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義
【摘要】對于小學生來說,識字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潛在動力和關鍵所在。識字在語文課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利于學生在文筆方面的積累,能夠鍛煉小學生用文字來描述事物的能力。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關于識字,要擴大小學生們的識字廣度和深度,讓小學生對識字有濃厚的興趣。對此,就小學低段學生識字的興趣培養做出深入分析。
【關鍵詞】小學低段 識字興趣 培養策略
在以往的傳統單一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因為受到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小學生不論在學習情況還是強化訓練以及寫作、識字閱讀等方面總是達不到教師所期望的目標。殊不知,這種傳統單一的教學方法是對小學生個性的束縛,不利于他們發揮自身的潛質。而在課程不斷改革深化的今天,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凸顯,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發揮學習主動性。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識字興趣
一篇優秀的文章,總是能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同樣的道理,一段優秀的課前訓練,也能夠引起學生進行識字的興趣。結合小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我們會發現,小學階段的孩子們有著很大的好奇心,對一件新鮮事物有著很強的求知欲。老師應該很好地利用這個特點,認真地打造學生識字課堂,設計好識字訓練,激發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例如,在教學“炮、泡、跑、抱”這幾個漢字時,既要讓學生記住字形,還要理解這些字的含義和區別。為此筆者設計了這樣的情境,通過一個故事來讓學生學習這幾個字:“炮、泡、跑、抱、”這幾個字的聲母、韻母都是一樣的,但是它們有不同的拐杖,拐杖的用法就是它們的不同的含義。有火是“炮”,能發射炮彈;有水是“泡”,可以玩吹泡泡;有足是“跑”,可以很快地運動;有手是“抱”,我們可以抱一下好朋友。這樣形象的描繪,很容易就記著這些字了。
此外,教師也可以在日常課堂教學中向學生們推薦一些書刊讀物,并用激勵、鼓勵的形式去引導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去進行識字。教師在下節課教學中進行相關檢查,及時表揚和鼓勵完成得不錯的學生,以此激發周圍班級同學去效仿學習。
二、借助活動,邊動邊學
喜歡玩樂是小學生的天性,在小學低段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們的這一特性,開展一些小學生喜歡的活動,有效地組織學生們在游戲活動中邊動邊學,這樣不僅可以充分地激發學生們識字的興趣,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們的合作能力等,這具有很大的意義,對小學生們來說也是一種成長,但是教師一定在注意在組織相關的娛樂活動時,要充分地保障學生們之間的安全問題,不可因此導致一些受傷事故發生。老師要充分地體現學生的主體性,通過畫畫,模仿等相關活動來促進學生們的識字興趣。
以畫畫舉例,多數低段小學生對畫畫充滿極大的興趣,加上我國小學學習的漢子中有許多象形字,教師就可以充分地運用這兩點,以此引導學生通過畫畫識漢字,例如“水”“石”“山”等字,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先教學生畫畫,然后通過畫畫的形式讓這些字逐漸地變化為漢字,以此引發學生的好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最后
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就在畫畫的過程中逐漸認識了這些字。
三、聯系生活,學以致用,逐漸深入,循序漸進
對于小學低段教學來說,其涉及到了各種類型的漢字等,直接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在以往的識字教學中,教師只是單純地引導學生識字,并沒有將識字與生活正確地聯系起來。另外,通過聯系學生的生活,提高學生的識字水平,學生的興趣也可以得到充分地提升,識字數量將會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提高自身的識字效率。比如,
當下大部分學校是讓學生通過認識自己的名字來開始識字的,教學生在眾多的名字中識別出自己的名字,并深化識字的途徑和內容。再比如,日常生活中和我們比較密切的物件,都是一個個“生字”,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通過認識這些物件,如書、餐桌、窗戶等,最終通過實物來幫助學生識字。
當然,老師在組織這一活動時需要家長協助。教師可在識字教學中和家長取得溝通,一起引導學生識字。其次,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應用所學漢字。在教學中發現,低段學生識字后都有極強的表現欲望,為此,教師可創設多樣化的展示平臺,為學生表現自我提供機會。如在班級中展開“識字大標兵”活動,通過活動引導學生從課外書中、生活中找出自己認識的字。又如展開“我識字我驕傲”活動,引導學生將生活中認識的字書寫出來,然后粘貼在班級的展示欄中,以此來激勵其他學生。
對于小學生來說,興趣是一切事物的啟程點,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知識的內在動力和關鍵所在。加上教師側面引導,學生去認識適合年齡段的相關字詞,過于深奧的字詞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會挫傷小學生識字的積極性,過于簡單的也容易讓學生出現浮躁狀態,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步識字。例如,教師在一年級的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一筆一劃地進行分解,然后再慢慢講解,讓學生去理解字詞的偏旁,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去進行聯系模仿,教師再給予鼓勵和表揚。在識字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能聽懂,還要讓學生準確地理解字詞的順序,引導學生獨立地寫出字詞。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增加難度,要求學生把字詞進行連接,順暢地寫出一句話,并且能夠理解句中的意思。正是這樣的一步一個臺階,教師對不同階段的學生提出不同階段的要求,久而久之,學生就能做到逐字逐詞寫懂。
四、在“玩”中學漢字
根據心理學的相關研究發現,小學生往往集中精力的時間較短。根據這一特點,必須切實提高學生在識字學習中的興趣,不能只使用一種單一的教學模式,否則學生剛剛產生興趣,就會逐漸地失去自身的興趣。可見,引導學生變化學習方式較為重要,在不斷滿足學生好奇心的基礎上,才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游戲活動與教學結合起來,讓學生能夠在玩耍中學習,在玩耍中提高自己。比如,教師可以將一些活動穿插到教學輔導之中,給予學生適當的課文插圖,組織“比一比、猜一猜”等的活動,學生們學到“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的道理之后,可以組織拔河比賽等。通過游戲活動和教學的結合,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更加豐富多彩,學習效率自然提高顯著。另外,針對學生的年齡和性格特征,可以給與變化的鞏固與識字教學和聯系,可以自編順口溜、組織摘蘋果等游戲。
總而言之,識字訓練的方法多種多樣,有很多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們對識字的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在長期的教學活動中去發現和積累,才能找到理想的途徑。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提高學生的識字興趣,幫助學生們掌握正確的識字方式,拓展學生們的識字廣度和深度,讓學生能夠在識字中發現美,欣賞美。
參考文獻:
[1]羅玉忠.小學低段學生識字興趣的培養[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C].國家教師科研基金管理辦公室,2015.
[2]王燕.小學低段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培養策略研究[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0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