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
摘要:在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科體系中,無論是普通高等教育,還是職業教育的培養模式,聲樂教學都是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種給人們帶來美的感受的藝術形式,音樂對于當代幼兒教育的重要性已經得到了眾多專家學者和一線教師的認同與重視。而在致力于培養出更多優秀幼兒教師的學前教育專業中,教學管理者和一線教師一定要深刻認清當前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的現狀,采取更加有針對性的調整對策,才能更好地實施教育教學,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和綜合素質水平,為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
關鍵詞:學前教育;聲樂教學;調整對策
一、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現狀概述
從現實情況來看,在很多開設有學前教育專業的學校教育體系中,其學前教育專業的聲樂課程開展往往是采取非常常見的集體授課模式。從現代教育的調查研究來看,不少被教育對象對于這樣一種集體授課模式褒貶不一,這樣一種集體演唱的方式在全面教育的利好下,難免存在聲樂課之中部分學生游離于學唱狀態之外,無法彰顯自己特點的實際情況,在這樣的學唱模式之中也無法發揮幼兒聲樂教學的成效。與此同時,在實際的教學之中,聲樂教師也無法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與就業取向,采取的是相同的教學方法,導致對學生歌唱技能過于看重,忽視了當前社會背景下對于人才培養的需求與期待。鑒于此,筆者認為,這一種沿用多年的傳統的學前教育聲樂教學缺少針對性、全面性和系統性。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教育行業科技與理念也在飛速發展,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必定會面臨諸多挑戰,這就要求學前教育專業的聲樂教師能夠將學前教育專業的特色相互結合起來,最終在聲樂教學領域之中更進一步。
二、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調整對策分析
(一)結合學生特性進行教學
因為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思維相對開放,學生好動,對于感興趣的東西有著積極性,尤其是對于中、高職院校學生來講更是如此。因此,聲樂教師就需要結合實際,基于學生特點出發,在其知識接受能力滿足的同時,能夠提升其專業技術,通過帶有趣味性的教學模式來激發其學習積極性。筆者認為,聲樂教學可以利用多元化的課程模式,與實際教學經驗相互結合。針對個別培養,還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開展。在聲樂教學中,可以選擇小班制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針對學習基礎不同的學生開展針對性的輔導,從而對學生不足之處了解情況做針對性的彌補,讓其能夠將自身的優勢發揮出來。因此,通過完善的科學教學體系的建立,才能夠將聲樂理論和實際演唱技巧相互結合起來,從而提升學生的專業知識能力。例如,在具體的學習中,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實際特點,選擇先慢練,等待技術成熟之后,逐漸提升速度。所謂慢,也就是能夠放慢速度,快則是按照規定的速度進行。對于所練習的曲目,也需要結合學生的特性,從慢開始,能夠明確譜面的各種要求,然后回歸到原本的速度。在慢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節奏和節拍,這樣才可以均勻進行下去。一次次慢練就成為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當然,也需要結合學生的特點才能夠更好地去實施。
(二)創新形式,推動教學形式多元化發展
通過教師的多樣化教學是為了幫助學生提升對聲樂學習的興趣,教師還需要積極轉變教學模式,提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將講課與聽課的觀念淡化,這樣就可以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筆者在長期教學實踐中歸納總結認為,要著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要豐富課內教學形式。通過小組討論、合作學習、情境創設等方式,可以豐富課內教學的形式。第二,要豐富學生的課余學習方式。從這點意義上來講,即便學生的重要任務在于學習,也不能僅僅局限于學校的教與學。高質量的合唱專場、音樂劇等都是非常好的學習機會。除了通過各種形式的音樂專場匯報演唱,也可以舉行教師或者是學生的個人聲樂專場。同時,要鼓勵學生欣賞高檔次的聲樂演出以及專場音樂會,這樣也可以豐富課余學習方式。第三,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與課堂氛圍。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其本身就是教師和學生之間雙向動態知識的傳授,合理有效的課堂教學,才能夠讓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進來,最終滿足良好學習效果的要求,并且這樣的方式也是對情感的一個實際認知過程。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要懂得自身角色的轉變,能夠將教學的主體性直接賦予學生,讓自身變成課堂的引導者和參與者,這樣才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第四,提高學生的舞臺表演能力。在學前教育專業的聲樂教學中,舞臺表演也是必修課程,舞臺表演是音樂實踐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藝術修養的全面展示。在舞臺表演中,聲樂表演具有極強的綜合性,對于其表演技巧、舞臺經驗、演唱能力等都有著極高的要求,并且對于表演者的舞臺素質也有著極大的考驗。學前教育專業之中的聲樂教學還需要注重舞臺表演教學的加強,能夠在實踐之中提升能力與經驗。鑒于此,筆者認為,注重對于學生心理方面的引導,通過形成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才是提升舞臺表演能力的關鍵所在。
除了上述這些,在日常的教學與訓練中,針對內向性格的學生,教師還需要做好積極的引導,能夠讓學生對于自己有足夠的認識,可以克服不自信、自卑的心理問題,能夠基于教育學和心理學等專業角度來進行對應的鼓勵與引導,通過各種環境的營造,幫助學生調整其心理狀態,鍛煉其反應能力,多組織演唱活動與比賽,讓存在心理阻礙的學生可以慢慢去表現自己,逐漸找回自信,這樣也可以有效規避性格上的缺陷。之后,學生還需要基于自身的角度進行分析,能夠從主觀上認識到自身性格方面的缺陷,克服因為性格原因造成的心理問題。
三、結論及建議
綜上所述,少兒強則中國強,幼兒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建設和發展的希望,其接受的教育水平也會影響到我們整個國家的發展。而音樂教學作為幼兒教育之中無法剝離的一部分,聲樂演唱就是最為直接的教學方式,也是幼兒教師需要具備的能力之一。因此,在學前教育專業中,需要重視聲樂教學,通過自身能力的提升,在專業方面進行更多的研究與實踐,才能夠在自身演唱能力專業度提升的同時,讓教育同樣也能夠擁有更高的標準。作為開辦學前教育專業的學校,就需要注重并支持聲樂教學,才能夠實現其教學質量的完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