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
摘要:在新媒體時代,原有的信息傳播方式被打破,因此高校如果想自身教學質量有所保障,就需要將教學與新媒體結合在一起,并且進行相應創新,這樣才能緊跟時代腳步,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會計專業;教學創新
會計專業是一門和市場經濟之間聯系緊密的課程,專業人才的培養會對市場經濟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在新媒體時代,不同領域在發展過程中都受到了相應影響,而新媒體在會計專業中的運用,使傳統會計教學中單板的狀態得以改變,教學活動更生動、形象。因此會計專業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改革十分必要,這樣才能使新媒體作用得以充分發揮,使培養的人才和市場實際需要相符。
一、新媒體及其相關內容概述
新媒體主要是將新型技術作為依托,如當前使用的互聯網、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在傳播速度上相比更快,范圍上也更加廣泛,同時也能為受眾提供更為廣闊的平臺。新媒體在高校會計專業教學當中的運用,能夠使其專業教學內容得到豐富,這主要是由于學生獲取學習內容在來源上不僅局限在教材中,也能在網絡中查找與專業內容相關的資料。同時也能使會計專業在教學方式上發生轉變,實現方式上的創新。除此之外,新媒體在高校會計專業教學中的運用,能夠促進學生在課堂中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使其更具自主意識,增強主動性、積極性。
二、新媒體時代高校會計專業教學創新策略
(一)激發學生實際學習興趣
新媒體在會計專業課堂中的運用,使講授的地點不僅局限在課堂中,同時在講授時間上也更加靈活。學生可以同平板電腦、手機和電子終端等觀看,會計教學在時間和地點上不受限制,同時課程也能以比較完整的方式被記錄下來。在這種情況下,不僅節約了教師的講授時間,也節約了學生的學習時間。同時在課堂中遇到的重難點內容,學生也能反復進行觀看,作業也能通過平臺完成。為了使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興趣得到充分激發,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情境教學方式,這樣教學方式有較強的實用性,對于會計這門有操作能力要求的專業十分適合。在實際教學中,可以使用新媒體,將報表、賬簿、賬單等內容運用圖片或者是視頻的方式展示出來,讓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更直觀的感受。對于會計專業教學來講,在賬單、記賬等方面有較多注意事項,單純依靠教師講授或者是教材中的一些圖片,學生掌握起來難度較大,而新媒體的運用,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例如在對報銷憑證填寫規范時,可以將報銷單據在電腦中錄入,然后再利用新媒體為學生播放出來,而教師可以在屏幕上直接為學生示范,也可以選擇在類型上不同的報銷憑證,然后讓學生在參考之后獨立完成,這樣學生能夠清晰觀看到操作的整個過程,逐漸對其產生較為深刻的印象。
會計專業中,往往有大量的公式和數字,需要學生在學習中有較強的邏輯能力,學習氛圍上比較沉悶。多媒體的運用,能夠起到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使學生學習中感受到放松。新媒體的使用能夠使教師在展示教學內容時,運用直觀方式展示出來,并且將視頻、圖片等融入進去,進而使學生更好把握其中蘊含的原理和內容,使其學習興趣得到較大程度提升。
(二)拓展學生知識獲取內容和渠道
對于新媒體平臺來講,其信息的整合程度比較高,有一些比較常用的平臺,平臺中有相關的教育知識。在課程內容上會涉及到文化、經濟、文史、理工等。一部分國內高校還會將自身一些教學中的精品內容放在平臺中,將其和大家分享,其中有很多質量較高,并且在講授語言上比較風趣的課程。因此在相關專業教學中,應該實現對這些資源的充分利用,使知識獲得的內容和渠道在較大程度上得到拓寬。同時教師可以將自身對會計專業的實際研究成果在平臺中分享。由此可見,平臺的利用,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實際學習能力的提升,也能使教師在教學中對自身的教學體系進行不斷優化。而資源共享是在近幾年提出的新型理念,新媒體的運用能夠實現學習資源的共享。在傳統會計專業教學中,教師在解答問題時,只是針對提問者,難以了解其他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掌握情況。在使用新媒體平臺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在平臺上向教師提出問題,教師在平臺上為學生解答,在這種情況下,互動的整個過程便能完整的呈現在學生面前,沒有提出問題的學習可以根據上述過程,對自身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檢驗,實現知識的不斷豐富,通過這種方式的運用,也能使知識在較深層次上得到共享。
(三)構建虛擬實驗室
在新媒體時代,高校的會計專業教學中,為了實現創新這一目的,可以構建相關的虛擬實驗室,以此來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不斷發展。在構建虛擬實驗室之前,高校首先需要做好調研工作,并且制定相關的計劃、規劃,然后將新媒體時代下的技術作為主要依托,并且考慮學生在今后的就業問題,將就業作為主要導向,進而加強對模擬實驗室的應用。在此情況下,才能使市場對會計專業的實際需求得到充分滿足,實現對專業人才的培養,使培養出的人才更具實踐性。同時在此過程中,學校需要提供資金和設備的支持,增加相關投入,這樣才能使模擬實驗室在構建過程中得到硬件上的保障,確保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接觸的設備和今后工作中使用的設備一致,進而使學生的能力和水平獲得較大程度提升。
(四)拓展實踐基地
在新媒體時代,高校在進行會計專業教學創新時,可以對實踐基進行延伸與拓展,這樣才能使教學效果獲得進一步增強。就會計專業教學來講,其理論和實踐都是比較重要的組成部分,二者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尤其是實踐,更能促進學生專業水平的提高。因此高校在教學中應該注重實驗設備的引入,使實驗室在建設規格和質量上和實際需要相符,并且講授實訓基地作為在此過程中的重要載體,加強對各個方面、各個環節上的投入。這樣才能使會計在工作中先進設備程度得以保證,進而為學生構建良好學習環境。除此之外,學校應該注重與企業之間的溝通和合作,在校企合作中,促進高校在會計專業教學中的創新。同時注重對學生的鼓勵,使學生積極參與到真實的企業崗位中,這能在一定程度上檢驗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也能促進學生就業能力的提升,進而使教學創新這一目的得以實現。
(五)加強師生對新媒體的重視程度
從教師方面來講,當前教師在新媒體使用技術上比較欠缺,使用新媒體對會計專業進行教學創新的觀念并且不強,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新媒體在會計專業教學中積極作用的發揮。針對這一情況,高校應該聘請專業人員,對教師進行相關培養,使教師逐漸轉變自身教學理念,提高教學水平。并且在此過程中注重對教師的鼓勵,使教師在教學中實現傳統教學模式與新媒體之間的結合,促進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
從學生方面來講,高校應該加大對新媒體的宣傳力度,運用張貼海報、講座、廣播等方式對新媒體在學習中起到的作用進行宣傳,使學生在逐漸認識到新媒體在會計專業中使用的重要意義。進而在學習中充分利用多媒體這一渠道,不斷提升自身綜合能力和實際知識儲備。除此之外,新媒體在會計專業中的使用,對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要求比較高,學生在使用時,能夠做到對時間的合理分配和利用。而教師在此過程中更多的是發揮對學生的引導作用,使多媒體在會計專業教學中的優勢得以充分發揮,避免學生對電子設備使用過度。
結束語
總之,新媒體在高校會計專業教學中的運用,使教學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能夠實現加強對平臺資源的利用,增加學生進行實際操作的機會,促進學生專業知識和個人素養的不斷提升。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加強對新媒體的重視程度,對會計專業中的創新教學模式進行積極探索,促進實踐基地的拓展和教學質量的提升,使培養的人才更適合市場經濟以及企業發展的實際需要。
參考文獻:
[1]劉曉東.新媒體時代高校會計專業教學創新探究[J].中國報業,2018(24):97-98.
[2]王慧.“互聯網+”與大會計時代專業人才培養的路徑探索[J].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5):9-12.
[3]王慧.“互聯網+”與大會計時代專業人才培養的路徑探索[J].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30(5).
[4]郭巧麗.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下地方應用型高校會計專業教學改革 ——以山西應用科技學院為例[J].財會學習,2019(23):206.
[5]張煥平,崔文田,張薇, 等.信息化視角下“中級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商業會計,2019(1):100-102.
[6]蘭飛雁.校企合作視域下會計專業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研究[J].人力資源,2019(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