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文
高職院校社團是高職院校學生的自發團體,經過長期的積累形成的校園文化。本文從高職院校德育角度出發,對社團的育人功能進行剖析,旨在通過社團活動結合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為高職院校德育工作拓寬形式和方向。
一、引言
高職院社團是在校大學生在自愿的基礎上自發組成的學生文化團體,實行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發展的模式。社團的活動形式包括了學校需要的專業社團、文化社團、思想政治文化團體,是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代表,是高職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高職院校社團組成部分
在中國,大部分本科高等院校的社團種類分為七大類,但是,高職院校由于專業和人數的局限性,一般分為五大類。第一類,政治型社團,政治類社團包括馬列哲學研究社、習近平中國夢研究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社團等,這類社團為公共社團,無論何種專業都需要學習,所以,學生參與覆蓋面較廣,能很好的實現學生政治言論自由,表達自己的三觀;第二類,學術型社團,學術型社團一般是針對高職院校開設的專業課程設置了學科專業社團,目的為了讓學生將所學的書本知識舉一反三,靈活的運用到實際中來,所以,該社團專業性較強,多以科研和實踐為主導方向;第三類,文化類社團,文化類社團是一文學為主的,為提升校園人文修養為文化團體,常見的有文學社、書法社、漢服社、英語學社、讀者協會等;第四類,藝術社團,藝術社團是學生社團的中心支柱,主要為建設和豐富校園文化,烘托校風、學風,藝術社團的下屬團體,常見的最大組織為大學生藝術團,其次有攝影團、DJ音樂團、街舞社、美學社、模特團、吉他社等藝術團體;第五類,服務類社團,主要為大學生對社會進行愛心義務奉獻,培養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和內心善良,主要包括青年志愿者協會、大學生禮儀隊、國旗儀仗隊、愛心協會等。
三、高職院校社團功能特點
(一)具有自主性
因為高職院校社團是學生自發組織的,是建立的自同道合的基礎上形成的,所以,大學生加入社團在條件和實踐上不受限制,也沒有像第一課堂那樣嚴格的教學督查, 學生們在社團里可以分享自己的長處,也可以學習別人的長處,具有獨特的自主性。
(二)具有導向性
高職院校社團具有啟發、教育、動員的功能,學生通過社團的活動、形式可以啟發學生創造性思維,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所以說,社團的導向功能是具有德育性的,在社團里,高職學生有了共同的奮斗目標,有了積極努力的共同方向,對于學生畢業以后的工作與生活具有積極的導向作用。
(三)具有凝聚性
凝聚性是高職院校社團德育教育重點培養的方向。凝聚性其實也就是培養團隊精神,無論學生畢業后走向任何性質的單位都離不開團隊協作,社團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們來說,是提前讓學生適應集體工作與生活,社團的宗旨就是為學生們帶來積極的正能量。學生們在每一社團活動的過程中意識到了團隊協作的重要性,每一次活動的背后凝聚了同學們在一起的使命感,集體協作的成功同時帶給了學生們無限的自豪感。所以,高職院校社團文化中的德育功能具有凝聚性。
(四)具有激勵性
激勵性是指上層使用多種鼓勵手段來保證下層積極進取,完善自我的政策。高職院校社團的激勵功能主要表現為民主激勵,每一位成員都是社團的主人,每一位成員都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組建團隊,并在團隊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促進自身的進步。
(五)具有調節性
高職院校社團文化中的調節性是通過社團活動的民主和說服教育形成的。在社團中,高職學生在人際交往中需要有良好的情緒控制能力,較強的組織溝通能力,有放疾的自我調節能力才能夠長期在社團中穩住腳跟,與同學們互助互愛、共同成長的人際交往關系。
(六)具有拓展性
社團是高職院校學生在校參與面積最廣,活動形式最多的組織。高職院校社團的招募要求學生具備積極向上的道德素質,樂于奉獻的崇高精神。所以,社團文化在社團活動的過程中體現了素質拓展的教育功能,通過社團的素質拓展教育功能來影響學生成員之間的協作與感情,促進學生共同發展、共同進步。
四、如何發揮社團育人功能途徑
(一)與時俱進、創新社團理念
高職院校社團組織具有強烈的時代性,與時俱進,順應時代不斷創新是教育部對高職院校社團提出的要求。這就要求高職院校社團首先要建立服務意識,完善服務系統,做好服務工作,保證服務滿意度;其次,要堅持育人導向,利用社團資源,提供給學生機會,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創造性,健全學生全面發展的人格。
(二)創新活動形式,增加活動參與度
高職院校學生社團是以活動為具體形式的,如果活動形式一成不變固然是難以長期吸引在校學生。創新活動內容,增強創新意識,鼓勵突破常規,才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參與度。社團參與度,一是要提高活動參與面,二是要提高學生的參與互動,三是要提高活動持續性,四是要打造社團精品,只有通過前期準備、宣傳手段、活動到位,才能確保社團在高職院校大學生人群中的影響力,保持社團的生命力,從而達到社團德育育人的功能。
(三)健全社團德育機制
依托學生社團建立德育機制,要從上方面建設,首先,要加強組織領導,發揮社團優勢,并且明確責任主體,結合大學生德育目標,合理的分配社團的責任與制度,根據制度實施責任到人,確保社團機制順利進行。其次,要完善監管機制,制定合理的監管標準,實施從章程、人員、主題等方面進行監管,確保大學生社團組織的育人方向。再次,健全社團保障機制,確保活動有場所提供,辦公用品能及時準備到位,活動經費能正常支出,且建立明確的文件資料,確保每一次活動有記錄、有流程。
(四)創建藝術社團,使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社區文化相融合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形勢下,校園文化與社會大文化相融合是校園社團文化服務社會的重要途徑。高職院校藝術社團既可以同時滿足校園文化、企業文化、社區文化的需求,又可以有效的整合高職院校與企業、社區的資源,使雙方達成共贏局面。高職院校藝術社團組織文藝志愿者赴企業、社區進行義務演出,為企業、社區帶來了新的活力與創造力,同時也增加了同學們社會實踐的經驗和服務社會的能力,有利于高職院校推行素質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目標。
五、結語
高職院校社團組織嫣然成為了高職院校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一部分,貫穿學生三年大學生活的始終。所以,建設一個多元、創新、有主題、有意義的社團文化對于高職院校德育建設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高職院校社團組織從育人的角度出發,鼓勵大學生參與學校活動、社會實踐,發揮學生在社團中的作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作者單位:南京旅游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