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雪媛
青年大學生作為微信朋友圈的“忠實用戶”和“頭號粉絲”,通過微信朋友圈發布動態、獲取資訊、圍觀好友生活,以及為好友發布的動態點贊、評論等,這些儼然己經成為大學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大學生正處于價值觀塑造的關鍵時期,在信息開放多樣的微信朋友圈環境中,大學生價值觀念沖撞日趨激烈、價值取向日益多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新的情景。本文僅就如何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好、發揮好微信朋友圈這一平臺談一點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CNNIC2019年第4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最新消息發布,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8.47億,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達99.1%。手機上網改變了我們與外界的聯系方式。而微信作為一款社交型軟件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據微信官方數據,目前微信的月活用戶已經達到10.825億,每天有450億次信息發送出,有4.1億次音視頻呼叫成功,妥妥的國民級應用。
微信通信不僅是我們聯系他人的主要通道,同時,微信朋友圈也成為我們抒發內心情感、表達意愿的重要方式和途徑。如何發揮和利用好微信朋友圈的隱性教育這塊重要基地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一個全新課題。
一、微信朋友圈主要功能
第一、分享功能。微信用戶可以在朋友圈中發布純文字信息、圖片、小視頻、圖片+文字或者小視頻+文字等形式的動態,同時也可以在其他網頁中獲得分享權和鏈接權利。但是圖片最多選擇9張,視頻一次只能發布一個,視頻時長不得超過15秒,如果你從相冊中選擇的視頻超過15秒,可對視頻的時長進行編輯。
第二、點贊和評論功能。微信用戶在朋友圈中發布和分享的信息,其好友均可以進行點贊和評論。這一功能既具有公開性,又有一定的隱私性。公開性是指微信用戶在朋友圈中的動態在沒有任何其他特殊設置時,他的所有微信好友是可見其動態的。隱私性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微信用戶為了記錄而選擇僅自己可見功能后,該條動態其他微信好友不可見;另一種情況就其好友的可見范圍內本身就是具有一種私密性,并且朋友圈中所有非好友之間的點贊、評論其他人是不可見的。
第三、推送功能。微信朋友圈于2015年1月25日首次推送廣告,推送的形式和用戶在微信朋友圈中發布動態的形式類似,多為“圖片+文字”形式。而推送廣告的內容由大數據平臺根據微信用戶的地域、性別年齡、婚戀情況、學歷水平、興趣等標簽選擇性推送到我們的微信朋友圈。換句話說,最近你在各種購物平臺上搜索的商品都有機會在微信朋友圈中被推送。
二、當前朋友圈主要內容及其特點
第一、心靈雞湯鼓舞士氣。科技的迅猛發展,使太多的人放棄了紙媒的正式閱讀,開啟了手機式的泛泛閱讀。例如有的微信用戶喜歡清晨發布一條關于勵志的朋友圈來鼓勵自己一天之計在于晨。亦或是在其他微信好友的朋友圈、其他網頁、微信公眾號等處看到有關勵志的美文美句轉發到自己的朋友圈中,以達到自我激勵的目的。
第二、花式曬心情表達情感。“曬”,在漢語字典中的基本解釋是把東西放在太陽光下使它干燥;人或物在陽光下吸收光和熱。這里的“曬”來自英文“Share”的音譯,意為把屬于自己的想法、情感、物拿出來與他人分享。在網絡中“曬”則被引申為以微信朋友圈為媒介,通過編輯文字、發布圖片或短視頻等形式,在微信朋友圈中將自己的衣食住行等物質活動或精神活動表達和表現出來。當前,很多微信用戶習慣將自己的日常生活復制或移植到微信朋友圈,導致微信朋友圈中所“曬”的內容呈現出多元化,例如:假期出游會用圖片+所在位置的形式曬美景、好友聚餐時會“曬”美食、情侶“曬”幸福撒“狗糧”、微商“曬”產品業績、美女“曬”自拍、加班者“曬”工作、文藝青年“曬”心情等應有盡有,各種花式“曬”行為盛行于微信朋友圈,不僅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微信朋友圈中大學生的生活“百態”,也己然成為時下大學生表達思想和記錄生活的新方式,大學生每天的生活也隨之變成了“微信朋友圈見”。
第三、利用網絡平臺擴大銷售。隨著微信朋友圈的盛行,很多人開始了網上售賣商品的新渠道——在微信朋友圈里賣,我們給這類人群起名為“微商”。可以說目前的微商所出售的商品琳瑯滿目,衣食住行無所不有。微商盛行的原因在于沒有任何的營銷成本,因此相對于商場、其他正規網絡銷售平臺來說利潤就會變大;手機更容易操作,技術門檻很低,復制快速,不受品類限制;例如,某大學生,自己在淘寶買的東西,都會發到微博微信上,真人秀,有人喜歡就代賣!這個簡單易行的模式,帶來的還有年輕人張揚自我個性的機會,以及掌控自己生活的成就感!
三、抓住、用好朋友圈的隱性思政教育功能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進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單純的“我說你聽”式的顯性教育,00后的寶寶們逐漸成長為大學生之時,我們的教育手段和方式也應該不斷更新。利用微信朋友圈可以拉近輔導員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感,隨時隨地把握學生思想動態,因此,把微信朋友圈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行之有效的途徑之一。
第一,因勢利導、把握動向。新時代大學生活潑好動,他們更喜歡彰顯自己的個性,會隨時隨地利用微信朋友圈發表自己的觀點和言論。而作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利用朋友圈中的點贊和評論功能,與學生展開交流互動,了解和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因勢利導,就他們發表的觀點和研究及時關注、加以分析,出現錯誤言論可以及時糾正,對于正能量可以給予鼓勵,這樣不僅能夠建立和諧而溫馨的師生關系,同時更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更能夠在思想上引領和把握大學生的前進方向。
第二,為人師表、潛移默化。文中上述我們已經闡明,微信公眾號、網址網頁、微信好友等等這些都是獲得信息、資源的渠道。但是每個人作為一個自媒體,他所發出的內容是我們不能及時把控的。但是我們作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同時也作為一名微信用戶,我們自己發出的朋友圈內容是可控的。因此,我在這里呼吁廣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定要重視微信這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陣地,我們每天發出的朋友圈首先應該是正能量滿滿,正能量帶給學生的是激昂奮進,試想如果我們每天發出的朋友圈總是怨天尤人,會影響學生們的心情,甚至是對這些還未走上社會的大學生們產生消極的影響。因此,廣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應該結合實際,充分發揮微信朋友圈的各項功能,創造性地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微信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臺。
第三,改善育人平臺,提高育人隊伍素質。在微信朋友圈平臺上,關系是開展教育行為的基礎和前提。新時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找準、扮好自己在思想政治教育當中的角色,經營維系好學校、教育者與大學生的微信用戶關系。目前,大多數高校已經建立了微信公眾平臺,在高校微信公眾平臺的運營中,要突出服務特色,不定期地在朋友圈發布一些與學生學習和生活密切相關的信息,及時清除和跟蹤負面信息,將公眾平臺構筑成真正的服務式平臺。同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傾聽,以朋輩姿態對其加以適當的輔導。基于這種日常的良好互動和信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及時獲悉大學生的心理狀態和網絡輿情,一旦有突發情況發生,教育者在朋友圈的一個回復,往往就能對其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
總之,微信朋友圈的出現,勢必將改變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對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更新觀念,與時俱進,充分重視微信朋友圈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合理利用微信朋友圈特有的教育資源和模式,因勢利導,避免或消除其對學生產生的負面影響,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實處。(作者單位: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本文系2018年度牡丹江市科學技術計劃項目,合同編號Z2018S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