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著農業科技及其配套設施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能夠在寒冷的冬天吃上綠色可口的反季節蔬菜,溫室大棚功不可沒。但是,目前專業化的溫室大棚種植技術的推廣在我國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勞動力文化水平提升還是一大難題,機械化水平較發達國家還有一定差距。針對這樣的狀況,本文提出了一種簡單的集成溫室大棚調節系統設計,在減輕勞動量的同時還為大棚管理提供科學經驗,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溫室大棚;系統調節;Arduino板;傳感器
1、設計背景
溫室大棚作為一種現代化的農業設施,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至今一直在不斷發展,我國的溫室大棚發展歷史也已經有近六十年的歷史。但是目前有些地區的溫室大棚還存在著管理落后,勞動成本高,勞動強度大,自動化程度低等缺陷結合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的物聯網技術,提出了一種基于Arduino mega2560 R3控制板的溫室大棚調節系統設計。通過對大棚溫度,空氣濕度,土壤濕度,空氣CO2,光照強度等檢測,作出相應判斷,繼而通過控制外部設備做出響應,實現了調節系統的自動化。
2、系統設計思路
調節系統是以Arduino mega R3為主控器,以各種溫室大棚的傳感器為信息采集設備,以各種外接裝置為調節終端所組成的閉環控制系統。其架構導圖如下圖一所示。
3、物理信息采集
3.1空氣溫濕度采集
使用NH211WS室內溫濕度傳感器,這是溫室大棚專用溫濕度傳感器,具有可靠,穩定,抗干擾強,體積小,響應迅速,能耗低等一系列優點。根據大棚空間大小,在溫室大棚空間內安裝一定數目此傳感器。用于采集空氣溫濕度數據,溫度量程為-40℃ 60℃精確度為0.2℃,濕度量程為-50% 80%,精確度為3%。因為大棚內溫濕度變化緩慢,所以間歇性向主控器發送信號通信,用于主控器判斷是否改變大棚的溫濕度。
3.2光照強度采集
使用NH207光照度傳感器,具有進口傳感核心,精確探測,且能根據光照強度不同來自動調節量程。量程有0-2klx、0-20klx、0-200klx等,精確度達到5%,分辨率為1。具有安裝方便,壽命長等優點。在作物周圍安裝后檢測作物周圍光照強度,不斷與主控器通信,用于主控器判斷,是否調整大棚遮陽效果,來改變光照強度。
3.3空氣CO2含量采集
使用NH162二氧化碳傳感器來采集大棚內二氧化碳濃度信息,其原理是采用紅外吸收檢測,單光源,雙通道核心,內置溫度補償功能,具有高靈敏度,壽命長,精度高,穩定等等優點。量程在0-2000ppm。廣泛用于溫室大棚二氧化碳含量的測量。在大棚內合理布置二氧化碳傳感器位置及數目,實時向主控器發送信號用于主控器判斷。是否需要調節二氧化碳含量。
3.4土壤濕度含量采集
使用NHSF48土壤水分傳感器來采集土壤濕度,測量精度3%。采用了FDR(Frequency Domain Reflectometry) 頻域反射原理,傳感器發射電磁脈沖,通過電磁波在介質中的傳播頻率來測量土壤表觀介電常數,繼而得到土壤相對含水量。傳感器的量程在0%-100%之間。具有簡單安全,快速準確,單點連續等優點。根據作物的自然生長特性,在大棚內的土壤合適的深度內合理安裝一定數目的傳感器,間歇性向主控器發送信號,用于主控器判斷。是否對土壤濕度進行調節(排水或澆水)。
4、數據分析與發送指令
數據分析模塊是arduino mega 2560 r3作為控制模塊。Mega2560 r3采用了USB接口的核心電路,搭載了ATmega16U2芯片,內置isp flash容量增加一倍,作為一種單片機MCU開發板,MAGE2560 R3能在windows系統上的專用IDE內開發,其具有54路數字輸入輸出,適合需要大量IO接口的設計,這里使用的傳感器較多,所以IO口多的mega板很合適。此外它還有4路串口通信引腳,可用于與其他控制器通信使用,4路串口信號分別是:(1)串口0(0號引腳RX,1號引腳TX), (2)串口0(19號引腳RX,18號引腳TX),(3)串口2(17號引腳RX,16號引腳TX),(4)串口3(15號引腳RX,14號引腳TX)。串口0與內部ATmega16U2 USB-to-TTL芯片相連,提供TTL電壓水平的串口接收信號。
在arduino的編譯器arduinoIDE中使用C語言進行源程序編譯,在控制器中將傳感器傳來的信息與數據庫中的閾值進行對比,并由控制器做出判斷,如果數據偏離設定閾值,則由控制器輸出電平信號,控制相應的外部設備(二氧化碳發生裝置、農業用翅片管式加熱裝置、溫室排氣通風電機、溫室霧化加濕電機、滴灌電機、排水電機)進行響應。此時閉環控制系統中仍然在實時監測,做到實時控制。
5、結束語
本文介紹了一種簡單實用的溫室大棚調節系統設計,具有造價低、易安裝、易維修、易于改變參數等優點。這種設計對于考慮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基本能將溫室大棚的環境控制在一個比較適宜的狀態,對于改善我國部分地區的溫室大棚管理模式具有一定幫助。
【參考文獻】
[1]鄭小東,王曉潔,李玲玲.面向植物生長智能監控的葉顏色特征提取[J].中國農學通報,2010(19):401-407.
[2]邢希君.基于多變量控制的設施農業溫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統的開發[D].太原理工大學,2018.
[3]劉璐,劉光偉.關于物聯網的設施農業溫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統的研究[J].科技咨詢.2018,(24):95-96.
[3]李興澤,王福平.基于物聯網的農業大棚智能管控系統[J].江蘇農業科學,2018,46(1):181-183.
作者簡介:劉城市(1997—),男,漢族,安徽省阜陽市人,本科學歷,學校:延邊大學工學院。
通訊作者:樸鋒愛,延邊大學工學院機械工程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