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瓊
摘要:文學是一種語言文字的工具,是社會文化的另一種表現形式,語言和文學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聯系,通過文學來學習語言,是一種常用的外語學習方式。但是,這個顯而易見的道理一直被忽視,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很多學生覺得學習英美文學不重要,甚至有些老師也這么認為,這種錯誤的思想將會嚴重阻礙同學們大學英語的學習。這篇文章中,我會帶領大家探討英美文學對大學英語學習的重要作用,并對如何通過英美文學開展英語教育給出我自己的建議。
關鍵詞:英美文學;大學英語教學;語言文化
語言,是人類開展各種文化活動的基礎。文學作品是一種語言表達。同時,文學也給語言提供了更加豐富的表達形式,給語言審美提供了一個廣闊的文化背景。英語,在初高中一直是三門主科之一,在大學,英語也是一門基礎學科。從學科特點來看,大學英語是有規律、有組織的復雜系統,語言都是有一定深度,有著深厚文化背景的,單純的理論教學根本無法實現大學英語教學目標。我們可以借助文學和語言的關聯性,從文學方面入手,為大學英語學習創造更多可能。
一、英美文學與大學英語教學
文學是一種語言的藝術,有些作家常常自稱為“文字工作者”,這其實是一種自謙的說法,但這又間接說明了文學是一種語言運用手段,并非普通的運用手段,它是語言在高層次水平上的運用。文學的基礎是語言,它通過不同的語言來表達不同的意思,而語言的美麗又是通過文學來展現,這二者是相輔相成、相互關聯的。我們要學習的英美文學,是指英國和美國知識文化寶庫中的名著,當然,這些名著也可以成為英語教學活動中的豐富素材。文學,是一門藝術,它通過語言來表現自己,它借助語言來塑造豐富多彩的人物形象,來刻畫細膩深刻的人物形象,來表現真實而又感人的社會背景。一部文學著作在創作的過程中,會用到大量的句子,詞匯,而這些又是語言的基本組成單位。
2007年中旬,教育部就公布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要求指出,培養學生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才是大學英語課堂的首要任務。一直以來,我國的大學教育采用的都是一種是灌輸式教學方式,在其他科目是這樣,在英語學習上更是這樣。這種教學方式著重理論教育,教學重點集中應試內容上,比如句子成分解讀、語法分析、翻譯輔導、寫作訓練等,這種直接式教學是應試教育的產物,它讓學生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考試要考的內容上,缺少了對語言文化的理解,更不會去關注英語的文化背景,這種死板、生硬的教學方式會嚴重影響學生的積極性,讓課堂變得乏味和枯燥。而當我們把英美文學帶到大學英語課堂上時,情況就會大有改觀,文學作品中豐富的語言素材,可以讓大學課堂變得豐富多彩。而且,很多學生對英美文學中很多著作很感興趣,比如莎士比亞《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羅密歐與朱麗葉凄涼絕美的愛情故事給我們感動,馬克吐溫的《湯姆索亞歷險記》中,兩個孩子的冒險教會我們要勇敢面對生活,這些經典著作如今已經被電影工作者加工處理,一種新的身份出現在了大熒幕上,這樣又可以給我們提供更多的話題,讓老師和學生有更多交流點。這些有趣的內容可以有效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擴寬大家的眼界,加深同學們對英文作品的認知。學生們在平時的學習中就接觸最原汁原味的英文作品,可以他們對英語的表達方式有更深的理解。在了解了英美文學的魅力之后,我相信大家會以更加的積極的態度去學習英語。
二、英美文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一)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真正的理解一門語言,最重要的是多看書,書本,是人類文明的結晶,是無數學者大師的智慧心血。通過看一本書,去了解一個人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所得、所悟、所感,這可謂天底下用時最短而收益最大的事了。廣泛的閱讀文學作品,可以積累豐富的知識,了解許多課本上沒有的內容,同時還能增長我們的見識。一部經典的文學作品,其實就是一方精彩絕倫的世界,作者會用主人公的故事經歷,來反映自己對世界,對人生的思考,故事中蘊含了許多的哲學道理,能讓同學們看到更加寬廣的世界和正確的人生方向。文學出自生活,同時反映生活,文學語言要符合實際生活語言的運用特點,但又不能太過于生活化,它既要有文學的凝練和美感,又要有生活的氣息,文學實際上是一種反映生活的藝術形式。在大學英語課堂上開展英美文學教育,能夠幫助同學們更好的掌握這門語言,對于語言背后的文化習俗和生活習慣都有更深刻的認識。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經典閱讀、詩歌朗誦和散文品析等活動,還可以講解英美文學中語言特色,比如修辭手法、歷史典故、名言警句等的運用,讓學生既可以學到英語知識,又對英語文章寫作有了初步的認識。
(二)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文學素養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成長過程和性格特征,所以不同的學生之間思考問題的方式也不一定不同,而不同的思維方式有能給英語課堂教學提供無限可能。每個人對同一個問題都會有不同的看法,這就極大的豐富課堂,能使英語課堂變得更有趣味性。課堂是由老師和學生兩方面組成的,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有自主學習的興趣,這樣才能極大地提升教學效率。眾所周知,我們的母語是漢語,對于習慣了漢語表達方式的大學生來說,學習英語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在語感和語言運用方面,和英語國家的人來說是有一定差距的。教師要做的是牢牢把握學生的學習需求,通過優質的課堂教育給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機會,幫助他們打下堅實的英語學習基礎,其實,實踐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我們應該帶領學生開展英文作品朗誦比賽,訓練同學們的發音和語感,同時給他們一個機會,讓他們去勇敢的展示自己。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帶領大家學會如何去品析英美文學作品,在拿到一篇文章后,老師首先要做的,是帶領同學們認識作者,每一個作者都會有他固定的寫字風格和所在的社會背景,很多時候,社會背景和文中發生的故事都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系。接下來,就是帶領大家簡讀文章,了解事情的梗概,了解本文是寫人,還是敘事,又或是隨筆散文,然后把文章分為多個小節;接下來,就是精讀文章,每小節依次精細化閱讀,我們都知道,英語句子的翻譯很多時候都是意譯,句子的真實含義有些時候和原文相差很大,例如普希金的詩歌中有一句詩句“I am freedom”,字面上的意思我很自由,真正的含義應該是我身處這廣闊蒼茫的天地之間,這其實是英美文學中的常用用法,精讀之后,就是教師帶領大家分析語句的過程,解讀作者字里行間想法,最后,就是去探討文章表達的感情
三、總結
社會的飛速發展,讓英語正式在中國普及開來,越來越多的老師和學校都注意到了英美文學的重要作用,開始把它融入到英語課堂教學中,雖然目前各大高校還沒有出臺一個統一的標準和規范,但就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前景是美好的,但這仍然需要廣大師生的不斷探索,總結學習經驗,與時代緊密結合,制作出更加完善、合理、協調的教學方案,從而有效地提升教學質量,幫助學生有一個更好的英語學習體驗。
參考文獻:
[1]楊梅.英美文學與大學英語教學一體化研究價值[J].智庫時代,2019,29:104+109.
[2]王穎.英美文學模塊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8,3404:126-128.
[3]黃翠英.英美文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功能分析[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8,07:47-49.
[4]羅小燕.英美文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分析[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2913:138-139.
[5]李國金.淺析大學英語教學與英美文學教學的結合[J].英語廣場,2017,04: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