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是我國社會經濟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尤其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金融經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經濟地位。對于社會經濟而言,金融經濟猶如一把雙刃劍,既有助于促進社會經濟的獲得持續性發展,也會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一定的阻礙。從目前的發展形勢來看,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正在經歷著分離趨勢。本文對此進行了相應分析。望能夠給相關工作者帶來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金融經濟;實體經濟;分離思考
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二者之間是相繼承的關系。從產品范圍來看,金融經濟產品范圍要比實體經濟的產品分范圍大一些。為此,相較于實體經濟,金融經濟在吸納資金的能力上更為顯著,進而給金融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反之,實體經濟受到資金實力的影響,發展動力不足,并不斷地與金融經濟相分離。以下內容對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分離原因、分離表現、負面影響進行了相應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對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合理分離措施進行了闡述。
一、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分離因素
(一)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比例失衡
金融經濟是在實體經濟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換而言之,金融經濟是對實體經濟的一種有效延伸。在現實經濟發展中,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二者相互依存、共同促進。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受到資金吸納能力的影響,金融經濟發展速度逐步加快。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實體經濟發展后勁不足,進而使得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間的發展差距越來越大,并最終導致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分離。
(二)科學技術與制度因素
快速發展的科學技術,如信息網絡技術、大數據技術等,為金融經濟的持續性發展提供了先進的技術支持。由于我國經歷了較長時期的實體經濟發展階段,使得國家對實體經濟的法律監管制度較為完善。而隨著金融經濟的迅猛發展,國家未及時制定出相配套的經濟管理制度。尤其隨著網絡交易平臺數量的逐步增加,國家缺乏健全的監管機制,造成金融經濟得不到有效監管,進而給金融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埋下了諸多安全隱患。一旦金融經濟發展出現問題,將會直接影響到人們的資金安全以及社會穩定。為此,制定健全的金融經濟法律監管制度就顯得尤為重要。
(三)缺乏健全的金融經濟監管制度
市場經濟具有著一定的自由性、開放性。而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階段,我國的市場經濟也具備了一定的特殊性。由于金融經濟發展較為迅猛,使得我國的金融經濟監管仍處于初期發展階段,很多的監管行為也是以摸索的方式在進行。為了更好地監管金融經濟發展,我國相關監管部門也是在積極探索,并努力結合國家市場經濟特點,制定出科學完善、適合自身發展的金融監管體制。尤其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各個國家間的資本流動速度逐步加快,一旦金融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出現問題,將會給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二、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分離具體表現形式
(一)金融企業逐步擴大與兼并
金融企業擴大與兼并是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分離地重要表現形式。盡管金融企業擴大與兼并,可以在短期內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給社會創造出更多的就業崗位,進而促進金融企業獲得持續性發展注入充足的動力。但是,不可否認,由于我國金融經濟發展較為迅猛,國家相配套的金融監管制度并不完善,進而造成金融監管工作不到位,給國家整個經濟地健康發展埋下安全隱患。為此,在金融經濟迅猛發展階段,我國一定要給予金融企業擴大與兼并現象足夠的重視,有效防止不健康的金融企業擴大或者兼并行為影響到實體經濟的發展,進而預防給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分離提供條件。
(二)實體經濟發展動力不足
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是國家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兩大組成部分。一旦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發展不均衡,將會直接影響到國家整個經濟市場的健康發展。在社會主義發展新時期,金融經濟一旦發展過于迅猛,且得不到國家有效監管,就會造成實體經濟與金融經濟分離。近幾年,隨著金融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越來越多地認同了金融經濟,并愿意將資本投入金融市場,以此來獲得更多的利潤空間。而實體經濟資金吸納能力的變弱,使得實體經濟無法獲得充足的發展資金支持,進而大幅度降低實體經濟的發展速度與發展質量。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發展速度的不均衡,勢必會造成二者的分離。為了保證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政府必須給予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分離現象足夠的重視。
(三)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發展速度與發展水平間的差距逐步加大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等先進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金融經濟在吸納資金方面的能力逐步加大,且越來越多的金融企業誕生。相較于實體經濟,金融經濟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且二者在發展速度與發展水平上的差距逐步拉大。盡管金融經濟發展速度迅猛,但是缺少了實體經濟的有效支持,金融經濟的繁榮也只能是空前的。為了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平穩、健康、可持續性發展,就需要有效均衡二者的發展速度與發展水平,并保證二者在市場經濟比例上的平衡。
三、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分離的負面影響
(一)市場經濟無法獲得持續性發展
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是市場經濟不可或缺的兩大經濟組成部分。一旦二者分離,就意味著金融經濟發展過速,實體經濟發展受到打壓。在缺少了實體經濟的有效支撐下,金融經濟也只能呈現出短暫的繁榮,最終會因缺少實體經濟的扶持而出現影響到金融經濟的持續性發展,并最終導致整個市場經濟難以獲得可持續性發展。
(二)經濟度量缺乏精準性
國家或者地區在進行宏觀調控時,往往會將經濟度量作為主要的判斷依據。在實體經濟發展黃金期,經濟度量的精準性較高。然而,隨著金融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分離,使得經濟度量的精準性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而造成此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相較于實體經濟,金融經濟存在一定的投機行為。第二,金融經濟中的金融產品市值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市值的不斷變化,勢必會影響到各項經濟指標的精準性。隨著實體經濟資金吸納能力的下降,越來越多的資本流入金融經濟。這不僅會造成實體經濟發展資金不足,也會影響到金融經濟度量工作的順利進行。一旦經濟度量失去了精準性,最終會影響到市場宏觀調控的順利開展。
四、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合理分離調控措施
(一)營造寬松的貨幣政策與信貸政策
實體經濟的經營主體多數集中在中小型企業。然而,隨著金融經濟擴大與兼并行為的出現,越來越多的實體企業面臨了被收購的風險。而造成此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則是實體經濟缺乏充足的發展資金。為此,國家需要為實體經濟經營主體營造良好的貸款政策。國家通過降低貸款門檻與審核力度,來幫助中小企業獲得更多發展資金,并有效規避掉被大型金融經濟企業收購的命運。
(二)為金融經濟營造良好的法制監管環境
從整體來看,我國金融經濟法制監管制度的訂立工作并未跟上金融經濟的發展步伐。為此,國家需要加大金融經濟法制監管力度。通過制定健全的金融經濟法律法規與監管制度,來有效防止金融經濟出現投機行為,進而保證金融經濟發展基礎的夯實性。
(三)加大實體經濟發展力度
實體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金融經濟獲得持續性發展的堅實基礎。為了有效防止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分離,我國需要加大實體經濟發展力度。國家需要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將先進的信息技術與大數據技術等技術積極地應用于實體經濟中,為實體經濟發展注入強大的技術支持。
(四)為金融經濟營造更大的發展空間
在新時期,金融經濟是在實體經濟的基礎上發展而來,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成分。盡管金融經濟的快速發展給實體經濟發展帶來一定阻礙,但不可否認的是:金融經濟地快速發展,在整體上提升了我國的市場經濟發展水平。因此,國家在為金融經濟發展制定法律法規與監管制度的同時,也需要為金融經濟發展創造更大的自由發展空間,并在合規合法的條件下,最大程度激發出金融資產的潛在價值。
(五)有效平衡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發展速度
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分離的主要原因是二者發展速度失衡。因此,為了有效防止分離現象的出現,國家需要有效調整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發展速度。具體措施如下:首先,政府在法制監管工作上最大程度實現公平、公正原則。其次,要結合國家現實需要,制定出一個切實可行的發展差距范圍,并最大程度上保證二者均衡發展。
五、結束語
總之,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金融經濟在我國市場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而金融經濟的迅猛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惡化了實體經濟發展環境。隨著二者發展差距的逐步加大,使得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出現了分離。一旦分離現象得不到有效解決,將會最終影響到市場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為此,以上內容從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分離因素、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分離具體表現形式、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分離的負面影響、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合理分離調控措施進行了相應分析。希望可以給相關工作者帶來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張子健.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分離的思考[J].中國市場,2018(12):55-56.
[2]都春峪.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分離的思考[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7(30);237-238.
[3]張卓姁.淺談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分離的思考[J].經貿實踐,2017(12):120.
作者簡介:周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在職人員高級課程研修班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