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壽
摘要:課堂教學改革的深入進行,對一線教育者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素質教育的全新理念,深深地融入到不同學科的教學中,為音體美等學科教學改革的全面落實,創造出有利的教學氛圍。在新課標所創設的教學氛圍中,初中體育教師要從下面三種教學方法入手,根據體育學科的特點,高度重視學生身體素質和學習能力的培養,關注于不同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熱愛體育的積極情感,真正把握好體育改革的方向,更好地拓寬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范圍,從而達到課堂教學的優化。
關鍵詞: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改革;有效途徑
我國的教育教學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促使不同學科的課堂教學改革,也全方位地實施和開展起來,讓課堂教學與有效地改革緊密地結合起來,推動教學效率和質量的全面提升,真正滿足學生對知識的需求,達到高效、優質課堂的構建。但是在實施課堂教學改革的過程中,由于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許多的一線教育者僅僅是迫于形勢的壓力而開展改革,導致課堂改革流于形式,沒有凸顯出其實效性,教育教學方式不具備時代特色,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不佳。鑒于此,初中體育教師要從實際出發,立足教學發展的方向,積極地探索有效的教學途徑,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真正把學生放在課堂教學的核心位置,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下面就如何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開展和和實施改革,進行如下探索:
一、挑選精確的內容,調動學生的鍛煉熱情,奠定改革的基礎
為了確保課堂教學如期的實施,需要從學生出發,找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內容,明確學科的方向,充分體現學科的靈活性和生動性,以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作為初中體育教師要以課堂為切入點,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找尋出合理的教學途徑,多給學生思考和鍛煉的機會,讓學生掌握更多的體育信息,促使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提升,能夠改善和調整教學結構,從而推動教學改革的深入。同時,體育課程本身對練習環節比較重視,因此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以后,需要通過反復的練習才能掌握操作的要領。在落實體育實踐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重視對學生心理素質的鍛煉,通過在課堂上進行反復練習,培養學生堅持不懈的品質,為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保障。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比賽。比賽活動的設計可以增強不同小組之間的競爭意識,同時也能鍛煉學生對失敗的接受能力。通過團隊比賽的方式,還能讓學生意識到團隊意識和協作能力的重要性。在比賽過程中,不同的團隊之間都會呈現出不同的優缺點,因此需要及時進行觀察總結,老師可以邀請學生進行自我團隊點評或者其他團隊點評,從而提高學生對自身的全面認識,通過這種方式,才能不斷改進,加快創新。
二、組織創新教學,發揮學生的主體優勢,推進改革的實施
創新是新課程改革得以推進的重要舉措,只有真正把創新思維融入到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優勢才能得到真正地發揮,學生參與課堂機會也很多,課堂改革真正全面實施起來。作為初中體育教師要擁有創新的精神,促使學生更加積極地探尋新知,加深學生對體育運動的了解,全面掌握體育項目學習的技巧,并對知識進行深入地探究,促使學生更加主動、積極,以彰顯學生的獨特個性,達到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羽毛球”這一項體育運動進行知識普及以及實際運動時,就可以在上課開始之初,先為學生大概講述羽毛球的發源及一些羽毛球運動時的運動規則及注意事項,然后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并兩兩一組去進行羽毛球運動。教師通過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去進行實際體育運動,使學生成為體育課上的行為主體,讓學生充分參與到體育課堂之中,發揮學生學習主體性的同時,提升體育學科的教學質量。
三、開展小組合作,促使學生全面進步,提升改革的效果
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改革效果得以提升的關鍵舉措。在濃厚的合作氛圍中, 學生對知識的感知力越來高,更愿意深入地探索新知,自主地進行探索,找尋出好的解決方案,以實現學生合作意識的增強。作為初中體育教師要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性,開展不同形式的探究活動,注重分層教學的融入,真正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合作機會,以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開發學生的合作思維,指引學生積極地探索新知,以達到學生的不斷進步。例如,以“籃球”的教學活動為例,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運動能力、身體素質、籃球技能的高低等因素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開展小組教學活動。在分組的過程中,保證每個小組中有一到兩名控球或投籃能力高的學生,指定他們作為小組的隊長,指導其他學生進行控球、運球、投籃的練習。針對學生動作做得不合理或不規范的地方,隊長應及時指出來予以糾正。小組之間還可通過籃球比賽的形式來加強練習,在比賽中體會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如此,通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從中能夠取長補短、互相促進,對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團隊精神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言而總之,新課程改革已經為初中體育教學注入新的力量,成為課堂改革深入進行的重要依據。在面對復雜多變的教育教學形勢下,初中體育教師必須靈活地運用以上有效途徑,探索新的教學渠道,變革陳舊教學模式,全身心地致力于教學改革中,把握最佳的教學契機,妥善地處理教學中各種矛盾,創設出學生愿意鍛煉的氛圍,調動學生進行體育學習和鍛煉的興趣,成功地引起學生的密切注意,發揮學生的主觀意愿,從而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劉成剛.新課改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27):78-89.
[2]朱新宇.探究初中體育課堂改革教學策略的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8(09):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