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妮娜 叢勝波 趙書軍 徐大兵 龍同 萬鵬


摘要:對湖北省長陽縣高山蔬菜種植區域的蔬菜病蟲害發生及農藥使用情況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調查,初步掌握了長陽縣高山蔬菜病蟲害的發生種類、特點及現階段用藥情況,指出了實際生產中高山蔬菜用藥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高山蔬菜病蟲害;用藥現狀;解決策略
中圖分類號:S436.3?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9)20-0090-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20.020?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Investigation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medicine for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of alpine vegetables in Changyang,Hubei province
YANG Ni-na1,CONG Sheng-bo1,ZHAO Shu-jun1,XU Da-bing1,LONG Tong2,WAN peng1
(1.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and Soil Science/Key Laboratory of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for Crops in Central China,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Wuhan 430064,China;2.Hubei Biopesticide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Wuhan 430064,China)
Abstract: The occurrence of vegetable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and the use of pesticides in alpine vegetable planting area in Changyang county, Hubei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 The species, characteristics and current drug use of alpine vegetable diseases and pests in Changyang county were preliminarily mastered. It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medicine application of alpine vegetables in practical produc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Key words: alpine vegetable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pesticides status; resolution strategies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海拔1 800 m左右,是湖北省高山蔬菜的重要生產基地。近年來,蔬菜品種日益豐富,蔬菜種植面積和產量也在逐年增加,由于蔬菜種植周期短,復種指數高,病蟲害發生頻繁,而農民的科學防治意識不強,在病蟲害防治上主要依賴于化學藥劑的使用,導致病蟲害對化學藥劑的抗性增強,蔬菜農藥殘留超標,蔬菜品質也逐漸下降,土壤環境污染嚴重[1,2]。為摸清湖北省長陽縣高山蔬菜地農藥的施用量、病蟲害的發生情況,切實加強蔬菜產地環境監管,進一步提高湖北省高山蔬菜生產質量安全,于2018年對湖北省長陽縣榔坪鎮文家坪村和賀家坪鎮紫臺山村高山蔬菜地的農藥施用情況進行調查。調查結果對湖北省高山蔬菜合理用藥具有指導意義。
1? 調查方法
主要采用對農戶訪談法進行調查[3],針對所要調查內容設計調查表,并就表中的內容與農戶及當地農藥銷售商進行訪談式調查,并填寫調查表。調查之前,了解當地的主要種植蔬菜種類及栽培模式,然后進行入戶訪問。
2? 調查區域主要種植蔬菜
調查區域主要種植高山蔬菜為番茄,有棚室種植和露地種植,部分農戶還有露地種植的辣椒、大白菜。
3? 蔬菜種植戶的專業水平
受訪者大多具有多年蔬菜種植經驗,對蔬菜種植及病蟲害發生種類辨別都有很好的經驗,也能較好地自主選擇相應的防治藥劑,對農藥的施用時間及施用劑量能較好把握。從調查情況來看,大部分蔬菜種植戶能在農藥規定的安全間隔期內進行蔬菜采收,同時也因區域限制,在農藥的選擇上大都依賴于本地農資經銷商的貨品供應。
4? 結果與分析
4.1? 高山蔬菜殺蟲劑用藥現狀
長陽縣屬于高山蔬菜種植區域,蟲害常年發生較輕,從表1可以看出,番茄、辣椒和大白菜主要害蟲是蚜蟲、棉鈴蟲、地老虎、煙粉虱等,使用藥劑主要有甲維·茚蟲威、阿維菌素、噻蟲嗪、溴氰蟲酰胺、氯蟲苯甲酰胺、阿維·啶蟲脒等,番茄一般在5月開始定植,10月底全部收獲完,在整個番茄生長季,殺蟲劑多在5月10日后開始使用,大棚種植番茄是15 d左右施用1次;露地種植番茄是7 d施用1次,連續使用2~3次就能較好地防治蟲害發生。
4.2? 高山蔬菜殺菌劑用藥現狀
從表2可以看出,長陽縣蔬菜主要病害是早疫病、疫病和灰霉病,且病害發生嚴重,農戶使用殺菌劑品種較多,且使用次數頻繁,使用的殺菌劑主要有苯醚甲環唑、春雷·王銅、異菌脲、代森錳鋅、腐霉利、霜脲·錳鋅、春雷霉素、惡酮·錳鋅、氟噻唑吡乙酮、苯甲·氟酰胺、丙森·霜脲氰、嘧菌酯等10多種,藥劑大都輪換或混合使用,且在整個生長季噴施殺菌劑均在10多次以上,在5月10日后開始持續使用,大棚種植約15 d施用1次;露地種植約7 d施用1次,如遇雨天,噴施次數會更多。
4.3? 防治次數及農藥投入成本
蔬菜病蟲害的防治次數及防治成本取決于蔬菜栽培模式及栽培品種,如長陽番茄是1年種植1季,番茄蟲害發生較輕,一般在番茄整個生育期殺蟲劑使用1~2次即可較好防治蟲害發生,農藥使用多為防治病害,殺菌劑種類繁多,從定植到采收,大棚種植每隔15 d施藥1次,露地種植每隔7 d施藥1次,每公頃約有25 500株番茄苗,總的農藥投入是22 500~30 000元/hm2。而大白菜是露地種植,一年兩茬,病蟲害發生較多,農藥使用成本會更多。
5? 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建議
近年來,隨著農藥新品種、新劑型不斷更替,在病蟲草害防治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調查中發現,雖然大部分農戶有著較好的種植經驗,能科學合理使用藥劑,但也有少部分種植戶在生產過程中存在不科學用藥現狀,從而導致了農藥的利用率降低,蔬菜質量和安全受到威脅。因此,如何科學合理的選擇藥劑,有效提高農藥的利用率,降低農藥使用的投入成本,依然是蔬菜生產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5.1? 對化學藥劑的依賴性較強
從調查中發現,受訪農戶在病蟲害的防治上均以化學藥劑為主,而對物理、生物和農業防治方法關注較少,只能起到輔助作用,不注重提高作物自身的抗逆性。有少部分種植戶對病害認識不清,因此防治藥劑選擇錯誤,從而加速了病害的發生及危害。
5.2? 對藥劑選擇有限
長陽縣屬于半高山區域,農戶獲得藥劑來源有限,農戶對藥劑的選擇主要依賴于當地農藥經銷商的推薦,而當地的農藥經銷商也缺乏一些植保知識,對國家農藥管理政策知之甚少,加上地處偏遠,運輸成本較高,很多新的高效低毒藥劑品種缺乏。因此也導致有些病害防效低下。
5.3? 農藥污染問題嚴重
調查中發現有少部分農戶對農藥的安全間隔期意識不強,在生產中大量使用化學藥劑,且使用次數頻繁,在使用過程中不注意農藥安全間隔期,致使蔬菜上農藥殘留超標嚴重,影響了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
5.4? 建議及對策
一是加大培訓宣傳,提高農戶的防治水平,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等宣傳工具,結合現場會、講座、技術咨詢等多種方式,加大病蟲害防治手段及方法宣傳,重點培訓縣、鄉農業科技工作者和蔬菜種植大戶,全面提高農戶的病蟲害防治水平[4]。二是科學合理地使用藥劑, 化學藥劑具有防效高、見效快、持效期長等特點,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是病蟲害防治的主要手段,但重點是要做到科學合理用藥,對癥下藥,適時用藥,要嚴格按照藥劑的規定使用劑量及方法來施藥,防止過量使用而導致農殘超標,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5]。三是積極推行物理和生物防治策略,在提倡科學合理用藥的同時,要加大力度宣傳物理和生物防治方法,大力推廣殺蟲燈、黃板、性引誘劑、天敵和生物農藥等新技術新方法,選擇低毒、低殘留的藥劑[6],采用多種防治方法相結合來防治病蟲害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朱春雨,楊? 峻,劉西莉,等.蔬菜安全生產過程中農藥污染危害與控制途徑分析[J].農藥科學與管理,2014,35(2):12-18.
[2] 彭西甜,龔? 艷,王小飛,等.湖北省小品種蔬菜用藥情況調查及產品安全性風險評估[J].湖北農業科學,2016,55(10):2627-2631.
[3] 尹立紅.廊坊市秋冬茬蔬菜不同栽培模式與用藥量調查[J].中國蔬菜,2011(7):30-31.
[4] 馮淵博,徐? 進,李? 婷.西安市蔬菜病蟲防治用藥現狀調查及對策[J].陜西農業科學,2012,58(6):155-156.
[5] 茍淑珍.臨夏市蔬菜病蟲害防治用藥情況調查[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2(5):38-40.
[6] 陳? 巖,鄭錦錦,楊? 慧,等.我國蔬菜合理用藥情況調查分析[J].農藥,2018,57(9):627-631.