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猛
【摘要】隨著新課標的實施,小學語文測試命題的方向也越來越傾向于考查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分析問題的能力、眼界、知識面等內容。基于此,從基礎題、閱讀題、習作題三個方面來探討小學語文測試命題的幾點思考,旨在為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鑒參考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 測試 命題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讓一張試卷反映出教學內容、教學方向等,是值得深思的問題。從目前小學語文測試題目來看,多數注重考查學生的知識面、眼界、探究問題的能力等內容,而如果只是在考試前臨時抱佛腳,是無濟于事的。我們需要從理性的角度對命題方向進行思考,使小學語文測試命題更加符合小學生的個性特點。
一、基礎題部分要體現出“活”
小學階段的語文都是一些基礎性的知識,在小學階段打下扎實的語文功底,可以為日后的語文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所以,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測試都比較注重對基礎題型的考查。但是目前還存在題型老舊、不靈活的問題,像看拼音寫漢字、填空等題型,每年都會出現在小學語文測試中,體現不出基礎題部分的“活”。
重點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小學語文學習的內容包含了很多記憶和背誦的內容,但是即使是背熟了也不代表知識已經被掌握了。需要通過試題的考查來看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例如,小明做事情總是認真,但是收到的效果卻不明顯。要想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需要找到解決事情的方式方法。一般題型就會問“事半”指什么?“功倍”指什么?然而原句中只是簡單地描述了一下“事倍”和“功半”,問題卻問學生“事半”和“功倍”分別是指什么,這就是對學生基本功的考查了,需要學生具備扎實的語文功底才能解答出此題,顯然死記硬背的方法是行不通的。這樣的出題形式顯得更加的靈活,不呆板,也能達到檢測的效果。
二、閱讀題部分要體現出“讀”
閱讀題在小學語文測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占有很高的分值,因為根據閱讀文章來答題能體現出試卷的質量。
1.合理選擇閱讀短文,把好選文關。首先在內容的選擇上,要選積極向上、內容健康的短文。試卷中的閱讀文章和材料要與當下社會的主流價值相符合,小學生能夠在短文中認識到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性,從閱讀文章中讀出心得,即使不因考試,也能從中學到做人做事的道理。其次選擇語言規范的閱讀短文。在閱讀答題的過程中,很多文章里面都含有一些當下流行的話語或者網絡詞匯,而這些語言可能會存在不規范的問題,與現代漢語的規范性不符。因此,在選用閱讀文章時,可以對其中不規范的語句或詞語進行刪除,再經過技術處理,達到讀文答題的目的。最后,要選擇多樣化的題材。很多閱讀文章里面的內容具有很深的內涵和豐富的情感,能體現出一定的人文知識,閱讀后令人回味無窮,這樣的閱讀文章可以讓學生多讀多學。另外,還可以選擇一些哲學類、科普類的文章讓學生進行閱讀答題,以便從不同層面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2.結合試題引導學生正確地讀。一般來講,閱讀答題的題目都是圍繞著選文來出題的,因此,要利用題目來引導學生有目的的讀,多讀幾篇再來答題。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領會出文中的意思,正確地答題。
三、習作題要體現出“真”
基礎題、閱讀題及習作題是小學語文測試卷的組成部分,其中,習作題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因為作文能力水平的高低與學生的語文素養有著密切的關系。但是,從實際的測試結果來看,很多時候習作題也不能反映出學生真正的語文寫作水平,歸根結底在于部分教師并沒有在作文教學過程中下真功夫,沒有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積累和生活經驗積累的能力,給學生傳授的只是為了應付考試的機械方法,像背誦優秀作文等方法,這樣做的好處只是為了讓學生能對號入座。為了解決作文測試時套題現象的出現,習作題的命題應該要趨向于“真”上,可以從看圖作文、命題作文等方面入手。例如,可以為考生先提供一段閱讀文章,然后讓學生根據閱讀文章的內涵來寫文章;也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圖片,讓學生看圖寫作文;或者根據試題的提示,讓學生自己編寫童話作文;或者根據一些情景來寫半命題作文,等等。總之,命題的形式可以多樣化,靈活多變。
例題1:可以從學生喜愛的動畫片入手,非常受學生喜歡的奧特曼與葫蘆娃動畫片,學生肯定都非常的熟悉,那么,當奧特曼與葫蘆娃相遇后會發生什么樣的故事情節呢?可以為學生以《奧特曼與葫蘆娃》為題,編寫一個故事,要求情節清晰,語句通順,在字數上也要做好規定。這樣學生肯定會構思出很多奇思妙想的情節,并且發揮充分的想象力,這樣才能反映出學生真實的作文水平。
四、結語
總而言之,測試是衡量教師教學效果和學生掌握程度的一個依據。因此,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推進,關于測試的方向、內容等一直存在著爭論。但是,有一點是不會變的,測試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教和學,從而促進整個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蘇聯華.對小學語文考試改革的幾點認識[J].開放潮,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