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認為體育旅游發展模式是推動體育旅游發展的重要保障,創新是增強體育旅游發展模式競爭力的重要動力。提出了體育旅游發展模式的三方面創新路徑,一是依托文化創意,推動體育旅游產品深度體驗;二是依托“互聯網+”,深化體育旅游服務水平;三是依托傳統旅游資源,豐富體育旅游產品類型。
關鍵詞:體育旅游;發展模式;創新
一、體育旅游發展模式簡述
體育旅游是體育和旅游相互融合的一種旅游產品,是我國體育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旅游市場的不斷發展,體育旅游產品也逐步形成了以觀光、探險、娛樂等為一體的旅游服務行業。體育旅游發展模式是開發主體將體育旅游資源轉化為體育旅游產業過程與方式的總和。它是體育旅游發展經驗的積累與創新,對推動體育旅游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從目前體育旅游發展模式的類型來看,目前主要包括資源開發模式、創新開發模式以及體育旅游開發模式,其中資源開發模式突出以人文類資源為基礎開發體育旅游;創新開發模式主要是突出對體育旅游產品、形式等方面的創新;體育旅游開發模式主要突出以體育資源為主體開發體育旅游產品。
二、體育旅游發展模式創新的必要性
體育旅游產業是既有體育行業的資源特點,又有旅游行業的資源特點,在體育與旅游兩者資源間的融合方面,需要不斷創新融合內容與方法,才能推動體育旅游產品與消費者需求相匹配。目前,從體育旅游發展來看,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傳統體育項目已經融入地方文化特色旅游,如龍舟、舞龍、花鼓等與民俗旅游的融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些現代的體育項目與其他旅游資源也在積極融合發展,如攀巖、登山、跑步等與山水旅游的融合。但是,也應該看到,體育旅游發展也存在開發程度低、產品類型單一,消費服務同質化等問題,制約了體育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創新是產業發展的重要動力,對于體育旅游來講,創新體育發展模式,使優勢經驗得到加固,同時融入更多動力資源內容與形式,有利于提高體育旅游的產品吸引力和服務水平。
三、體育旅游發展模式創新路徑
(一)依托文化創意,推動體育旅游產品深度體驗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文化軟實力得到迅速發展,文化創意在社會產業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特別是文化部印發《文化部“十二五”文化科技發展規劃》以后,文化創意類產業得到迅速發展,形成了“文化+”的創意產業趨勢,文化成為新時期產業發展的重要動力。對于體育旅游來講,以“看、聽、游、樂、玩”為主的體驗感與其他旅游類型產品沒有顯著的區別,也無法有效提升產品吸引力,增強旅游消費力。而融入文化創意,則是在增強體育體驗性旅游的基礎上,給消費者以文化感知,使體育旅游能滿足消費者外在肢體體驗與內在精神體驗的雙需求,深化體驗效果,以達到增強體育旅游吸引力、消費力的目的。
以文化創意加深體育旅游產品體驗需要重點把握體育旅游產品的品牌化、主題化、情感化。品牌化主要是指以文化創新為手段,從體育旅游產品內容與形式角度出發,建立并形成特色品牌,吸引融入多元旅游資源,增強體育旅游的吸引力。如各地市的品牌馬拉松賽旅游,一方面使消費者可以體驗城市馬拉松運動,另一方面依托城市文化環境資源,如賽事文化、服務品質、城市人文環境、商品文化等,加深消費者的旅游精神體驗。主題化主要是指根據消費者需求,建立針對性的主題性體育旅游。如目前中老年人注重健康養生,那么以養生類為主題開發休閑養生來旅游,通過良好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養生運動體驗、養生講座、康復治療等系列內容,增強消費者的養生文化體驗。情感化主要是指通過建立與消費者的文化情感紐帶,開發體育旅游產品。如以“故鄉”為主題建立的體育旅游體驗,通過兒時體育游戲、傳統文化特色的體育項目、傳統節日的民俗體育等體驗,增強消費者的故鄉文化情感共鳴。
(二)依托“互聯網+”,深化體育旅游服務水平
近年來,“互聯網+”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式。依托互聯網載體,可以打破時間、空間限制,實現資源利用的最優化。對于體育旅游來講,“互聯網+”可以通過集合優勢資源,在服務內容、質量方面推動體育旅游服務水平的提升。一方面,可以借助“互聯網+”形式,增強體育旅游消費的便捷服務。通過互聯網建立支付、天氣資訊、體育資訊、體育旅游產品介紹、出行工具等綜合一體化服務平臺,這樣有利于增強體育旅游的產品推銷力度,使消費者在選擇旅游產品時,感覺到省心、貼心,愿意購買體育旅游產品。另一方面,依靠“互聯網+”平臺,進一步深化產品內容與質量服務,體育旅游產品是吸引消費者的核心,依靠互聯網優勢資源,可以建立體育旅游資源與其他資源的深度融合,為體育旅游產品的融合創新提供保障。如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搭建民俗“花鼓”體驗后的在線答題,答題正確可以打折或免費參與其他民俗旅游項目,增強民俗體育體驗與其他旅游資源的互動式參與。
(三)依托傳統旅游資源,豐富體育旅游產品類型
體育旅游產品可以挖掘的旅游資源項目十分豐富,特別是對傳統旅游資源的挖掘,是豐富體育旅游資源的重要源泉。目前,傳統體育旅游資源的類型豐富,如紅色旅游資源、山水旅游資源、冰雪旅游資源、沿海旅游資源等等。體育部門、旅游部門應聯合注重體育旅游與其他資源的融合產品發展,把體育旅游納入政府主推旅游項目的體系內,通過搭建平臺,引入社會資本等方式,使體育旅游與其他傳統旅游資源形成創新互動機制,以產生更多的綜合化體育旅游產品。
參考文獻:
[1]張星.體育旅游發展模式和創新[J].農家參謀,2019(09).
[2]劉錚,俞創業.三峽庫區體育旅游圈聯動發展研究[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19(09).
[3]王丹,劉奕.全域旅游視域下上海市體育旅游發展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9(09).
[4]楊霞,石璐,梁君.基于GIS的廣西體育旅游資源空間分布特征及影響因素分析[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2019(09).
作者簡介:
樊蕊,女,北京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運動訓練,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