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婷
【摘 要】高校輔導員隊伍職業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敗,提升輔導員的職業能力是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發展的必然要求。在新媒體背景下,輔導員因外部環境的變化,教育環境及教育對象也發生深刻的變化,所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遇到了全新的變化和挑戰。本文從強化輔導員對新媒體的接受和利用能力,拓展新媒體素養培訓的新方式和新方法以及搭建輔導員工作平臺等方面來探討輔導員的職業能力提升路徑。
【關鍵詞】新媒體;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路徑
高校輔導員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施者和領導者,輔導員隊伍職業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敗,提升輔導員的職業能力是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發展的必然要求。新媒體是建立在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基礎上的各種媒體形式的總和,伴隨著通訊技術的迅猛發展和不斷普及,以網絡媒體、手機媒體為代表的新媒體逐漸成為大眾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新媒體其數字化、交互性、即時性、開放性等特點與廣大學生的需求高度契合,并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模式。
新媒體背景下輔導員因外部環境的變化,教育環境及教育對象也發生深刻的變化,所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遇到了全新的變化和挑戰。在新媒體背景下,如何更好地適應外部多變的環境變化,提升輔導員的職業能力體系,已成為高校亟須面對與解決的新的問題。
一、新媒體背景下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的意義
職業能力通常是指人們從事某一職業所需具備的本領,以及完成該職業活動所需要的綜合能力。探討新媒體背景下輔導員職業能力的提升問題,對于加強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及提升學生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1.有利于培養高素質人才
如今,隨著高等教育不斷深化改革,外界環境不斷變化,對創新人才培養的機制和大學生綜合素質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也需要輔導員的參與和引導。輔導員始終站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線,對大學生的健康成長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施者和領導者,輔導員職業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
2.有利于輔導員自身職業規劃發展
輔導員作為高校教師,同時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領導者和實施者,需要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知識、政治素養和業務能力,來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輔導員通過提升自身職業能力,可以更好地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發揮自身能力和作用,使得工作更加專業化和科學化。
3.有利于建設高水平的輔導員隊伍
當今世界,外部環境多變、復雜,想要更好地適應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需要不斷提高輔導員職業能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高校輔導員隊伍。高校可通過組織輔導員參加各種職業能力教育和培訓,切實提高輔導員處理問題的能力和自身綜合素質,進一步增強輔導員的職業認同感,提升輔導員自主工作的積極性。
4.有利于維護高校的安全穩定
近年來,由于外部環境不斷發展變化及高等教育的迅猛發展,高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招生人數逐漸增多,導致大學生心理以及安全等問題相關的事件不斷發生。因此,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一線的輔導員,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職業能力及綜合素質來面對多變的外部環境變化,全面掌握學生的具體情況,發生問題時第一時間分析、處理并反映給學校相關部門,做好學生和學校之間的溝通橋梁紐帶作用,保持高校整體的安全穩定。
二、新媒體背景下高校輔導員所面臨的挑戰
1.教育對象呈現多元化、主體化特征
當今大學生已迎來“00后”,這個群體的學生在新媒體背景的影響下表現出強烈的自我意識和表現欲望,他們對新技術的接受和駕馭能力使他們對權威的崇拜意識淡化,他們強調自我意識,價值觀呈現多元化、小眾化特征。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一味地單向灌輸方式已經很難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輔導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應變換方式,在日常的交往中以學生為本,根據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問題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在服務和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傳播正能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性。
2.輔導員面對的教育環境日趨復雜
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由于受網絡、手機等新媒體載體的影響,廣泛涉獵西方文化、大眾文化等多元文化,這給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沖擊和挑戰。網絡信息的虛擬化、新媒體信息傳播的快速化、自由化和傳播者的平民化等特征為一些負面信息的傳播提供了便利條件,許多沒有經過把關和過濾的虛假信息、負面信息、垃圾信息等通過微信、微博等被大肆傳播,產生了諸多問題。而當今大學生涉世不深、經驗不足等原因容易受到網絡上多元文化和意識形態的影響,缺乏足夠的自控能力而導致喪失價值判斷的標準和理想追求,直接導致大學生的思想和行動受到影響而偏離主流方向。此外,由于沉迷于網絡虛擬世界,現實的“我”和虛擬的“我”呈現明顯沖突,比如有的學生現實中不太愛說話、沉默寡言,但在新媒體的網絡平臺中卻異常活躍,自我意識強烈。大部分沉迷于網絡的學生,其生活、學生和人際交往未能有效協調,常出現明顯障礙和問題。這些都使得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環境日趨復雜化。
3.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面臨挑戰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常采用主題班團會、黨團活動、進課堂、進寢室、理論學習等單向教育引導模式,這種單向灌輸模式通常受到時間、地域、空間等方面的影響,進而影響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實效性。
新媒體背景下,信息傳播的快速化、自由化打破了時間、地域、空間等方面的限制,改變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傳統模式,輔導員想要更好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適應新媒體背景下外界快速變化的環境,改變工作模式,以便更好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新媒體背景下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路徑選擇
新媒體背景下,對輔導員的職業能力又有了新的要求和挑戰。高校應關注輔導員隊伍建設,提高輔導員職業能力和政治素養,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服務學生,促進高校的安全穩定,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更好地培養學生成人、成才、成功。
1.強化輔導員對新媒體的接受和利用能力
為確保高校輔導員隊伍職業能力的提升,在新媒體背景下應首先轉變輔導員傳統的育人思路,強化輔導員隊伍接受新媒體和利用新媒體的能力。輔導員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應抓住新媒體的優勢,利用新媒體傳播信息快速化和交互性強的特點,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平臺,但同時也要認識到新媒體有優勢也有劣勢,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盡量避免新媒體的不良影響。
想要有較高的新媒體的接受和利用能力,就需要輔導員有較高的媒介素養。輔導員應主動學習新媒介的相關知識,熟練掌握新媒體信息的傳播方式、策略方法和利用新媒體的溝通能力。只有加強對新媒體的理解、應用和創造能力,輔導員才能更自如地利用新媒體去潛移默化地影響和引導學生,把握工作的主動權。
2.拓展新媒體素養培訓的新方式和新方法
新媒體時代,想要提升高校輔導員的專業能力,應該根據工作內容和要求,組織與創新輔導員培訓的新方式和新方法。高校可以減少或摒棄單向知識灌輸的培訓方法,多加入輔導員能親自參與觀摩和互動的培訓活動。首先,信息化時代下網絡語言的應用已逐漸成為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潮流,高校可通過案例教學的方式,提升輔導員的網絡語言使用、寫作和掌控能力,通過對網絡語言的熟練應用而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其次,高校可結合輔導員在實際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組織科學化的培訓,培養輔導員網絡輿論的引導能力。新媒體背景下,輔導員應利用好微博、微信、易班等網絡平臺,及時發布時事熱點、重大事件等與學生息息相關的問題,通過網絡平臺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和思想政治水平。
3.搭建輔導員工作平臺
新媒體背景下,無論是高校還是輔導員,都應充分發揮新媒體技術優勢,創新學生教育管理平臺,開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陣地。首先,應建設全新的新媒體教育平臺,上面集合豐富的教學資源,實現新媒體與傳統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機結合。其次,利用新媒體的優勢,建立較強互動性的新媒體溝通平臺。在此平臺上,輔導員可以及時發布信息、密切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用自身人格魅力和思想政治素養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是非觀。最后,高校還可建設新媒體自我教育平臺。除了輔導員,從學生中篩選優秀的黨員、學生干部、成績優秀的學生等新媒體素質過硬的同學進行培訓,將他們在平臺上進行展示、做出好的榜樣作用,以帶動周圍同學參與到網絡自主教育活動中。
新媒體背景下,伴隨著多種形式的高科技的普及應用,傳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都受到了巨大的挑戰和沖擊。想要適應外界這復雜多變的環境,輔導員也應與時俱進,積極改變思想,正確認識新媒體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戰,利用新媒體,加大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力度,參加專業培訓,通過網絡平臺與學生進行積極地互動交流,將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滲透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不斷提高自身職業能力,以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劉丹丹.新媒體視域下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發展方向與路徑研究[J].鹽城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4).
[2]梁賀涵.新媒體視野下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的路徑探析[J].科教文匯,2017(20).
[3]肖霞.新媒體背景下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的路徑研究[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16(6).
[4]李琳.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內涵與提升路徑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