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江華 吳國浩
摘要:伴隨著全球化經濟的到來,國家以及地方政府對鄉村建設逐漸重視起來,鄉村文創也伴隨著鄉村旅游業的發展逐漸被人們關注。本文就文創與鄉村文化的關系和對鄉村文化的價值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并對文創的設計提出了新的思路與方法,希望能夠通過文創設計進而推動鄉村文化的提升。
關鍵詞:文創設計;鄉村文化;關系;價值;方法
作為文化創意領域內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創產品設計的主導是文化與創意,基礎是創造、創作與創新,由于文創產品設計主要表現為產品設計,因此適用于不同形態的產業需求。近年來,伴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快速發展,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文創消費市場也逐漸繁榮火爆起來,故宮博物院文創作為國內的“網紅”更是憑借其新穎的文創產品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新文創作品的走紅很好地反映了創新的重要性,面對人們的新喜好與新需求,新文創作品也應緊跟時代的潮流,利用新的傳播途徑與當代時尚元素向人們展現出更具文化特征與風格的新的文創作品。
一、文創與鄉村文化的關系
(一)文創是激發鄉村文化活力的重要工具
經過時間的洗禮與積淀,傳統刻板化、碎片化的鄉村文化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正在逐漸脫離時代發展的浪潮。新文創在結合現代元素的基礎上對文化資源進行了深度的挖掘與整合,創新出更具文化特色的易于人們理解的新的文創產品。新文創的出現不僅是對鄉村文化的弘揚與傳承,同時也是激發鄉村文化活力的重要工具,對鄉村文化產業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文創源于鄉村文化
鄉村文化是鄉村文創的立根之本、創作之源。在保護傳承鄉村文化的基礎上,充分考慮鄉村文化與生態的結合,在現代科學技術的基礎上通過對文化內涵的深入挖掘從而對鄉村人文資源進行創新性的整合利用,幫助其形成差異化、個性化的文化標簽。
二、文創對鄉村文化發展的價值
(一)生態文明價值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也在不斷的加強,浮躁繁忙的都市生活使得人們更加向往美麗清新的生態環境,在鄉村自然中釋放自身的壓力,讓身心得到充足的放松與舒展。鄉村文創在以創意和鄉村文化為主導的基礎上充分結合鄉村生態環境,將農產品與自然環境等元素充分融入到新文創作品中,在堅持可持續性發展原則的基礎上為游客帶來了良好的感官體驗,促進了鄉村生態文明的可持續發展。
(二)文化傳承價值
城市文化與鄉村文化存在很大的差異,其中主要體現在鄉村文化具有其獨特的民俗特征以及鄉土特征,這些極具民俗特色的中華傳統文化資源具有不可替代性與豐富的創新價值。新文創通過對鄉村傳統文化的整理與融合,充分挖掘其文化內涵,并且在創作過程中結合時代特征,注入新的時代元素,進而設計出符合當代人們審美的被人們所認同、所理解的文創設計。新文創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為鄉村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做到了互惠互利的雙贏局面。
(三)社會經濟價值
新文創受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并取得了很高的成績,鄉村文化在被賦予新的內容的同時逐漸被更多的人們理解與接收。依靠新文創鄉村文化產業不僅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同時通過不斷的摸索與創新,高品質、高回報、高服務的鄉村文化產品正在逐漸形成。不僅提高了鄉村文化的知名度,同時促進了鄉村生態、農業、旅游等產業的共同發展,極大程度地提高了鄉村的經濟效益。
三、基于鄉村文化的新文創設計方法
(一)遵循可持續發展的設計原則
鄉村文化作為新文創設計的主要內容雖然發揮著主導地位,但是在新文創作品中注重文化與自然生態的有機結合,遵循可持續發展的設計原則同樣重要。因此在新文創作品的設計過程中,要充分遵循可持續發展的設計原則,抓住文化與生態的重合點,在設計、運輸、包裝、生產等環節中注重資源與環境的保護,不斷協調人、文化、自然三者之間的關系,在新文創作品中鐫刻中國傳統文化烙印,使人們通過新文創作品感受到鄉村文化的魅力與深刻內涵。
(二)深度挖掘鄉村文化的特征
一件優秀的文創作品,不僅具有其獨特的外在個性,同時還應具有能夠打動人心的深刻內涵。鄉村文化作為新文創的主導具有其傳統的獨特性與原生性,因此,設計師要想設計出好的文創作品,首先需要對當地鄉村的歷史背景、風俗文化、民間手藝、故事等有深入的了解與調研,其次對當地的自然與人文資源進行整合與梳理,深入挖掘其文化內涵,從而設計出符合當地文化特色的別具個性的新文創作品。
(三)堅持創新,實現“科技+文化”的發展模式
新文創設計固然離不開創新二字,因此在新文創作品中,設計者不僅要堅持文化內涵、文化元素的創新,同時也要跟隨技術潮流加強新的技術領域的開發,實現“科技+文化”的發展模式,進而實現科技驅動與傳承傳統文化的雙贏目標,推動鄉村文化的提升。
總而言之,在傳統鄉村文化為主導的基礎上,通過對鄉村文化內涵的不斷挖掘,通過“科技+文化”的相結合,新文創獲得了巨大的發展。與此同時,新文創為鄉村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在傳承鄉村文化的同時為鄉村發展到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確保了鄉村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范建華,秦會朵.關于鄉村文化振興的若干思考[J].思想戰線,2019(04).
[2]莫文敏.鄉村文化振興戰略的實踐與思考——以株洲鄉村文化振興為例[J].中外企業家,2018(24).
[3]鄒慧君.把脈鄉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J].前線,2018(12).
基金項目:
本文為河北農業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資助項目(項目編號:2019214)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