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舞蹈作為一門高雅的藝術,其發展不斷的多彩化,我國有很多的舞蹈職業院校培養了大量的優秀人才。同時也有很多的舞蹈藝術是帶有中國特色的,并且代表我國走出了國門,這樣讓中國的舞蹈站在了世界的舞臺上。舞蹈意識來源于生活,同時又高于生活,而藝術的本身就會回歸生活中之中。
【關鍵詞】社區舞蹈;公共文化;建設
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出現了各種類型的組織、活動正在將舞蹈藝術從象牙塔中向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中發展,在這個發展過程中出現了社區舞蹈這樣一種傳播形式。社區舞蹈的開展也說明了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隊伍的逐漸壯大。它不只是民眾自發的組織,也是專業培訓的新型結構,主導這一隊伍的核心工作者應該由各級文化館、文化站的舞蹈專業工作者為主,通過多種形式方法開展工作,讓社區舞蹈能夠更好的推動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隊伍的建設工作,兩者能夠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讓社區舞蹈不再單一化、肢體化,而是逐漸的結構規范化,內涵深度化,逐漸變成有組織,成規模的文化活動。社區舞蹈未來將會在構建基層公共文化隊伍建設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音樂舞蹈元素在我國已經有很久的發展歷史,是人類智慧的一種結晶,經過長時間的發展與創新,成為群眾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對于社區舞蹈文化正式因為其豐富多彩的形式與群眾的廣泛參與,受到社會的重視,同時社區舞蹈已經成為文化的主力軍。其對于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于社區舞蹈對群眾文化基層建設作用的研究,相關學者認為群眾文化的形式與內容等特點進行分析,社區舞蹈文化具有其自身的特點與優勢。
在張建斌學者的《大眾舞蹈在社區文化建設中的作用》一文利用了文獻法總結出了大眾舞蹈的特征,即:內容社會性、形式多樣性、活動場所開放性、風格地域性、活動時間季節性。一些資料表明新形勢下的文化建設對我國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并且提示我國需要堅持占領文化的陣地,發揮廣場文化的重要性與使用功能,確保提高市民的生活質量與水平。隨著我國歷史文化的發展與變遷,以群眾舞蹈為主題在群眾文化建設中起到重要的影響作用。綜合上述幾點,對于社區舞蹈的研究取已經得了一定的階段性成果,但是對社區舞蹈與基層文化服務隊伍建設作用的研究卻是不多,上述的研究及豐富的文字記載為本文的寫作提供了重要的文獻資料。
本文將著重從三個方面研究探討如何發展社區舞蹈讓它更好的助力于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隊伍的建設工作。
第一,集中舞蹈骨干深入到基層,通過輔導教學的方式帶動人群參加到社區舞蹈隊伍中來。社區的舞蹈主要是針對不同的年齡階段與不同層次的人群展開的一種多樣性的活動,其涉及到的范圍非常的廣泛,是人民群眾文化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也在人們的生活中起到重要的影響作用。社區舞蹈教育工作主要是是以生動多樣的方式滿足人們的不同要求,另外也給舞蹈工作者提供了很大的發展空間,展示自己的才華。舞蹈骨干是社區舞蹈的重要組織者,同時也需要具備較高的思想與藝術素質,從而會對周圍的舞蹈愛好者產生很大的吸引力,更好的凝聚人群的力量,從而組成多樣化的社區舞蹈群體,建立一支業余的舞蹈團隊。具有較高素質的舞蹈骨干人員對于社區舞蹈的發展會產生重要的影響。社區群眾舞蹈是大眾文化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會給人們的生活增添很多的色彩,拉近舞蹈愛好者之間的距離,從而促進所有舞蹈人員的全面發展。
第二,實施多樣化的活動可以促進社區舞蹈的全面發展,促進人群中舞蹈愛好者的積極參與。首先,社區舞蹈的活動實施重要強調了群眾的特點,通過集思廣益,選擇群眾喜歡的方式與方法,注重提高群眾參與的積極性,為群眾舞蹈文化的發展創建良好的平臺。讓更多的群眾在舞蹈文化活動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讓舞蹈可以實現平民化與日?;?,吸引更多的愛好者參與到其中。其次,做好主題活動。定期的組織一些舞蹈的交流活動,根據舞蹈愛好者的年齡進行分類組織,兒童節的時候可以舉辦兒童的舞蹈活動,青年節的時候可以舉辦青年的舞蹈比賽,在一些傳統的節日里可以舉辦主題的活動,通過定期的組織地方性的舞蹈交流活動與比賽,增加社區舞蹈人權的參與,提高群眾的舞蹈水平。再次,社區的舞蹈活動需要保證趣味性與參與性,開展多樣化的舞蹈活動能夠培養舞蹈愛好者的競爭意識與活動的精神,從而提高舞蹈愛好者的興趣,感受到團隊精神的影響,激發群眾對舞蹈的學習興趣。另外,還可以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培養一種良好的人際關系。最后,通過開展一些舞蹈專題的健身教育知識,從多個角度來分析社區舞蹈的優勢,讓大眾意識到舞蹈的優點,表現出其自身的獨特性。保證群眾對舞蹈認識的提高,激發群眾的健身積極性,讓社區舞蹈成為群眾生活中的一個重要部分。
第三,舞蹈骨干是社區舞蹈普及中的“帶頭羊”,是公共文化服務隊伍的橋梁和紐帶。首先,需要提高社區舞蹈工作的普及性,深入到基層中,對不同的年齡階段、群體與不同行業的人群實施針對性的舞蹈宣傳活動,促進人民群眾對于舞蹈的正確認識。其次,舞蹈的骨干還應該具有高于一般群眾的文化素養與分辨能力,在一定的范圍之內因其專業性與較高的素養贏得群眾的尊重與信任。因此,舞蹈的骨干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從而感染群眾的想法。需要舞蹈骨干人員對舞蹈愛好者的舞蹈活動給予正確的認識,避免出現為了比賽而比賽,維護社區舞蹈的正確發展。最后,社區舞蹈的骨干人員還要編制合理的舞蹈活動,通過特定的社區活動提高社區舞蹈的配合性。對傳統的文化活動實施積極的改造與補充發展,不斷的完善社區舞蹈的活動內容。各級舞蹈骨干要加強自身學習,排練出優秀的適合各類群眾團體的作品,運用到教學當中。
第四,各個階層的文化館與文化管理部門需要積極的引進先進的舞蹈人才,從而保證社區舞蹈活動的大禮實施。作為舞蹈的骨干人員需要不斷的強化自身的學習能力,通過展示優勢的作品實現自身的價值,并且將這些優秀的作品應用到教學的活動中。另外還要注重自身創新能力的提高,不斷的發展舞蹈活動,為社區創作出適合的舞蹈活動,保證題材的新穎。
綜上所述基層公共文化隊伍想要建設好,社區舞蹈屬于重要的組成之一,社區舞蹈將人民群眾與舞蹈進行充分的結合,從而保證更加貼近人民的生活沒提高生活的質量。參與社區舞蹈的成員們把自己對祖國,對生活的積極性與對舞蹈的渴望充分的展示出來,促進生活的和諧發展,社區舞蹈作為重要的一部分在自身的領域發展中構建基層和諧文化,傳播藝術獨特魅力。從而對社會的發展產生有利的影響。
自十八大召開以來,國家、社會對構建和諧文化家園作出了很大的成就,社區舞蹈作為基層文化,也在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隊伍建設中發揮著自己的作用。社區舞蹈相比較與其他健身形式來說容易開展更具有趣味性。既保證社區居民健康身心的發展,還傳承了我國的文化藝術,促進居民素養的提高。在生活與精神方面充實人們的生活與需求。社區舞蹈的開展還滿足了群眾的要求,為中老年人群提供了多樣化的生活方式,提高幸福生活的指數。社區舞蹈有著不可忽視的力量,在構建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隊伍建設的同時,二者相輔相成互利發展,助力于“中國夢”這個偉大目標的前進。
作者簡介:陳晨(1989—),女,山東聊城人,本科學士學位,文化館助理館員,研究方向:群眾文化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