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軒譯
【摘 要】影子銀行是學術界和政府監管部門關心的重要理論和現實問題。本文對影子銀行經濟后果的相關文獻進行綜述,主要是闡述影子銀行的概念與特征,并對影子銀行宏觀經濟后果與微觀經濟后果的相關文獻進行梳理,把握影子銀行經濟后果的研究動態,為影子銀行經濟后果進一步研究提供思路與理論參考依據。
【關鍵詞】影子銀行;經濟后果;宏觀;微觀
次貸危機發生后,人們逐漸意識到影子銀行體系存在巨大風險漏洞,圍繞著影子銀行的發展、風險和影響等問題,進行進行了一系列研究。影子銀行促進了中國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的關聯,使流通的金融產品更加多樣化和復雜化。同時推動不同的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和融合,優化現有的金融產品和金融結構,充分發揮了調節市場流動性的重要作用。本文在借鑒前人研究成果基礎上,對影子銀行的經濟后果進行綜述,旨在為影子銀行經濟后果進一步驗證提供依據。
1、影子銀行的概念與特征
影子銀行體系內部結構復雜,對于影子銀行的定義、范疇等相關問題,還未形成一致的認識。Gross(2007)指出,影子銀行是在金融衍生品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具有規避監管功能的隱秘銀行體系[1]。易憲容(2009)定義影子銀行為利用資產證券化方式將商業銀行貸款“打包”來隱匿其信貸業務的“信貸融資體系”[2]。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2012)將其定義為能夠提供與傳統銀行體系相類似的信貸支持、期限匹配等服務,但未受到監管當局信貸規模、資本充足率等約束的信用中介機構。其業務開展主要建立在對多種金融工具的操作和運用之上,能夠為個人或機構提供信用、期限和流動性轉換的服務,從而部分代替傳統商業銀行的信用創造功能,對社會信貸規模起到放大的作用。影子銀行業務一般具有“三高兩低”的風險特征,即高風險偏好、高杠桿率、高期限錯配、低透明度、低監管程度。Pozsar et al.(2010)指出,影子銀行體系運作過程的始點一般是發起貸款,而終點一般連結著批發性融資,長期風險貸款通過這種方式被轉換為短期的貨幣市場工具[3]。
2、影子銀行的宏觀經濟后果
影子銀行促進了中國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的關聯,使流通的金融產品更加多樣化和復雜化。同時推動不同的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和融合,優化現有的金融產品和金融結構,充分發揮了調節市場流動性的重要作用。
當前,我國的金融市場還處于發展階段,政府對金融市場的干預較多,導致金融市場的自由化程度較低,其中金融抑制是影響金融市場發展的主要原因。在這一環境下,Barth et al.(2015)認為,利率管制使得可以彌補利率低下的影子銀行業務出現并擴散,因此利率的非市場化是影子銀行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4]。藍天,張春光(2019)構建了包含異質性企業和影子銀行的多部門新凱恩斯動態隨機一般均衡模型(DSGE),研究發現,利率市場化改革能夠給家庭、低風險企業和商業銀行帶來福利改善,而對高風險企業和影子銀行則會造成福利損失[5]。趙金鑫(2019)認為,我國影子銀行主要表現為“銀行的影子”,當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尚未完全完成時,影子銀行體系的資金價格是“市場軌”的具體體現,通過利用分位數回歸技術實證分析發現,利率管制的強度越大,對市場資金價格的扭曲越明顯,影子銀行體系這一資金黑市就會發展越快[6]。并且,學者研究表明,影子銀行體系的存在會顯著影響中國利率傳導的有效性(Funke等,2015)。因此,對中國商業銀行和影子銀行共存這一經濟特征的刻畫,是分析中國利率市場化的必要前提[7]。
內部影子銀行對于宏觀經濟增長具有一定推動作用。劉璐(2016)通過研究2002-2013年中國GDP與影子銀行發展規模的變動關系,發現自2008年以來,影子銀行規模與中國經濟增長為同趨勢變動,并且與社會產出缺口呈反方向變動,說明影子銀行的發展填補了產出缺口,對宏觀經濟增長有相當顯著的作用[8]。李治章,王帥(2018)研究表明,我國經濟增長與內外部影子銀行的發展之間均存在單向因果關系,中國宏觀經濟發展是外部影子銀行規模迅猛發展的原因,反之,外部影子銀行規模擴大不是宏觀經濟發展的原因,但是內部影子銀行發展是中國宏觀經濟發展的原因[9]。
我國影子銀行的發展規模迅速擴大,而影子銀行作為金融創新的產物,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其潛在的金融風險也對金融穩定和貨幣政策調控目標的實現產生了影響。Jimenez G.S(2014)通過實證分析發現,當實施靜索性貨幣政策時,影子銀行的規模不會縮小反而增加[10];王姝怡,丁佳蘊,張慧毅(2019)通過建立VAR模型,分析了影子銀行對我國貨幣政策影響。結果表明,影子銀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貨幣政策作用[11]。
此外,影子銀行模式自有的隱蔽高杠桿操作等內在風險,為正常的金融體系帶來了不穩定因素。邱麗萍,馮玲(2019)以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國金融機構、股票市場、債券市場、貨幣市場、外匯市場、房地產市場和政府機構的月度數據為樣本,構建金融壓力指數(FSI)來測度我國系統性金融風險。結果顯示,FSI大多處于中度風險水平,其峰值出現在2015年6月的股市異動時期;影子銀行顯著影響了系統性金融風險,銀行表外業務是影響系統性金融風險的主要因素[12]。
3、影子銀行的微觀經濟后果
從微觀來說,影子銀行的出現突破了傳統銀行的某些束縛,滿足了客戶對于傳統金融產品的新需求,將傳統商業銀行的產品服務空白進行補充,形成了與傳統銀行的良性互補關系,可以推動整個銀行體系的經營效率。
首先,影子銀行影響中小企業融資。童俊,王瓊(2017)影子銀行對中小企業融資的影響具有兩面性,影子銀行監管體系的豐富和完善勢在必行[13];危晨陽(2019)在研究中發現,影子銀行融資相比傳統銀行有許多優勢,包括資本要求低,抵押條件寬松,手續建議靈活等,有效減低了交易成本,間接提高了中小型企業的收益[14]。同時給中小型企業提供了新的融資渠道,滿足了不同融資所需的融資理財產品組合要求。
其次,影子銀行沖擊傳統銀行經營模式。高蓓,張明,鄒曉梅(2016)分析了影子銀行負債端理財產品對商業銀行經營穩定性的影響機制,結果表明,發行理財產品通過降低資本比率與資產收益率,降低了商業銀行經營穩定性;不同規模商業銀行發行理財產品,或是同一商業銀行發行不同類型、不同期限理財產品,均會對商業銀行經營穩定性產生負面影響[15]。
4、文獻評述
國內外學者圍繞著影子銀行的經濟后果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從現有文獻來看,影子銀行對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的影響基本產生了積極的經濟后果,為現存的金融市場提供了創新的方向。但是研究也存在不足之處,對于影子銀行經濟后果的研究較為分散,大多是從某一角度展開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面,側重于定性研究,關于影子銀行經濟后果的實證分析還有待于進一步拓展。
【參考文獻】
[1]Gross,B. Beware Our Shadow Banking System. Fortune Magazine,2007.
[2]易憲容.影子銀行體系 信貸危機的金融分析[J].江海學刊,2009(3):25-27.
[3]Pozsar,Z.,& A,Tobias.,& A,Adam.,B,Hayley. Shadow Banking.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Staff Reports. 2010.7
[4]Barth,P.,Zaman,J. and Zephirin,M.. Bank Consolidation, Internalization, and Conglomerization:Trends and Implications for Financial Risk, Financial Markets, Institutions and Instruments,2015,13(4):173-217.
[5]藍天,張春光,葛金鋒.企業風險、影子銀行與利率市場化改革路徑——基于DSGE模型的分析[J].金融監管研究,2019(05):1-17.
[6]趙金鑫.影子銀行、利率管制與利率市場化改革[J].上海金融,2019(06):50-55.
[7]Funke,M.,P. Mihaylovski,and H. Zhu,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 in China:A DSGE Model with Parallel Shadow Banking and Interest Rate Control,HKIMR Working Paper,2015,12.
[8]劉璐.貨幣政策、宏觀經濟波動與我國影子銀行發展的研究[J].吉林金融研究,2016(01):6-13.
[9]李治章,王帥.中國影子銀行業務規模與宏觀經濟增長影響研究[J].特區經濟,2018(07):65-70.
[10]Jimenez G.S.Ongena,J.-L. Peydro,J. Saurina. Hazardous times for monetary policy what dotwenty-three million bank loans say about the effects of monetary policy on credit risk-taking?[J]. Econometrica,2014:463-505.
[11]王姝怡,丁佳蘊,張慧毅.影子銀行對貨幣政策的影響研究——基于Var模型實證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9(19):96-97.
[12]邱麗萍,馮玲.影子銀行對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影響研究[J].福建金融,2018(09):34-40.
[13]童俊,王瓊.我國金融創新現狀下影子銀行對小微企業融資影響的分析[J].湖北工程學院學報,2017,37(02):118-120.
[14]危晨陽.我國影子銀行對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影響[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9(01):39.
[15]高蓓,張明,鄒曉梅.影子銀行對中國商業銀行經營穩定性的影響——以中國14家上市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為例[J].經濟管理,2016,38(06):138-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