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昭
隨著互聯網及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也逐步進入信息化時代。現如今,我國許多企業已經開始引入ERP系統進行信息化管理,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對此,本文特選擇以ERP系統在財務管理中的具體應用展開分析,希望能夠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之策。
一、ERP系統給企業財務管理帶來的效益
(一)提高財務核算效率
使用ERP系統能夠使財務管理的許多工作能夠通過計算機予以完成,這樣不僅能夠提高財務核算的運算效率,更能夠將獲取到的財務信息及時反饋給信息使用者,從而大幅提升財務信息的有效性。事實上,ERP系統是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的,能夠對財務各項指標提高核算及管控效率,并幫助企業提高對市場動態變化的響應速度。
(二)提高企業財務分析及決策能力
ERP系統能夠運用各種專門的分析方法(例如結構分析法、對比分析法等)對企業的各項財務指標(例如現金收支結構、項目毛利率、資金需求量等)進行財務分析及財務預測,也可以根據歷史數據進行推算及對比分析。而企業財務部門能夠通過ERP系統及時了解資金流動狀況,隨時分析企業的經濟效益,并以此指導和控制企業的經營生產活動。
(三)提升企業資金管理水平
ERP系統能夠對企業各項現金流支出情況進行預算控制,并能夠通過設置現金預算警戒值以幫助企業進行現金流量控制。而且財務部門也可以根據以往現金預算及現金實際使用情況對未來一定時期內的資金管理工作作出相應的計劃安排,從而更好的掌握企業各項經營支出情況,提高企業資金管理水平。
(四)實時進行成本控制
利用ERP系統能夠將年度成本費用預算分解到各個部門,并通過系統對可控費用進行剛性控制,對非可控費用進行預警提示。而且,財務部門還可以利用系統隨時查看各部門的成本消耗情況,以及時掌握成本結構及成本動態,以確保年度成本預算管理的順利開展,提高成本管控效率。
(五)實現組織結構扁平化及業務流程標準化
企業管理人員能夠利用ERP系統全面掌握企業的經營狀況,準確分析企業的發展方向,并制定相應的采購、生產、銷售及資金管理計劃,有效協調供應鏈關系,提高企業與供應商、分銷商等之間的協同關系。此外,ERP系統還能夠銜接公司各個部門的工作內容,提高公司整體運作能力,使采購、生產、庫存管理、銷售等諸多業務環節流程標準化,堵住管理漏洞。
二、企業財務管理中應用ERP系統容易出現的問題
(一)ERP系統與財務系統難以實現配合銜接
當前我國企業財務管理通常會使用專門的財務軟件,而企業引進的ERP系統與這些財務軟件系統之間會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對此,企業如果想要利用ERP系統來提升自身財務管理能力,就必須要將這兩大系統進行有效整合。然而,多數財務人員已經適應了財務軟件的操作方式,對ERP系統卻全然陌生,如果強制使用也只是無形中加重了財務的工作量,不僅難以發揮ERP系統的作用,更會使財務管理工作難以順利進行。
(二)財務人員風險
第一,企業財務人員往往掌握著企業大部分的財務信息及相關管理信息內容,這些內容會直接關系到高層管理者的決策方向。可見,財務人員在系統管理中的作用至關重要,這些也是計算操作人員所無法取代的。然而,在ERP系統開發及運用過程中,財務人員往往只是被動的使用系統來處理財務相關工作,而對于系統的開發及擴展工作則由專業的計算機人員完成,這樣很容易造成系統難以與工作實際相結合,無法將ERP作為支持企業財務控制及戰略管理系統;第二,ERP系統會改變財務人員現有的分工,短期內更會加大財務人員的工作量,可能會引起抵觸情緒。從短期來看,ERP系統龐大且復雜的操作,很容易加大財務人員的工作難度,甚至可能引發部分財務人員的流失。而且,想要培養具備ERP理念及系統運作技巧的財務復合型人才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也是許多企業極為欠缺的。
(三)ERP系統與企業管理要求不適應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引入ERP系統進行企業管理。據統計,每年我國企業對管理軟件的需求都在200億元以上,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需求,注入微軟、SSA、用友等軟件公司都在著力在國內市場銷售自己的ERP軟件。然而,當前我國企業數據龐大,不同企業的發展狀況、技術水平、經營性質、業務范疇等都存在較大差異性,如果這些企業盲目選擇ERP系統,很容易造成系統操作與企業實際工作情況難以銜接,這樣不僅達不到系統引進的目的,更有可能會增加管理難度,增加員工的系統操作壓力。
三、ERP系統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對策
(一)完善財務業務流程,加強跨部門合作
第一,完善業務流程。財務部門在應用ERP系統前需要針對財務業務流程進行改造,以使ERP系統能夠更好地服務于財務管理工作。在此過程中,還要在系統基礎上明確財務工作性質及職責權限,確保流程的規范性、標準化;第二,加強跨部門合作。要根據企業性質和工作要求,將工作職責在系統中進行劃分,并將工作流程進行系統切割,并做好跨部門的銜接工作,例如,采購部下單以后要經過市場部審單才能進入到倉儲部,當原材料貨到倉庫以后,倉儲部審單以后市場部才能在系統中看到貨到情況,期間產生的相關費用才能及時申報給財務部。每個部門的職責不同,且如果一個部門無法完成自身職責,則該系統將無法正常運行下去。對此,財務部門需要明確自己在ERP系統中的地位和作用,其不僅是ERP系統操作的一個重要部門,更是整個系統運作的引導者、指揮者,以通過流程改造和部門合作銜接提升ERP系統的財務分析及決策能力。
(二)加強對財務人員培訓與管理
在ERP系統運作背景下,企業財務人員工作重心需要發生轉移,以提高工作效率,并幫助企業提升管理水平。一方面,企業應針對系統運作情況下權限分配及分工的變化情況,加強與財務人員的溝通、協調,以獲得財務人員的支持,避免人心渙散;另一方面,企業應加強財務人員及其他相關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包括ERP系統的操作方法、操作標準、業務流程以及操作優勢等,使其能夠對該系統有一個充分的了解。而且,在此基礎上,企業還應加強知識管理,對ERP實施過程中積累的經驗等要進行詳細記錄,與系統相關的文檔資料等也需要由專人負責收集、整理,以盡可能避免因人員流失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損失。
(三)選擇適合企業發展的ERP系統
對于企業而言,軟件選型及系統實施情況是決定企業ERP系統引進的關鍵。對此,不同企業在選擇ERP系統之時,不能以企業IT部門為主導,而應交由財務部門及業務部門等主體使用部門進行確認,通過系統操作與企業管理工作融合度調查、分析,綜合考慮經營管理需求、財務管理需求、操作需求、技術需求等因素,以找到符合企業經營發展的ERP軟件,保證系統能夠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四、結語
總而言之,ERP系統能夠有效提升企業財務管理水平,雖然在系統實際運用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及不足之處,但是只要企業能夠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系統軟件,并在系統基礎上完善財務業務流程,加強財務人員的培訓與管理,將系統與財務管理內容進行有效整合,就能夠推動ERP系統在企業中的順利運行。(作者單位:福建省誠毅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