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

2019年,在太空軍事化話題上,多個國家公開宣布試射反衛星武器或者宣稱研發反衛星武器,引發高度關注。3月27日,印度總理莫迪公開宣稱成功進行動能武器反衛星實驗,7月又組織了首次太空戰演習;同樣在7月,法國總統馬克龍宣布成立太空指揮部,法國國防部長弗洛朗絲·帕利7月25日表示,法國將研發反衛星激光武器。作為軍事航天強國的美國,雖然沒有公開進行反衛星試驗或研發反衛星武器,但其2018年就宣布組建“天軍”,可謂是這一輪軍事航天競賽的始作俑者。
日本是下一個太空擴軍備戰的熱門。據日本媒體近期報道,日本目前正在考慮發射一種能在緊急情況下,幾分鐘甚至瞬間摧毀他國軍用衛星的衛星系統——“衛星殺手”。
日本政府消息人士稱,日本政府或于2020年下半年開始發射此類衛星。報道認為,日本政府的相關決定與俄羅斯等國正在開發的衛星有關。日媒援引防衛省代表的話稱:“我們的衛星現在沒有防御能力。”目前,日本擁有從事情報搜集和數據傳輸的地球靜止軌道軍用衛星。
為了讓自己研發的“衛星殺手”更有理由和依據,日媒發表文章稱,一些國家已開發出一種配備機械臂的“衛星殺手”(即反衛星衛星,亦稱攔截衛星)將會投入實際使用。所以,日本政府認為必須建立強化自己的太空防御能力,以阻止來自別國的攻擊。日本是一個航天大國,擁有成熟環保的氫氧發動機技術,并且在火箭和衛星的領域具有世界領先的水平。
日本防衛省代表沒有透露“衛星殺手”具體是哪一種反衛星手段,據推測應是一種天基反衛星武器。根據反衛星技術的發展,反衛星方式一般可分為“軟手段”和“硬手段”兩種。軟手段主要是采用主動和被動干擾手段進行“反衛星”;“硬手段”則是使用地基、空基、海基、天基反衛星武器直接摧毀衛星,包括反衛星導彈、定向能反衛星武器和反衛星衛星及空間作戰航天器等。

反衛星武器重出江湖,備受各國關注
由于將定向能武器或者導彈安裝在衛星的技術還未成熟,日本未來可能部署的天基反衛星武器應該是反衛星衛星,這種衛星主要分為共軌式反衛星衛星和靈巧伴星衛星。共軌式反衛星衛星很多人并不陌生,蘇聯在冷戰期間對這種武器進行了長期研究并進行了實戰部署。該衛星其實就是一種安裝了炸藥或無控火箭的“自殺衛星”,衛星重量裝有主發動機、姿態控制發動機和軌道機動發動機,在雷達或紅外系統的引導下可攻擊敵方衛星。
靈巧伴星衛星體積極小,它能寄附在敵方衛星或附近的微型衛星上,能在戰時根據己方相應的指令對敵方衛星進行摧毀。這一反衛星武器系統由母星、寄生星及運載器、地面測控指揮系統三大部分組成。寄生星平時寄附在敵方衛星上或敵方衛星附近,戰時才啟動發揮作用,由于大量采用微電子和微機電技術,衛星重量只有幾千克至十幾千克之間,小的甚至只有幾百克。地面試驗已證明,以發射寄生星方式摧毀敵方衛星,效率高、成本低,攻擊敵方衛星有非常高的效費比。
隨著太空競爭的加劇,這種誕生于冷戰期間的“衛星殺手”似乎有重出江湖的趨勢。2015年,美國媒體多次報道俄羅斯宇宙-2504衛星頻繁變軌并與微風上面級交會的消息,美國官方也公開表示了對俄羅斯發展反衛星武器的擔憂。據悉,宇宙-2504在2015年3~7月至少進行了11次軌道機動,并與發射該星入軌的微風上面級進行了在軌交會。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在軌操作技術的發展,反衛星衛星不再只能通過“自殺”的方式與敵方衛星“同歸于盡”,可以通過機械臂等在軌操作裝置,破壞或拆解敵方衛星。執行完任務后,可以機動至其他的衛星再次進行破壞。
大家知道,日本是航天技術比較發達的國家,對于研制和部署反衛星衛星擁有比較豐富的技術儲備。在衛星發射上,日本擁有H-2系列液體運載火箭、艾普斯龍固體運載火箭,這解決了武器的發射部署問題,尤其是艾普斯龍固體運載火箭發射準備時間短,成本相對也比較低,非常適合發射部署這種衛星。在衛星平臺方面,日本能研制多種類型的衛星和貨運飛船,因此研制反衛星衛星平臺也不存在技術障礙。在交會對接、在軌操作等方面的技術和經驗也非常多。其在1997年就發射的工程試驗衛星2Ⅶ,該衛星安裝了一個空間機械臂,臂長2米,有6個自由度,配有攝像機及輔助工具,末端安裝有長約0.15米的三指靈巧機器手系統,整個系統重約45千克。
至于日本未來將發射的“衛星殺手”到底是攔截衛星還是靈巧伴星衛星,亦或是配備了能夠執行在軌操作的衛星,過幾年也許就會露出真容。

日本空間機械臂技術一直走在世界先進行列
近年來,直接上升式反衛星導彈的發展也備受一些軍事大國或強國的重視。相對于共軌式反衛星武器而言,直接上升方式攻擊衛星無需進入軌道。通俗的說,直接上升式反衛星導彈就是一種特殊的反導攔截彈,只不過它攔截的不是速度較慢但突然出現的導彈彈頭,而是軌道相對固定但速度更高的衛星。直接上升式反衛星導彈從陸地、或者海上、或者空中發射升空后,上升直接奔向攔截衛星的攔截點,在預定位置摧毀衛星,從發射到命中的作戰全程時間一般只有幾分鐘,這對進攻方和防御方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不用提前部署至太空,反應速度更快,是當下熱門發展的反衛星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