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玲 李永娜 楊敏
“共享”一詞最早出自《東周列國志》,從古至今,共享的生活方式已經悄然無息的存在于人們的生活中,而“共享經濟”的出現,更是將原來零散分布的產品集中到一起,以一種新型經濟模式面向眾人,它以高效的資源整合和利用迅速在人們生活中“蔓延”,并逐漸成為這個時代經濟發展的常態。為了迎合共享經濟發展的潮流,也為了解決高校學生宿舍對熨斗的需求,因此在蘭州市六所高效擬推行“共享熨斗”項目。本文將通過對共享經濟發展現狀的分析和發展趨勢的預測,進而分析“共享熨斗”項目在高校的發展前景,以便幫助該項目更好的實施和改進。
共享經濟通過對閑置資源的整合,讓更多的消費者能享受到統一資源帶來的服務,解決消費者對同一資源需求量大、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的狀況。這種模式下發展的經濟,往往更注重資源的利用率,更加低成本,也更能被大眾群體所接受。因此,各種各樣的產品和服務由“獨享”轉換到“共享”模式,共享類產品源源不斷的涌入市場,共享經濟下的市場也十分的火熱。
一、共享經濟的概述
(一)共享經濟的含義
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一詞最早由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社會學教授馬科斯·費爾遜和伊利諾伊大學社會學教授瓊·斯潘思于1978年發表的論文“Community Structure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A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中提出。共享經濟是指擁有閑置資源的機構或個人有償讓渡資源使用權給他人,讓渡者獲取回報,分享者利用分享自己的閑置資源創造價值[ 該定義出自MBA智庫]。
(二)共享經濟的特征
1.共享經濟是一種創新型經濟
從“共享單車”到“共享充電寶”,再到“共享快遞柜”、“共享雨傘”等,共享類產品從開始出現至今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重要的部分,而這些在以前是從未出現過的,也是不曾預料到的。如今,共享經濟下的產品和服務隨處可見,它以符合現代人群消費心理的優勢以及自身對各種資源的整合優勢,迅速內受到廣大消費者,尤其是年輕消費者的信賴和肯定。
2.通過資源的高度整合和利用來產生效益
在傳統的“獨享”模式下,洗衣機、儲存柜、雨傘、自行車等物品都是個人所有,使用范圍也僅限于所有者的家人和朋友。在這種模式下,人均資源占有率較低,消費者對于資源的需求是無法得到充分滿足的。一方面大量資源閑置,另一方面大眾對于資源的需求又無法及時被滿足。而共享經濟的本質就是將閑置、零散的資源整合在一起,以一種統一的供給形態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求,通過對同一資源的重復利用,來產生更多的效益。
3.多以租賃的形式來實現產品或服務的共享
所謂“共享”,就是在短時間內通過支付一定的報酬,從而取得物品的使用權。而這種使用權不斷轉移和更換就是通過對物品的租賃來實現的。相較于“獨享”模式下,消費者需一次性支付較高的價格,來買斷該商品的使用權,而共享經濟類的產品只要求消費者以較低的成本在短時間內“租”用,無需購買使用。因此,消費者只需在有需要的時候購買產品或服務的短期使用權,在沒有需求時并不必為占用閑置的資源而付出相應的代價。
二、共享經濟發展現狀分析
近年來,共享經濟發展速度不斷加快,涌現的產品和產業所帶來的收益也是非常可觀的。從2000年Zipcar和Buzzcar的創始人羅賓·蔡斯將共享經濟正式產業化之后,共享經濟的發展逐漸進入順流階段。各種網絡虛擬社區、BBS、論壇相繼開始出現,用戶可以通過虛擬網絡平臺和陌生人交流信息。2010年前后,隨著Uber、Airbnb等一系列實物共享平臺的出現,共享開始從單純的無償分享和單一的信息分享,轉變為通過支付一定的報酬來獲取實物短暫使用權的一種新型經濟方式,這種低成本供需的消費模式所帶來的也是意想不到的收益。在國內,共享經濟類的產品不斷涌入市場:共享單車、共享快遞柜、共享轎車、共享洗衣機等,共享經濟不僅以一種全新的經濟形態進入人們的視野,更在以一種超前的消費觀念促使人們對產品使用權的認知發生改變 。簡單、快捷、方便、低成本,這些特點逐漸打破了人們一貫奢侈、高消費、獨享的認知,成為新時代下大多數消費者所接納和倡導的新消費理念。隨著共享經濟的不斷發展,共享類產品迅速進入交通、教育、住宿、醫療等多個領域,大大小小的共享經濟企業不斷出現。
然而,在共享經濟迅速崛起的過程中,不少“短板”也逐漸暴露出來。首先,共享實物經濟無疑是要受空間因素制約的,這種制約表現在實物類產品無法進行跨區域的共享,除非進行大規模的共享點設置,否則這些產品的服務對象也只能局限在有限區域內可以接觸到這些產品的消費者;其次,共享類產品交易完成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供給方和需求方之間的相互信任。但是從近年共享產業發展的過程中,無論是供給方還是需求方,都存在破壞規則的現象,這種現象導致的結果就是讓供需雙方間的信任平衡被打破,使得正常的交易行為無法繼續下去;再次,一個市場的進入不能是無制約、無管理的,太多的產品由傳統模式轉型為共享類產品,就會造成共享經濟下的市場出現擁擠,上述現象會頻繁發生,更加不易管理,最終就會導致這個市場經不住負擔,面臨崩潰的境地。
三、共享經濟發展趨勢預測
(一)從發展規模來看,共享經濟依舊處于不斷上升的階段,各類投資源源不斷的進入,預計到2025年,全球范圍內共享經濟市場規模將達到3350億美元,與傳統租賃經濟規模持平[ 數據來源:人民論壇網]。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盡管會有大批的共享類產品不斷涌入市場,但共享經濟下的市場發展前景依舊良好,共享經濟所創造的收益和解決的問題仍然可以保證這種模式繼續占據優勢,甚至會更有成效。
(二)從發展周期來看,共享經濟在交通、金融、電子類等領域已經進入成熟期,在行業經驗、企業收益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成果和建樹。但在人們日常生活領域,例如:教育、醫療等,共享經濟還是處于成長期,雖然有了之前的共享單車、共享洗衣機等多個共享類產業,但由于這些領域本身的復雜性以及企業自身的問題,這些領域在發展共享經濟時還有很大的余地。
(三)從消費者角度來看,由于共享經濟已經處于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消費者的消費心理也隨之經歷了從觀望到參與其中、從懷疑到認可的過程,目前來看,新一代消費者的消費理念已經完全能夠適應共享經濟發展的速度,對于新事物的看法也已經逐漸成熟,此后不斷創新出的共享類產品也會更容易被消費者所接受。
(四)從市場監管來看,大量共享類產品投放市場,對于市場監管也必定是一個難題。此前在共享單車、共享儲物柜等共享類產品出現運營問題,就對共享市場的穩定運轉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供需雙方的規則被打破,出現信任危機。為了避免此類問題再次產生影響,市場監管方面也加大了各方面的監管力度,因此,之后進入市場的共享類產品也會面臨這方面的考驗。
四、推行“共享熨斗”項目的可行性預測
在高校推行“共享熨斗”項目,一方面是為了解決高校學生對于熨斗的需求,另一方面則是為了保證不違反學校用電安全規定的前提下,利用學校宿舍樓空間等閑置資源,提高各項資源的利用程度,同時也為學校創造一份額外的收益。共享熨斗作為共享經濟背景下衍生的產物,在正式進入市場之后,也會面臨各種難題的考驗。經過之前對高校學生進行的調查與分析,再加上對于當下共享經濟發展現狀的分析和發展趨勢的預測,我們可以得出這樣幾個結論:第一,共享經濟下的市場雖然群雄并起,但只要有充足的消費者需求,共享熨斗依舊可以在激烈的競爭中求取一席之地;第二,共享熨斗所屬的生活類共享產品,正處于開始上升的發展階段,且在高校中是前所未有的,這更加有利于共享熨斗進入并打開市場;第三,共享熨斗所面對的消費群體——高校學生,這類人群相較于其他群體而言,更加符合共享熨斗低成本、高便捷的推廣理念。因此,不管是面對共享經濟下的市場大環境所提出的要求,還是共享熨斗所要面對的高校消費者需求的問題,雖然這些都是需要去攻克的難點,但相比較而言,共享經濟背景帶給這個項目更多的則是當下時代所具有的機遇和優勢,所以,在高校推行“共享熨斗”項目是基本可行的。
五、結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經濟模式、產業和產品類型被創造出來,人們的生活方式、消費觀念也在跟隨經濟的發展而不斷地改變。在資源緊缺的當下,高效率的資源利用和成本節約的經濟方式無疑是更加符合這個時代需求的。共享熨斗的推出順應了這個時代的潮流,也解決了一部分人群對于共享資源的需求。但在共享熨斗推行的過程中,各種難題也是處處存在的,只有抓住消費者的需求點,圍繞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問題展開分析,并不斷改進和升級,共享熨斗才會發展的越來越好。(作者單位:西北民族大學)
基金項目:西北民族大學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資助項目(項目編號:201910742116)
Project 201910742116 supported by National Trainning Program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for Undergradu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