿海一些經濟較為發達的農村,當地政府資金比較充裕,因此可以幫助困難群眾給予補助。而在我國西部一些偏遠、經濟欠發達的地區,盡管是100元也會給當地居民帶來不小的壓力,從而導致投保的農民數量減少。
1.4制度銜接存在問題
制度銜接方面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兩點。一方面,參加了傳統農村養老保險制度且年齡未滿60周歲,也沒余領取養老保險金的人,需要將其過去農村養老保險的賬戶和新的農村養老保險掌握有效結合,并且按照新農保的收費標準進行繳費,但是參與了老農保的人所繳納的費用如何和新農保進行轉換計算,便成為了十分嚴峻的問題。另一方面,一部分已經年滿60周歲但無法享受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待遇的居民,可以不進行“新農保”繳費就能夠享受養老金,這就造成這部分人的養老金是政府出資,導致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財政壓力增加。
1.5資金運作和監管存在問題
在提出“新農保”政策之后,會有大量的人口進行養老金費用的繳納,如何處理這些繳納金,如何對其進行管理、如何確保其安全性,這些問題均需要政府早期落實解決。
2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實施影響
2.1加大了農村政府的宣傳力度,
在實施農村養老保險制度之后,我國地方政府改變了過去采用單一宣傳方式的方法進行宣傳,取而代之的是形式多樣的方法進行宣傳,除了政府部門張貼公告之外,還包括講座、宣傳片、宣傳牌等多種方式,通過這些方式能夠切實提升廣大居民群眾對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認識。
2.2政府部門加速出臺了具體的實施措施
針對當前我國不同地區經濟收入不同以及人口結構的不同,針對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實施過程中的各種具體問題,采用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對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實施模式、實施方法、資金籌備以及工資崗位等都進行了說明,推動了政策的順利實施。
2.3建立了多個渠道的資金來源
養老保險制度是我國保障老年居民的一項制度,它的正常運作離不開資金的有力支持。為了切實保障農村養老保險制度能夠順利實施,所有想要參與到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居民群眾需要自愿繳納一定的費用來進行制度實施的支持。而繳納費用的具體金額則由當地政府結合當地實際經濟情況進行確定,設定不同的檔次,方便家庭條件各不相同的居民進行選擇。而對于經濟條件較為落后的農村地區,則需要國家進行資金支持,切實緩解居民繳納農村養老保險資金的困難。
2.4緩解了農村老年居民的生活壓力
當前,我國農村的生活方式和家庭結構出現了較大的改變,越來越多的年輕農村人口進城務工,使得農村僅剩下了老人和兒童,這些老人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同時老人在生活過程中無法獲取到經濟收入,僅能憑借著務農種田來維持自己的生計,這就對農村地區的養老造成了極大的困難,而通過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實施,能夠為農村的老人提供一定的經濟來源,切實緩解農村老人沒有經濟收入的問題,提升老人生活的幸福感,同時也能夠給在外打工的農村青年人更多的安撫和幫助,這對于促進我國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蔣軍成.農村養老保障的制度演進與發展趨勢探析[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34(02):67-77.
[2]陳江蕓,李新輝.新疆少數民族地區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實施狀況分析——基于新疆農村1088名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村民的調研數據[J].中國統計,2017(10):21-22.
[3]吳海燕.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實施中農民參保意愿影響因素研究[D].安徽大學,2016.
[4]王曉潔,張晉武.財政保障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實施策略分析——以“全覆蓋”目標為視角[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16,33(06):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