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夢凡 王宇晴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和醫藥衛生事業的迅速發展,我國逐步建立起符合國情的“分級診療”制度,切實促進各級醫療機構資源的合理配置、促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文明有序、公平可及。至今,在“分級診療”政策體系逐步完善的同時,通過問卷、訪談等方式的實踐調查,并以討論會、座談會等形式傳播,了解在此政策影響下,各級醫療機構資源的配置、居民就診的選擇及相關藥學專業學生就業意向的選擇等三個角度分析,并論述該制度未來在我國的發展價值。
【關鍵詞】分級診療 新政策實施 就業選擇 未來發展
一、不同醫療機構的資源配置對比
1.社區醫療機構的資源配置。在我們走訪的18家社區醫院之后,我們很快就發現,社區醫院的資源配置還是比較匱乏的,就某一家社區舉例:從工作人員上來說,該醫院配備2名執業醫師,1名藥師,1名要士,4名護士;從資源設備上來說,可供使用的醫療設備僅有注射工具、血壓測量儀等基本的醫療工具,經觀察,大多儀器已經有些許破損。從藥品的種類來說,比預期全面很多,基本涵蓋了所有常見疾病對癥治療的藥物,基本滿足居民的日常需求,在這一點上,社區醫院的醫療服務還是有進步的。
2.縣區市區醫療機構的資源配置。我們不僅在基層社區醫療機構有相關調查,縣區市區醫療機構也有相關的走訪,我們發現,這些醫療機構整體的資源配置系統都比較全面。首先,從人員上來說,各科室人員管理言明有序,確保病患的有序及時就診。其次,從藥品這一角度,根據我們的實踐探查,藥劑科分為藥庫、西藥房、中心藥房、配置中心、中藥房。所包含的藥物也比較詳盡,以某二乙醫院為例:就治療高血壓這一類藥物來說,不同產藥公司的同一種藥物(這里指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主要成分,)不少于2種,適用于不同個體患者的需求。最后,從科學醫療器械設備來說,經問詢訪談后得知,用于檢查疾病的醫療器械都有定期的保養維修調試,盡可能減少診斷疾病的誤差。
3.綜合對比分析。通過不同級別醫療機構資源配置的對比,我們很容易就能看出其中的差距。這也是分級診療在實施過程中必須要解決的一件事情。這就要求我們國家要更加重視協調好醫療資源的合理配置,給予基層醫療機構更多的資源扶持。
二、居民對分級診療的認識及選擇基層醫療機構的意愿
經過我們的問卷調查發現,數據顯示,有73%的居民不了解分層診療的相關政策,在剩下的有了解的27%居民中,有23%是僅了解孕婦在社區醫療機構建檔立卡這一部分。在回收的問卷調查中,數據顯示,86%的居民不考慮在基層醫療機構進行首診,究其原因,還是對大型醫療機構的醫療水平更信任。在街坊的過程中,部分居民反映,在縣區醫療機構就診后,回到當地自己所在的社區醫院復查時并查詢不到自己的就診信息,因此,仍需到原醫療機構就診。就目前我們得到的群眾反饋而言,在分級診療的實施過程中,并沒有形成一個信息共享的狀態,這無疑是影響分級診療政策實施的一大阻礙。在這一部分,我們還需要更多的政策資源的支持。
三、基層醫療機構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以及相關專業學生的工作意愿
1.基層醫療機構對專業人才的需求。通過我們對不同級別醫療機構部分工作人員的訪談得知,以往,在分級診療政策實施之前,基層醫療機構的人才流動性較低,沒有對大批量醫藥學專業人才的需求。近幾年,在分級診療制度政策的不斷推行下,基層社區醫療機構制度系統的逐漸完善,對醫藥專業人才的需求也隨之增長,這無疑為大批醫藥專業的畢業生提供了就業崗位。
2.相關專業學生未來的工作意愿。通過我們對我校醫藥專業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顯示,我們回收到的有效問卷(包含紙質版和電子版)顯示,在2016級畢業生,愿意在基層醫療機構從業的畢業生為8.71%,2017級畢業生,愿意在基層醫療機構從業同比增長3.2%,這說明,隨著新政策的推行,畢業生對于基層醫療機構有進一步了解,以及對自己有適當的職業規劃和定位。與此同時,從這一角度表明,隨著分級診療制度不斷完善,基層醫療對于人才的需求持續發酵增加。
四、為更好實施“分級診療”政策的提出的建議
分級診療制度是新醫改背景下,為優化衛生資源配置、解決群眾看病難和看病貴的問題而提出的重要措施。本文分析認為,分級診療制度在我國目前的實施得到證明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但我國分級診療制度的功效并未充分發揮出來,主要是由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薄弱,患者基層首診率較低等問題,這嚴重阻礙了分級診療制度的實施。根據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議:
(1)大力宣傳,對居民進行健康教育,讓他們了解基層醫療機構的可提供的醫療服務。
(2)轉變醫護人員及醫藥相關畢業生的觀念,提高基層醫療機構工作人員的流動性,提高病患到基層醫療機構的首診率。
(3)加大對基層醫療機構資源配置的力度,完善基層醫療機構系統,從根本上讓群眾信任。
參考文獻:
[1]杜瑤,賈慧萍,陳在余.我國分級診療制度的現狀與對策分析.
[2]馮富安.實施分級診療制度的思考與對策.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